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司法社工參與我國司法所建設的可行性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司法所作為全國普法的一線單位既是我國基層司法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預防犯罪、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它擔負著落實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向廣大群眾提供法律服務、法律保障和法制宣傳教育等重要職能。將司法社工引入到我國司法所的建設中,不僅有利于破解基層司法所人少任務重的尖銳矛盾,更為司法社工這一新興行業健康發展開辟了道路。
  關鍵詞:司法社工;司法所;化解社會矛盾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05-0093-02
  “司法社工”,在英國被稱為刑事司法社會工作(Criminal Justice Social Work),即司法矯正社會工作者,是在司法行政系統內提供專業社會服務的工作人員,通過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理念與方法,配合司法行政人員和其他志愿者,對監獄服刑人員、社區矯正人員、嚴重違反社會治安管理條例人員、刑滿釋放人員、緩刑假釋人員和其他社會矛盾激化者開展心理疏導、行為矯治、社會救助、安置幫教,致力于預防犯罪、減少重新犯罪、促進違法犯罪人員重返社會、增加社會對有違法犯罪前科者的包容的工作人員。
  一、現階段我國司法社工的發展情況
  在我國,社會工作作為一門職業以其平等、尊重、助人自助、和諧互動、柔性管理的專業理念,以及助人、救難、解困、發展的專業功能,保障社會成員權益、協調社會利益關系、維護社會公正的重要作用贏得了人們的肯定。我國的社會工作已經從最初的民政工作領域逐步拓展到精神衛生、職工幫扶、犯罪預防、禁毒戒毒、矯治幫教、青少年服務等多個領域。司法社工根據其所服務的不同領域分為:社區矯正社工、安置幫教社工、人民調解社工、禁毒社工、法律援助社工、青少年社工等。
  在全國范圍內,將司法社工引入到司法行政機構的實踐一直在積極的探索中。上海起步較早,2003年上海市為幫扶吸毒人員、社區矯正人員和犯罪的青少年,在政府干預下成立了“自強社會服務總社”“新航服務總社”和“陽光青少年事務中心”。由上海市禁毒辦、市社區矯正辦、市社區青少年事務辦分別與這三家社團組織簽訂了《政府服務采購合同》,向社會招聘了數百名司法社工,這是一次較大規模地由政府組織安排的司法社工參與到司法行政領域的實踐。2010年,隨著《廣州市司法社會工作項目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頒布,廣州市司法局構建了當地的司法社工項目體系、司法矯治服務行業準入和績效評估標準,司法社工根據社區服刑人員的不同需求特征,提供包括業務培訓、釋前輔導、評估研究、情緒疏導、改善家庭關系、發掘潛能、就業就學支持、臨時困難救助、人際關系改善、認知模式重建、解決問題技巧培訓在內的針對性的專業服務。廣州市、區兩級司法社工項目的經費按照社區服刑人員與社工20∶1的比例確定,每名社工的購買服務經費按每年10萬元確定,并列入市、區財政公共預算。通過這個《實施方案》使得司法社工的發展有了法律的保證,也加速了司法社工管理的法治化進程。2016年,天津市和平區將63名司法社工招聘進當地的司法所,深入到和平區的各個社區承擔起社區矯正、安置幫教、人民調解等工作,這可以說是將司法社工直接引入到司法所建設的全國首例。
  二、司法社工的專業性
  司法社工的專業性主要表現為:第一,司法社工的職業要求與司法所的工作職能相互對應。司法社工就是司法所建設中最奇缺的專業司法工作人員,司法所的工作職責包括:法律保障、法制宣傳教育、人民調解、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安置幫教、社區矯正、社會管理、管理人民監督員等九項任務,這九項任務中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是其工作重心,而恰恰司法社工主要服務于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安置幫教。相比司法所的工作人員,在從事這三項工作時司法社工運用的工作方法與工作理念更加專業、執行過程更加人性化,不具有行政強制力,更易于讓服務對象接受,在情感上得到慰藉,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司法社工的職業價值與司法所建設的根本目標相同。司法社工的職業價值就是預防犯罪、防止再犯罪,保證社會穩定,實現社會公正。司法所作為基層司法行政機關,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基層社會的穩定與安全,為基層群眾創造一個和諧安定的社會氛圍,培養基層群眾的法治精神,建設具有法治文化的中國社會??梢哉f二者存在的根本目的基本相同。第三,司法社工與司法所都是我國司法系統中的柔性管理力量。相比于公、檢、法、國安等司法系統的剛性管理,我國的司法行政系統就是柔性管理,司法行政承擔的工作都具有長期性、系統性、見效慢的特點,比如:普法工作、社區矯正工作、安置幫教工作等都需要長時間付出努力,短時期內不會見得成效的龐雜的系統工程。司法行政工作需要服務于形形色色的基層群眾,要求司法所的工作人員必須以耐心、恒心、信心和愛心來處理紛繁復雜的現實問題,許多矛盾看似很小卻關系到社會穩定的大局。而司法社工就是具備這些特質的專業人才,他們面臨的服務對象主要包括刑滿釋放人員、吸毒人員、犯罪的青少年等社會邊緣人群,這些人多疑、自卑,甚至具有反社會傾向,為了服務好他們要求司法社工必須學會尊重、包容、接納,與之建立起相互信任關系,然后為他們提供服務與支持??梢哉f,司法社工正是司法所建設中最合格的工作人員,也是司法所未來健康發展的主力軍,司法所作為柔性管理者與司法社工這樣的柔性執行者,各司其職,共同成為建設我國法治文化社會的柔性力量。
  三、司法社工行業自身的發展
