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推廣水稻工廠化育秧機械插秧的幾點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水稻產量最多的國家。隨著我國各項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水稻種植也逐漸朝著技術化、現代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本文就針對水稻工廠化育秧機械插秧的推廣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有效的建議,為我國水稻種植業的發展提供一份理論基礎。
關鍵詞:水稻工廠化;育秧機械插秧;建議;推廣
早在3000多年前,水稻就已經成為我國的主要糧食之一。目前,我國水稻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均居各種糧食作物之首。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水稻的種植規模普遍較小,且多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形式,以小農經營方式為主的農業生產類型。加之,我國水稻生產機械化水平較差,且科技含量水平較低。如果單單是依靠農民自身來加強水稻種植的機械化水平,農民不僅需要承受較多的資金支出,而且機械化發展水平也很難得到保障。實施水稻工廠化育秧,可以大幅度地提升作業效率,是集約化培育壯秧的有效途徑。水稻工廠化育秧的程序主要包括播前準備、精量播種、大棚綠化管理三個部分。因此,推廣水稻工廠化育秧機械插秧是十分必要的。
一、水稻工廠化育秧技術
1.中小棚育秧技術的可行性分析。這種育秧技術適用于春季多風少雨的地區,以五常為例,早在20幾年前,五常就已經運用中小棚育秧技術進行了相應的工廠化育秧試驗。經過一段時間的應用,我們可以看出,當氣候條件和氣溫條件較為適宜時,所培育出的多為優質壯苗。事實上,旱育秧已經在我國種植行業中應用了較長的時間,中小棚育秧的實際管理方法與大棚類似,農民應當充分利用其育秧經驗,并將這些多年種植積累的育秧經驗應用到工廠集中化育秧當中,實行統一的育秧管理,結合中小棚培育方式,從而達到采取機械進行插秧的目的。除此之外,還應當做好相應的保溫措施,有效地確保秧苗可以生長在適宜的環境之內。采取中小棚育秧方式,想要提升保溫性能,可以在棚頂加設防寒保溫隔膜,即便室外溫度較低,棚內溫度也可以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
2.效益分析。想要有效地將水稻工廠化育秧與旱育秧融合使用,就必須使用催芽器、播種機、脫水機等現代化設備,其中催芽器的利用率相對較高,結合以往采取大中小棚育秧的經驗,有效地降低育秧設備的投資情況,充分落實技術承包責任制,立足于現代化技術的發展情況,從而達到不斷完善水稻育秧技術的目的。
二、應用技術承包責任制
相對于農民家庭承包育秧來說,工廠化育秧涉及到的方面更加廣泛,且對于相關的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耗費的資金較多,農民很難獨立承擔,這就對于工廠化育秧的推廣產生了阻礙。而實行技術承包責任制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式,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相關人員參與研究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人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1.應用技術聯產承包責任制。工廠化育秧涉及到的方面眾多,因此需要采取多種農用氣洗進行配合工作。工廠化育秧雖然具備一定的優勢性,但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而季節和氣候條件的約束性就是其中之一。工廠化育秧環環相扣,設備調試、育秧管理、插秧等環節缺一不可,如果其中的某一環節出現了問題,工廠化育秧就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對于相關的技術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術人員不僅應當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相關的經驗積累,同時還應當具備團隊責任感。