甘薯新品種小區比較試驗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為篩選適合本地種植的甘薯品種,引進甘薯優良品種進行小區比較試驗。結果表明,產量最高的品種為四季紅,平均產鮮薯37 500 kg/hm2,主要缺點為株蔓高、容易倒伏;其次是福薯604,平均產鮮薯35 835 kg/hm2,主要缺點為絲多、口感一般;產量高、食味佳、值得大面積推廣的品種主要有廣薯87(產量33 450 kg/hm2)、普薯32號(產量31 905 kg/hm2)、廣薯79(產量30 465 kg/hm2)。
關鍵詞 甘薯;品種;性狀;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31.0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1-0033-02
甘薯是茂南區種植面積較大的作物,為進一步提升茂南區甘薯的種植效益,2014年茂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通過引進湛江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甘薯研究所提供的優良品種進行試驗、示范[1-3]?,F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本田小區設在茂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科所西四、西五和西六試驗田。前茬為休耕田,土壤種類屬半砂泥黑土。
1.2 參試材料
參試甘薯品種共29個,全部由湛江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甘薯研究所提供,分別是廣薯79、廣薯87、廣薯111、廣薯42、廣薯79、廣薯155、廣薯205、廣薯82、廣薯52、徐紫薯3號、湛紫薯2號、普紫薯2號、普薯32、普薯37、福薯604、福薯404、湛薯271、龍薯28、海南花、四季紅、紫羅蘭、陽江妹(面包王)、本地香薯、廣菜薯5、福薯18號、福薯7-6以及3個未審定新品種2011-663、2012-2570、2013-3592。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29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小區采用隨機排列,不設重復,每小區面積40 m2。小區四周不設保護行,小區呈長方形排列。栽培管理按當地一般生長水平進行,田間調查及室內考種工作按區試標準執行[4-6]。
1.4 栽培管理
試驗田前茬為休耕田,雇請農機提前將雜草打碎曬干。插植前用國產復合肥525 kg/hm2全層施下,經農機耙平使土壤與復合肥完全混合后,按畦寬包溝1.2 m起畦。插植前用多菌靈500倍液浸甘薯苗10 min,在行距60 cm畦面上按株距45 cm插植,薯苗長20~30 cm、栽苗深度6 cm左右水平插植,插苗約6.0萬株/hm2。秧苗栽后地上部分留3片葉,露頭約4 cm。甘薯生長期處于高溫多雨的夏、秋季,土壤濕度過大,甘薯扎根過多,尤其是本試驗田在水田,甘薯白根扎得多而深。提蔓可以控制莖葉徒長,同時可以晾曬壟土、改善土壤通透性,但在這期間不能翻蔓,以免造成減產。多次噴施多效唑可防止甘薯徒長,用15%多效唑750~1 050 g/hm2兌水750 kg/hm2噴施,一般噴施2~3次。追施催薯肥,施用硫酸鉀復合肥225 kg/hm2。
