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療牙髓病以及根尖周病的臨床效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究根管治療牙髓病以及根尖周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64例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共83顆患牙)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均分成實驗組、對照組,各32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塑化術治療,給予實驗組患者根管治療。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時間等。結果: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與塑化術治療相比,給予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根管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縮短治療時間,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 根管;牙髓病;根尖周病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210-01
目前,根管治療(root canal therapy)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最常用的有效治療方法。根管治療術是指通過機械、化學方法將根管內感染物去除,并通過充填根管、封閉冠部,以防根尖周病變或促進已經發生的根尖周病變的愈合[1]。為進一步明確根管治療的效果,本文筆者通過對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64例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共83顆患牙)分組行塑化術治療及根管治療的研究,以供臨床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64例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共83顆患牙)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檢查均確診為牙髓病與根尖周病,并已排除急慢性牙痛、根尖骨質疏松、牙髓鈣化、深齲、根尖肉芽腫、根尖膿腫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均分成實驗組、對照組,各32例。其中,實驗組患牙41顆,15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齡15-50歲,平均年齡(32.18±4.63)歲;8顆前磨牙,8顆中磨牙,25顆磨牙;牙髓炎18顆,根尖周病17顆,牙髓壞死6顆。對照組患牙42顆,14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齡15-50歲,平均年齡(32.45±4.70)歲;10顆前磨牙,8顆中磨牙,24顆磨牙;牙髓炎19顆,根尖周病17顆,牙髓壞死7顆。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基礎資料上相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已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研究對象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先行X線檢查,明確牙髓、根尖周病變情況后,再行常規消毒。給予對照組患者塑化術治療,通過牙鉆按照開髓、揭髓頂、拔髓的順序旋轉開發至根尖處,以甲醛甲酚棉球將根尖口封閉后,通過根尖口將塑化液注入至根尖三分之一處,再將塑化液以干棉球吸出,反復注入、吸出塑化液,至塑化液完全吸出為止。將氧化鋅置入牙髓腔,以水門汀為上層鋪墊填充髓腔即可[2]。給予實驗組患者根管治療,即:首先清除干凈齲壞死組織,并矯正咬牙合畸形,以開髓、揭髓頂、拔髓步驟行常規處理后,根據患牙情況擴大根管,并用生理鹽水、2%氯亞明溶液、3%過氧化氫溶液反復沖洗根管,并將沖洗液以干棉球吸干,并采取側壓法以牙膠、氧化鋅丁香油糊劑填充根管,通過X線糾正前沖、超沖即可[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時間等?;颊咧委熜Ч秩齻€標準,即:(1)顯效:患牙腫脹、疼痛癥狀徹底消除,咀嚼功能恢復正常水平,瘺管消除,骨質吸收區消失。(2)有效:患牙腫脹、疼痛癥狀基本消除,叩痛顯著改善,咀嚼功能基本恢復正常。(3)無效:患牙腫脹、疼痛癥狀未有緩解,咀嚼功能未有改善,有組織被破壞。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患牙顆數+有效患牙顆數)/總患牙顆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所有數據,用(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比較計量資料,用χ2檢驗比較組間率,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經3個月-1年隨訪,實驗組患者術后3d內患牙局部稍有腫脹,對照組患者術后7d內有程度不一咬合不適情況。術后1周經復查,兩組患者瘺管均已消失。實驗組患牙中32顆顯效,8顆有效,1顆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7.56%;對照組患牙中31顆顯效,7顆有效,4顆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0.48%。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對比 實驗組患者手術操作時間在95-130min,平均手術操作時間為(111.32±7.41)min;對照組患者手術操作時間在120-160min,平均手術操作時間為(142.60±8.13)min。實驗組治療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作為臨床常見口腔疾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治療對醫生技術水平及治療方法要求甚高,需要臨床醫生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且治療方法嚴謹,以免損傷牙髓,甚至加重患者口腔疾病。目前,根管治療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效果良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清理感染物、消毒及填充根管時應注意填充劑量及效果,以提高治療效果[4]。此外,磨牙的根管數目多,較為復雜,臨床較難治療,也應在治療過程中高度重視,以免影響治療效果。與塑化術治療相比,盡管傳統的塑化術治療能夠有效恢復患者咀嚼功能,改善牙周組織疼痛程度,但其治療時間長,易損傷牙周組織,且口腔黏膜易受填充物損傷,甚至不徹底塑化處理還可導致不同程度咬合功能不適,進而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5]。而根管治療因反復沖洗患牙感染物,且椎體狀空腔更易填充,可有效促進患牙恢復。本文經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綜上所述,與塑化術治療相比,給予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根管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縮短治療時間,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孫文靜.根管治療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探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6,3(6):68-69.
[2] 李曉麗,王賀,董婷婷,等.牙髓病根尖周病的根管治療與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5(8):138-139.
[3] 李丹.根管治療在牙髓病及根尖周病中的臨床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4):163-164.
[4] 溫宏偉.根管治療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療效研究[J].醫學信息,2017,30(4):101-102.
[5] 李棟.根管治療牙髓病與根尖周病的療效觀察[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6,3(10):44-4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4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