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骨肽發生不良反應的危險因素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注射用骨肽發生不良反應的危險因素,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方法指導。方法:對我院2016年至2018年接受注射用骨肽( 哈爾濱三聯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 H20051237)治療的 640 例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臨床不良反應上報情況,分析不良反應發生的影響因素,注射用骨肽發生不良反應的獨立危險因素采用多因素?;仡櫡治觯Y果:接受注射用骨肽治療的640例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7.5%(48例),其中,出現皮膚過敏(主要為皮疹)反應的為75.0%(36例)。呼吸系統方面的不良反應占4%(2例),中樞神經系統方面占4%(2例),消化系統方面占13%(6例),心血管系統方面占4%(2例);結論:注射用骨肽發生不良反應的危險因素較多,在臨床治療中應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合理用藥,降低不良反應發生風險。
【關鍵詞】 注射用骨肽;不良反應;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 R71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288-01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s) of bone peptide for injection and to provide methodological guidance for rational drug use in clinic.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640 hospitalized patients treated with bone peptide for injection (produced by Harbin Triple Pharmaceutical Co., Ltd. and H20051237) from 2016 to 2018. According to the reported clinical adverse reaction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nalyzed.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bone peptide for injec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divided into multiple factors.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7.5% (48 cases) in 640 patients treated with osteopeptide for injection. Among them, 75.0% (36 cases) had skin allergy (mainly skin rash). Respiratory side effects accounted for 4% (2 case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ide effects accounted for 4% (2 cases), digestive system side effects accounted for 13% (6 cases), cardiovascular side effects accounted for 4% (2 cases). Conclusion:There are many risk factors for adverse reactions of bone peptide for injec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rational drug use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patients to reduce the risk of adverse reactions.
注射用骨肽的成分較為復雜,主要包括:氨基酸、微量元素、無機鹽、無機鈣、磷、有機鈣及多肽類骨代謝因子等;輔料成是甘露醇。其主要作用為調節骨代謝,同時還能對成骨細胞產生刺激使其更快增殖,并促使機體更快形成新骨。除此之外,注射用骨肽還能對機體內的磷、鈣代謝產生調節作用,增加機體內的骨鈣發生沉積,進而防治發生骨質疏松;還具有一定的鎮痛及抗炎作用[1]。目前臨床當中主要使用注射用骨肽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及增生性骨關節類疾病等,并能顯著提高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及質量。近幾年以來,因為注射用骨肽的療效較為理想且確切,在臨床當中的應用范圍也逐漸擴大。雖然在注射用骨肽的使用說明書當中已經明確的指出相關藥物不良反應包括過敏、發熱、紅疹或血壓降低等,但是各地臨床在近幾年的用藥過程中相繼出現了說明書中未經記載的其他藥物不良反應,比如:面色灰暗、呼吸困難、胸悶及寒戰等,且呈逐年增加的趨勢[2]。因此,本文針對注射用骨肽在臨床當中的使用情況及相關不良反應影響因素做一綜述,旨在為臨床用藥的合理性提供參考意見。
1 注射用骨肽的作用機制
我院為骨科??漆t院,注射用骨肽為骨科中較常用的一種輔助藥物,其在多種骨科疾病的臨床治療當中均起到了較顯著的療效。相關研究報道,注射用骨肽中富含的多肽類代謝因子,可以誘導骨髓細胞進一步進行轉化,變為骨細胞,進而達到促使機體形成新骨的目的,能有效縮短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并對成骨不全的治療也具有一定的療效[4]。還有相關報道指出,注射用骨肽當中的多肽類及活性肽類生長因子可以調節機體的骨代謝,并對壞死骨具有一定的修復作用,用于股骨頭壞死的治療具有較為理想的療效[5]。除此之外,注射用骨肽當中所含有的無機鈣、無機鹽、氨基酸及有機鈣等成分,能夠對機體的磷鈣代謝產生一定的調節作用,同時還能使得骨鈣沉積得到進一步增加,因此臨床中也用其治療骨質疏松及骨質增生等疾病。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部分學者研究提出,注射用骨肽能夠改善患肢關節周圍的微循環及組織營養,進而達到抗炎、鎮痛之效[6]。 2 影響注射用骨肽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不良反應的相關危險因素