本田除草分3次進行。8月14日插植后,采用化學除草劑禾耐斯均勻噴施,進行畦面芽前蓋草。9月18日甘薯生長中期,用百草枯對畦面雜草噴霧。11月9日人工拔除大草1次。防治甘薯蟻象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浸苗1 min,稍晾即栽;或用毒餌誘殺,即小鮮薯或鮮薯塊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浸4~5 h,取出晾干,埋入挖好的小坑內,隔5~7 d換1次。防治食葉害蟲,可選用50%殺螟松乳油1 000倍液或20%杜邦康寬兌水噴施。
2 結果與分析
2.1 廣薯79
該品種株型匍匐,中長蔓,中等分枝;頂葉綠帶紫邊,葉形心齒形,葉脈、莖為綠色;結薯集中,單株結薯數中等;薯形下膨,薯皮黃色,薯肉桔紅色,薯身光滑、美觀,薯塊大小均勻,中抗薯瘟病;產量高,鮮薯平均產量30 465 kg/hm2;食味佳,值得大面積推廣。
2.2 廣薯87
該品種株型半直立,中短蔓,分枝數中等,苗期長勢旺;頂葉綠色,葉形深復,葉脈淺紫色,莖為綠色;結薯集中,單株結薯數多;薯形下膨,薯皮紅色,薯肉橙黃色,薯身光滑、美觀,薯塊均勻,蒸熟食味粉香、薯香味濃,口感好;中抗薯瘟病,適應性較廣;產量高,鮮薯平均產量33 450 kg/hm2;食味佳,值得大面積推廣。
2.3 廣薯111
該品種頂葉紫色,葉形深復,葉脈淺紫色,莖綠色;株型半直立;薯皮橙黃色,薯肉桔黃色,薯形紡錘較美觀,貯藏性好;鮮薯平均產量19 983 kg/hm2。
2.4 廣薯42
該品種頂葉淡褐色,葉形淺復,葉脈紫色,莖綠帶紫色;株型半直立;薯塊外皮紅色,薯肉桔黃色,薯形下膨,耐貯性中等;鮮薯平均產量25 011 kg/hm2。
2.5 廣薯97
該品種頂葉褐色,葉尖心形,葉脈淡紫色,莖綠色;株型半直立;薯塊外皮紅色,肉色黃帶紫花,薯形紡錘較美觀,耐貯性好;食味品質優,中抗薯瘟病;鮮薯平均產量18 690 kg/hm2。
2.6 廣薯205
該品種株型匍匐,中長蔓,分枝數中等;頂葉綠色,葉心形,葉脈、莖均為綠色;結薯集中,單株結薯數多;薯形下膨,薯皮紅色,薯肉黃色,薯身光滑、美觀,薯塊均勻;平均產鮮薯23 160 kg/hm2。 2.7 廣薯52
該品種株型半直立,中蔓,分枝多;頂葉綠色帶紫邊,葉形深單缺刻,葉脈、莖皆為綠色;結薯集中、整齊,單株結薯多;薯形下膨,薯塊外皮紅色,薯肉桔紅色,胡蘿卜素含量較高,薯身光滑、薯塊較均勻;鮮薯平均產量22 860 kg/hm2。
2.8 廣薯155
該品種株型半直立,中長蔓,分枝數中等;頂葉綠色,葉心形,葉脈淺紫色,莖為紫紅色;結薯集中,單株結薯數多;薯形下膨,薯皮黃色,薯肉黃色,薯身光滑、美觀,薯塊大小均勻;鮮薯產量20 400 kg/hm2。
2.9 廣薯82
該品種為匍匐型甘薯品種,長蔓,分枝數中等;頂葉紫綠色,葉形深復缺刻,葉脈紫色、莖綠色帶紫;結薯集中、整齊,單株結薯較多;薯形下膨,薯皮暗紫紅色,薯肉黃色,薯身光滑、美觀,薯塊均勻;鮮薯平均產量24 840 kg/hm2。
2.10 普薯37
該品種株型半直立,長蔓,分枝多;頂葉紫色,葉心形帶齒,葉脈淺紫色,莖淺紫色;結薯較集中,單株結薯較多;薯形長紡錘,薯塊外皮淺紫色,薯肉紫花色,品質較好;鮮薯平均產量為23 955 kg/hm2。
2.11 普薯32
該品種株型半直立,中長蔓,分枝多;頂葉淺紫色,葉形淺復,葉脈淺綠色,莖綠色;結薯分散,單株結薯較多;薯形下膨,薯身光滑,薯皮深紅色,薯肉桔紅色,胡蘿卜素含量高;鮮薯平均產量31 905 kg/hm2。結薯較早,產量高,食味佳,值得大面積推廣。
2.12 海南花