  我國的社會工作專業發展一直如火如荼,從1988年北京大學最早設立社會工作專業以后,到2010年全國具有社會工作本科教育的高校達到260所,此外還有數十所高校有碩士點,十余所高校有博士點。每年社工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一萬人左右,另有近153所高職、高專院的專科畢業生,但這些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還不到30%。一方面高校提供了大量的社工人才,另一方面社會各個領域還急需大量社工,導致這種不合理現狀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社工的工作崗位。其實,一些發達國家的司法社工活躍于整個刑事司法系統,他們對被害人、罪犯、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都給以積極主動的介入。以美國為例,司法社工的工作崗位很多,他們可服務于美國的各類非政府組織,也可進入到政府部門,司法社工會參與到罪犯調解、青少年犯罪治療、吸毒者和少年犯的家庭服務、受害者與目擊證人支持服務、家庭暴力庇護服務、保護婦女領域、精神健康和藥物濫用領域、在法庭上作為專家證人出現。   在我國社會工作起步較晚,社會工作這一職業仍是立法空白,司法社工作為社工中的一種新興職業還沒有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識與了解,特別是領層設計者并沒有充分意識到司法社工對我國整個司法系統帶來的重大意義與積極影響??梢哉f,司法社工未來在我國的發展空間很大,不僅會參與到公、檢、法、國安,司法等國家機構之中,更會進入社區、鄉鎮、基層一線為群眾提供優質的社會服務。將司法社工引入到我國司法所的建設之中僅是其自身發展的眾多渠道之一,但就目前而言卻是解決司法社工發展的快捷之路。
  四、司法社工幫助司法所突破其發展困局中的人才瓶頸
  我國基層司法所與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構成鄉鎮(街道)一級的基層政法組織,共同擔負著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維護基層社會穩定、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的重要使命。司法所作為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的派出機構,實行以縣(市、區)司法局管理為主,鄉鎮(街道辦事處)協同管理的雙重管理模式。目前我國司法所工作人員編制總體不足,按照司法部規范化司法所建設的要求,基層司法所要按1所3人建制,許多地方仍不能達標,不少偏遠地區的司法所只有一人,甚至在個別鄉鎮和街道辦還沒有配備專門的司法所工作人員?;鶎铀痉ㄋ幹票徽加?、人員被抽調的情況較為普遍。司法所工作人員專業化水平十分有限,執法能力不強,他們除了承擔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等職能工作以外,同時還要身兼綜治辦副主任、信訪辦副主任等職務,要完成鄉鎮(街道)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梢哉f,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任務繁重,待遇偏低,經費保障不足,職業發展前景有限,使得司法所的工作崗位缺乏競爭力和吸引力,優秀人才留不住,更招不來合適的人才。
  根據司法部基層工作指導司司法所基層工作指導處發布的2014、2015、2016年度司法所工作發展報告的數據顯示,我國司法所從2014年到2016年工作總人數從118 668人遞增到123 343人,其中司法所的專職在編人數一直保持穩定態勢,而政府購買公益崗位人員從22 385人上升到27 123人,這些公益崗位人員占總聘用人員的比例由77.65%直線上升到79.82%,由此可以看出,政府購買公益崗位人員補足司法所工作人員是緩解司法所發展困境的必然趨勢。司法社工之所以能夠作為公益崗位人員進入到司法所的建設之中,也是由司法行政工作的自身特點所決定的。司法行政工作具有多功能性、松散性、柔性法治、社會基礎性、政策依賴性、低成本和預防性等特點,擔負法律保障、法律服務、法制宣傳教育“三大職能”的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特點是面廣線長,許多工作職能的發揮都是系統的社會工程,單靠在職在編的公務員隊伍是很難勝任的。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礎性、群眾性、多功能性和柔性的特點決定了其許多職能都可以引入司法社工來承擔。
  總之,司法社工是一門新興職業,它的出現對于補足我國司法所建設中人員不足的現實困境無異于是雪中送炭,但如何規范并管理好司法社工,將之更有效地應用于我國司法行政工作還需要更多的理論與實踐經驗的鋪墊與積極探索。相信我國的司法社工必將在全國范圍內的司法所建設中發揮出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鄧天江,張旭.司法社工職業的獨特性[J].中國司法,2015(8).
  [2]仇立平,高葉.路徑依賴:強政府體制下的上海司法社工實踐——以J區G社工點為例[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8(3).
  [3]張繼平,關于整合司法行政工作職能的幾點思考[J].中國司法,2009(7).
  [4]楊旭.美國司法社會工作的發展與借鑒[J].學術交流,2013(3).
  [5]成軍帥,潘澤.鄉鎮司法所現狀及其隊伍建設問題研究——以L滿族自治縣為例[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16(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848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