即使注射用骨肽在臨床輔助治療骨科疾病過程中的臨床價值較高,但隨著其不斷廣泛的應用,有報道指出注射用骨肽除了說明書當中指明的常見藥物不良反應之外,可能會引發機體出現系統方面的相關不良反應,如血壓降低、四肢無力、寒戰、呼吸困難、嘔吐及惡心等。研究指出,因為注射用骨肽當中所包含的成分多種活肽類物質,在多次輸入至機體當中以后,會導致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進而引發一系列的變態反應[7]。也有學者提出,注射用骨肽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不良反應的原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8]。因此,分析其使用過程中產生不良反應的相關危險因素對提高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及合理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注射用骨肽屬于一種復方肽類制劑,成分較多,導致臨床使用過程中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原因可能為藥物多次通過靜脈輸入至機體當中,導致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引發系列變態反應出現。本研究對我院2016年至2018年接受注射用骨肽治療的 640 例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記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分析不良反應發生的影響因素,結果接受注射用骨肽治療的640例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7.9%(48例),其中,出現皮膚過敏(主要為皮疹)反應的為75.0%(36例)。呼吸系統方面的不良反應占4%(2例),中樞神經系統方面占4%(2例),消化系統方面占13%(6例),心血管系統方面占4%(2例));且通過單因素分析影響不良反應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結果提示包括持續用藥時間、每日給藥劑量、藥物濃度、給藥速度、腎功能(1名患者輕度腎功能不全)、肝功能、基礎病史、過敏史及年齡(48名患者年齡均在50歲以上);進一步的將單因素分析結果指標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回顧分析,結果提示:過敏史、藥物濃度、給藥速度、基礎病史及年齡是影響注射用骨肽發生相關藥物不良反應的獨立危險因素[9]。研究指出,年齡≥40歲的患者在用藥過程中發生相關不良反應的風險更高,推測其原因可能為,老年人的各項生理及機體功能都發生不同程度的衰減所致[10]。且閱讀注射用骨肽的用藥說明書可以發現,在說明書當中未提及藥物不良反應與老年人之間的相關性,描述為尚不明確。持續用藥時間及基礎病史方面,推測注射用骨肽當中因含有較多的無機鈣及有機鈣磷等成分,加之用藥時間的不斷增加,使得用藥患者體內鈣濃度進一步增加,進而引發出現相關藥物不良反應[11]。因此,建議合并基礎病的患者,特別是合并與鈣磷代謝相關基礎疾病者,在用藥過程中一定要格外注意用藥的劑量及時間。且針對既往出現過敏史者,在使用注射用骨肽進行相應的治療干預時應該給予更為密切的監測及關注[12]。
綜上所述,影響注射用骨肽在臨床使用過程中發生相關不良反應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藥物濃度、給藥速度、過敏史、持續用藥時間、基礎病史及年齡;因此,醫護人員在用藥前一定要明確患者的相關既往病史及個人資料,對合并相關危險因素的患者在用藥過程中一定要進行更為嚴密的監測,注意老年患者給藥劑量及輸注速度,對不良反應爭取做到早發現、早處理。
參考文獻
[1] 胡青.注射用骨肽發生不良反應的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31):122-123.
[2] 姜溪,陳芙蓉,任雷鳴,等.注射用復方骨肽的藥效學及其作用機制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7,32(6):961-966.
[3] 陳宏亮.復方骨肽注射液聯合玻璃酸鈉注射液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7,17(8):27-28.
[4] Wang C, Liu Y, Fan Y, et al. The use of bioactive peptides to modify materials for bone tissue repair[J]. Regenerative Biomaterials, 2017, 4(3):191-206.
[5] 李得和,馬新科,曹軍華,等.我國不良反應通報藥品的風險再評估與應對措施分析[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8,38(6):577-583.
[6] 馮云峰.老年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應用注射用骨肽配合骨質疏松治療儀治療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7,19(4):329-330.
[7] 申建興,辛健.復方骨肽注射液聯合唑來膦酸治療胸腰椎骨質疏松性骨折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8,33(6):1481-1485.
[8] Haque Bhuyan M Z, Tamura Y, Sone E, et al. The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f RANKL-binding peptides inhibits cartilage degeneration in a murine model of osteoarthritis[J]. 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017, 134(2):124-130.
[9] 王少峰.骨肽注射液輔助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轉子間骨折34例療效觀察[J].中國藥業,2017,26(23):50-52.
[10] 趙宇,尹坤,陳華東,等.骨肽注射液用于復雜脛骨平臺骨折術后患者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8,58(4):69-71.
[11] 汪志舉,王俊生,張鵬,等.骨肽注射液對四肢骨折患者骨代謝、紅細胞相關指標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8,18(9):177-181.
[12] 張景春.骨肽注射液對骨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堿性磷酸酶活性的影響[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7,37(10):244-24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47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