該品種為匍匐型甘薯品種,長蔓,分枝中等;頂葉淺紫色,葉形中復缺刻,葉脈、莖皆為紫色;結薯集中整齊,單株結薯少;薯形長紡錘,薯身光滑,薯塊均勻,薯皮紫紅色,薯肉淺紫色;鮮薯平均產量16 290 kg/hm2。
2.13 湛薯271
該品種株型半直立,中蔓,分枝多;頂葉綠色帶紫邊,葉心形帶齒,葉脈紫色,莖綠色帶紫;結薯集中、不整齊,單枝結薯較多;薯形下膨,薯皮深紅色,薯肉橙黃色,富含胡蘿卜素,耐貯性較好;鮮薯平均產量31 602 kg/hm2。
2.14 湛紫薯2號
該品種株型半直立,長蔓;頂葉緣紫色,葉形淺復,葉脈紫色,莖綠帶紫色,葉大;薯塊紫紅皮,紫花色肉,薯形紡錘,耐貯性好;鮮薯平均產量23 625 kg/hm2。
2.15 紫羅蘭
該品種為高花青素匍匐型甘薯品種,長蔓,分枝中等;頂葉淺紫色,葉心形帶齒,葉脈、莖皆為紫色;薯形長紡錘形,薯皮光滑,紫黑光亮,薯肉深紫色。薯塊斷開后流出紫色漿液,用手一擦立即將手染成紫色,是提取紫紅色素的最佳品種;鮮薯平均產量28 596 kg/hm2。
2.16 徐紫薯3號
該品種為高花青素高淀粉型品種,萌芽性好,中短蔓,分枝數7~8個,莖蔓中等偏細;葉片中裂,頂葉紫色,成年葉深綠色,葉脈紫色,莖蔓綠色帶紫;薯形長紡錘,紫皮紫肉;結薯集中,薯塊整齊,單株結薯4個左右,大中薯率一般;鮮薯平均產量18 415.5 kg/hm2。
2.17 普紫薯2號
該品種頂葉綠色帶紫邊,葉心形帶齒,葉脈、莖均為綠色;結薯集中,單枝結薯數較多;薯形紡錘,薯皮、薯肉均為紫色,花青素含量高,薯身光滑,薯塊較均勻;鮮薯平均產量20 220 kg/hm2。
2.18 四季紅
該品種株型半直立,蔓長中等,分枝多;葉片大小中等,頂葉、成葉均為綠色,頂葉緣、葉脈、葉柄基均為淺綠色,生長旺盛;結薯性能好,單株結薯數普遍為5~6個,中大薯平均為4個,較均勻,屬穩產高產型品種;薯形紡錘下膨,薯身光滑,略有彎曲,薯皮淡紅色,薯肉淡黃色偏白,適宜于擦薯絲或切片加工;高產穩產,鮮薯平均產量37 500 kg/hm2。株蔓高,容易倒伏。
2.19 福薯604
該品種葉形為心形,分枝數9個,莖粗;平均單株結薯數3個以上;薯塊紡錘形,薯皮紅色,薯肉桔紅色,外觀形態較好,商品薯率較高,耐貯藏;鮮薯平均產量35 835 kg/hm2。
2.20 福薯404
該品種株型長蔓匍匐,單株分枝數6~10個;成葉心齒形,成葉、葉柄均為綠色,頂葉綠帶淺紫,葉脈紫色,莖綠帶紫色,蔓粗中等;單株結薯3個左右;薯塊紡綞形,薯皮土紅色,薯肉黃色;鮮薯平均產量18 487.8 kg/hm2。
2.21 龍薯28
該品種株型半直立中長蔓,蔓粗中等,單株分枝數5~12個;成葉心齒形,葉片大小中等,頂葉、成葉均為綠色,葉主脈、葉側脈、柄基色、脈基色均為紫色,葉柄、莖為綠帶紫;薯塊下紡綞形,薯皮黃色,薯肉白色;鮮薯平均產量15 863.7 kg/hm2。
2.22 2011-663
該品種株型半直立,短蔓,蔓粗中等;成葉心形,成葉、葉柄、莖均為綠色,頂葉紫色、葉脈淺紫色;薯塊長紡綞形,薯皮紅色,薯肉桔紅色;鮮薯平均產量17 032.8 kg/hm2。
2.23 2012-2570
該品種株型半直立,中蔓,蔓粗中等,單株分枝數3~11個;成葉心帶齒形,葉片大小中等,頂葉、成葉均為綠色,頂葉緣、葉脈、葉柄基均為紫色,葉柄和莖均為綠帶紫色;薯塊紡綞形,薯皮紫紅色,薯肉紫帶白色;鮮薯平均產量23 778.15 kg/hm2。 2.24 2013-3592
該品種株型半直立,蔓長中等,分枝多、整齊;頂葉淡紫色,葉形心臟形,葉脈紫色,莖綠色;結薯性好,薯塊較均勻;薯塊紡錘形,薯身光滑,薯皮紫黑色,薯肉紫帶白色;鮮薯平均產量25 200 kg/hm2。
