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的實效性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綜合來看,近些年來我國各高職院校的招生數量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因為生源存在地域、環境以及個人素養方面的差異性,所以高職生中不乏學習意志力較弱、政治覺悟較低、價值取向存在偏移的群體,甚至部分高職生還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所以高職院校需要通過思政教育課程改善此類高職生的不良問題,使其可以成為社會所需的優秀人才。
關鍵詞:新形勢;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教學實效性
近些年來我國教育部門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在此種背景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擔持續增加。但是我國高職院校屬于全新社會形勢下發展起來的新型教育形式,所以相比普通高等院校而言其尚處于發展初期,各方面均不是特別成熟。就思政教育而言,其缺乏當前新形勢下實效性,所以必須對其進行有效改善。
一、梳理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思想現狀
?。ㄒ唬┚哂谢A愛國精神和思想覺悟
高職學校學生資料顯示,當前階段大部分高職生其對待政治問題時都具有端正的態度和正確的觀點。此類高職生對現階段國內外的時事政治和經濟形勢都具有較高的關注度,其對我國黨和政府的基礎發展方針持擁護和支持的態度,高度信任我黨的直接領導,于我國改革開放以及社會發展均充滿信心。但是因各類客觀因素的影響,使得其思想狀況不是特別樂觀,其政治思想與觀念中存在困惑甚至矛盾,政治取向更加側重實用性與功利性,過分重視自身切身利益的實現。
?。ǘ┚哂鞋F實的個人理想精神
高職院校的學生同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學生相同,其自小開始都接受正規且系統的學校教育。教育過程中每個學生都積極規劃未來,所以說高職生也具有個人理想,只是其更加重視關乎個人利益的理想。除極個別高職生未經歷高考外,剩余高職生都切身體驗了高考的殘酷,所以不排除部分高職生選擇高職院校是迫不得已,其對當前的學習和生活現狀并不滿意,因此其思想方面難免有些許影響。但更多的高職生可面對生活的挫折,秉承“既來之、則安之”的精神走出了高考遺留的影響,其相信通過自身堅持不懈的努力即使身在高職院校同樣可以取得優異成績,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ㄈ┑赖聝r值取向存在一定偏差
隨著高職生在高職院校學習時間的增長,絕大部分高職生其自我成才意識都會切實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越來越強,而價值目標與價值取向則剛好相反,逐漸出現短期化、實效化以及自我化的情況。其中當屬道德價值方面此種情況更為普遍,高職生存在自我個人意識膨脹的情況,并且在此種個人意識的影響下高職生越發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此類高職生在處理社會關系時更加側重將社會當做實現個人發展的客觀條件,其選擇價值目標時也越發重視個人利益和個人發展。此外,再加上眾多外界因素的直接影響,使得高職生道德觀念水平不是特別理想,其道德價值取向逐漸發生偏差,甚至部分高職生的集體主義價值觀處于持續降低的情況,其價值觀越發功利化,與當代高職生發展趨勢處于相背離的狀態。
二、探討提升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實效性的有效策略
就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課程而言,其需要應對當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新時期的思政教育工作人員需要結合當前高職生的特征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優化革新,使其可以更加符合當前階段高職生思政教育方面的需求,進而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實效性得到提升。
?。ㄒ唬┮龑Ц呗毶鷺淞⒊绺叩睦硐胄拍?
理想與信念屬于個體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更是個體在社會發展中進行奮斗時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直接體現。綜合來看絕大多數心智正常的高職生都具有相應的世界觀,但是其時間觀的科學性有待考察。因此高職院校需要以馬克思主義人生觀為依據開展學生的思政教育,進而幫助高職生養成人民利益為主、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人生觀,于其自身發展和我國社會發展都有積極意義。
(二)優化革新思政教育方法
高職院校開展思政教育時需要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一切思政教育活動的開展都需要貼近高職生的現實生活,結合高職生在當前形勢下學習和生活的需求對傳統思政教育方法進行優化和革新,進而使其更加符合新形式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切實需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學生關心的時政熱點問題作為教學主題,不僅貼近高職生的現實生活而且可以激發高職生學習的興趣,進而其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大幅度提升,可更加透徹的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并將其在自身后續發展中進行應用。此外,思政教師可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辯論會、紅歌比賽等形式加強思政教育方向的指導,潛移默化的轉變高職生的價值取向,并提升其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進而越來越多的高職生可在當前形勢下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ㄈ┲匾暩呗毶殬I道德意識的培養
綜合來看高職院校的根本目的是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優秀的綜合型或者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職院校的日常教學具有職業性特征。因此,高職院校開展日常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傳授高職生日后工作所需的必備專業技能和基礎知識,還需結合當前新形勢下社會發展的趨勢和行業發展的實情對高職生的職業道德與職業紀律意識進行培養,并幫助高職生樹立正確客觀的職業理想,進而可幫助高職生在畢業后更快、更好的適應社會,于社會和企業發展也有積極意義。高職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技術綜合型主力軍,絕大部分高職生在畢業后都會踏上技術性崗位,所以在學習階段養成高水平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意識有助于高職生職業理想和自我價值的實現,于我國社會的整體發展有積極意義。
?。ㄋ模娀呗毶晕医逃庾R和能力
雖然高職院校的學生與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區別,但是其都屬于新形勢下我國當代大學生的組成者,所以高職生應當具備大學生必須的自我教育意識,提升自我教育能力的同時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師開展教育時要有意識的對高職生的自我教育意識進行培養,通過教學過程引導高職生以自身為教育對象,發揮自身學習和教育方面的價值。此外,需要就高職生的自我批評、自我反省、自我激勵等各方面的能力進行提升,其均屬于高職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關鍵組成部分,進而高職生在提升自我教育能力的過程中個體素養也得到有效提高,于其個體發展有積極意義。高職院校需要結合當前社會發展形式和高職生的切實需求構建相應的自我教育環境以及平臺,確保其符合高職生自我教育的切實需求,久而久之不僅師生之間關系更加融洽,日常教學互動的有效性大幅度提升,高職生參與學校文化活動以及學生群體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均大幅度提高,每個高職生都可融入校園生活之中,為其后續社會生活打下良好基礎。高職生均具有更加積極、樂觀且向上的品質,符合社會發展與當代大學生的切實需求。
三、結語
綜合上述所言可以得出,隨著我國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擴大以及社會的高速發展,無論是教育部門還是社會各界于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越發重視。但綜合來看當前階段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課程實效性相對缺乏,所以思政教育的作用無法充分發揮。鑒于此,文章就提升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策略展開論述,希望可推動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提高,培養更多為社會有用的綜合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為化.多元文化視角下高職思政教育實效性分析[J].知識經濟,2017(15):136-137.
[2] 王凱.網絡環境視域下優化高職院?!八颊逃惫ぷ鞯穆窂窖芯縖J].市場論壇,2016(03):92-95.
[3] 蔣玉艷.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增強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實效性研究[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2):77-81.
[4] 陳飛霞.增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實效性的工作機制探索[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10):37-38.
作者簡介:覃靚(1988.11- ),女,漢族,湖北松滋人,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26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