另外,還應當適當的引入獎懲制度,從而規范技術人員的每一個操作細節,充分調動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2.應用農業技術承包責任制。農業技術的水平直接關系到工業化育秧的推廣情況,因此我們對于農業技術同樣實行技術承包責任制。首先,應當由專業人員進行相關設備的調試工作,確保設備運行情況正常之后,再投入下一步的生產資金,用于設備的操縱和管理。其次,由專業人員計算除基本的育秧成本,以此為標準來設定相應的技術方案,待確保方案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下一步的育秧生產。最后,就是插秧部分,應當由專業人員按照壯秧苗進行統一的驗收,待確定育秧成活之后,再交付報酬,反之如果育秧沒有成活,那么則扣除相應的工資。這種方式可以充分的發揮農業技術人員的作用,且對于插秧人員起到了一定的約束性,有效的避免了蒙混過關問題的出現。
3.將承包責任制與農民的切身利益相連接。對于實行責任制而言,勞動力和經消耗問題始終都是較為嚴峻的問題。因此應當切實地將承包責任制與農民的實際利益相連結,簽訂相應的育秧插秧承包合同,無論產量如何,都能夠保障農民的利益。合同的設定應當較為詳細,包括規定產量的指標,如果最終在收獲時沒有獲得相應的產量,則需要進行相應的賠償,反之,如果最終收貨時超量生產,超出的部分則由雙方分成。農民只需要提供相應的育秧資金和勞動力即可,育秧、插秧等環節承包單位會自行處理,且會采取統一管理的方式。眾所周知,農業生產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一旦出現了自然災害,農業產量就會有所下降。這是我們應當提前在合同中針對太這一方面制定相應的條款。
三、農業設備的應用
實施水稻工廠化種植,需要運用到多種多樣的農業設備,包括播種機、塑料大棚以及子母盤等。相對來說,塑料大棚、蒸汽出苗勢以及播種機等結構花費的資金較少且較為簡單,應用更為廣泛。
1.塑料大棚。早前就有農民采取塑料大棚來進行蔬菜種植或育稻秧,用于育稻秧的資料大棚通常由窄帶鋼用焊管機焊成,而塑料大棚的主體主要是由夏河塑料兩部分組成,其中鋼架的焊接是主要問題。一個塑料大棚如果將其交由工廠進行加工生產耗費成本較多,自行進行制造則可以節省大部分成本。
2.蒸汽出苗室。將已經播種結束的覆土秧盤放置于蒸汽出苗室當中,通過科學合理的調節溫度控制裝置,來對于溫度進行調控,可以加速稻苗的出苗速率。蒸汽出苗室主要由組成的框架、加熱及加濕器、保溫被、水箱及電子控溫箱等部分構成,主要結構的部分由角鋼及四分鋼管構成。
3.水稻秧盤播種機。采取水稻秧盤播種機可以在塑料大棚內實施水稻盤育苗的播種,將水稻秧盤播種機與蒸汽出苗室、出芽器等其他器材共同使用,更能發揮其作用。水稻秧盤播種機可以獨立完成在一個水平面上輸送種盤、鋪撒和刷平床土、播種灑水以及刮土、覆土等作業。水稻秧盤播種機造價較低,且結構簡單,在農機修造廠當中可以購買到較多種類的水稻秧盤播種機。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水稻在我國是一種植較為廣泛的農作物,而大米又是人類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一種食物,近年來,我國注重推廣水稻工廠化育秧技術,并且這項技術已經被大面積的進行使用。隨著我國各項技術水平的逐步提升,水稻種植方面也從傳統的人工種植轉向了機械化、現代化的種植模式,推廣水稻工廠化育秧機械插秧在新時期所體現出的優勢性極為明顯。水稻工廠化機插育秧技術,不僅提高了水稻生產機械化水平,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達到了出苗齊、秧苗壯的目的,為水稻豐產高產打下基礎。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國在水稻工廠化育秧機械插秧方面仍然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在未來的發展過程當中,相關的技術人員仍然需要付出較多的努力,來不斷完善相關的技術水平,從而為推進我國水稻工廠化育秧機械插秧種植技術起到有效的推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楠,水稻工廠化育秧技術[J]. 現代農業科技2014.08.018.
[2]馬興全,侯守貴,代貴金,等. 遼寧水稻大棚工廠化育苗技術[J].中國稻米,2015.02.025.
[3] 熊云霞.水稻工廠化育秧存在問題與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5(18):57.
[4]韓志強,工廠化水稻浸種催芽技術[J]. 現代農業科技,2012.16.03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