2.25 陽江妹(面包王)
該品種株型半直立,中長蔓,蔓粗中等;成葉心齒形,葉片大小中等,頂葉、成葉均為綠色,葉主脈、葉側脈、柄基色、脈基色均為綠色,葉柄、莖為綠帶紫;薯塊下紡綞形,薯皮紅色,薯肉白色;蒸煮熟后又粉又香,口感味道特別好;平均鮮薯產量12 863.55 kg/hm2。
?。ㄏ罗D第41頁)
?。ㄉ辖拥?4頁)
2.26 本地香薯
該品種與陽江妹甘薯極相似,株型半直立,中長蔓,蔓粗中等;成葉心齒形,葉片大小中等,頂葉、成葉均為綠色,葉主脈、葉側脈、柄基色、脈基色均為綠色,葉柄、莖為綠帶紫;薯塊下紡綞形,薯皮紅色,薯肉白色;蒸煮熟后又粉又香,口感味道特別好;鮮薯平均產量18 788.1 kg/hm2。
2.27 廣菜薯5
該品種株型半直立,苗期生勢較旺,中蔓分枝較多;頂葉綠色,葉尖心形帶齒,葉脈、莖皆為綠色,莖尖無茸毛;薯形紡錘,薯皮白色,薯肉白色;幼嫩莖尖燙后顏色為綠色,略有香味和苦澀味,微甜,有滑膩感;薯塊食味淡,無香味,以食葉為主。
2.28 福薯18號
該品種株型半直立,短蔓;葉心帶齒形,頂葉、成葉、葉脈、葉柄和莖均為綠色;莖尖無茸毛,燙后顏色綠,微甜、有香味,無苦澀味,有滑膩感;薯形紡錘,薯皮白色,薯肉白色。
2.29 福薯7-6
該品種株型半直立,短蔓,單株分枝10個左右;頂葉、成葉、葉脈、葉柄和莖蔓均為綠色,葉脈基部淡紫色,葉片心臟形;莖尖絨毛少,顏色翠綠,食味清甜,無苦澀味,適口性好,煮熟后保持綠色時間長;薯塊紡綞形,薯皮粉紅色,薯肉黃白色,薯塊品質較軟、味淡。專用于采摘莖葉種植。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產量最高的為四季紅,平均產鮮薯37 500 kg/hm2,主要缺點為株蔓高、容易倒伏;其次是福薯604,平均產鮮薯35 835 kg/hm2,主要缺點為絲多、口感一般;產量高、食味佳、值得大面積推廣的品種主要有廣薯87(產量33 450 kg/hm2)、普薯32號(產量31 905 kg/hm2)、廣薯79(產量30 465 kg/hm2);產量較高的2個品種湛薯271、紫羅蘭,可根據個人食味和用途適度推廣;其他產量一般、蒸煮熟后又粉又香、口感味道特別好的品種,如陽江妹(面包王)、本地香薯,可根據實際需要小面積種植;廣薯菜5號、福薯7-6,薯塊食味淡,無香味,以食葉為主,可用于采摘莖葉種植。
4 參考文獻
[1] 鮑靜玫,程林潤.不同甘薯品種比較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8(24):35-36.
[2] 趙琳,駱樂談,石江,等.不同甘薯品種(系)的比較分析[J].河北農業科學,2018,22(5):8-14.
[3] 馬福剛,韓笑,金平,等.6個甘薯品種抗旱性的比較篩選與綜合評價[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21):50-51.
[4] 陳肇聰,謝永平,鄭楚群,等.粵東地區甘薯新品種的引進及篩選試驗[J].上海蔬菜,2018(3):22-24.
[5] 紀鵬遠,劉海鵬.4個甘薯品種栽培對比試驗[J].現代農村科技,2018(5):65-66.
[6] 祝麗娟,祁雪,張良,等.金華烘烤型甘薯品種比較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8,59(4):628-6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13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