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醫內科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觀察胃食管反流病采用中醫內科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從我院2018年1月到2018年7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隨機選擇8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西藥治療方式,觀察組采用中醫內科治療方法,治療周期8周,治療后對比兩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癥改善情況。結果:采用中醫內科治療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醫內科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效果與西藥治療方法對比
[關鍵詞]中醫內科;胃食管反流病;臨床效果
胃食管反流病是因胃內容物反流過度刺激食管而引起的患者反酸、燒心等臨床癥狀,多發于中老年群體當中。胃食管反流病發病時對患者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容易造成患者身體不適,食道不適等情況,目前對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治療有中西醫兩種方法,本次調查主要是觀察胃食管反流病采用中醫內科治療的臨床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8年1月到2018年7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隨機選擇8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4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齡最小的25歲,年齡最大的55歲,平均年齡(33.1±2.5)歲,觀察組患者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齡最小的26歲,年齡最大的54歲,平均年齡(34.2±2.8歲),兩組患者治療前均告知治療風險和治療方案并簽署知情書,且患者臨床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基礎治療,對患者飲食指導,指定飲食方案,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嚴禁辛辣油膩的食物,治療周期8周。
對照組在基礎治療同時采用西藥治療方式,以口服藥物為主,藥物為蘭索拉唑,用量為每日20mg;
觀察組在基礎治療同時采用中醫內科治療的方式,根據臨床對患者的病情診斷進行針對性的用藥,用藥主要分為四種情況。①膽熱犯胃癥。中醫對膽熱犯胃癥患者采用清化膽熱的治療理念,臨床用藥辯證加減為四逆散和金鈴子散加減,白術、梔子、延胡索、枳殼12g,甘草5g、黃連3g;②肝胃郁熱癥。中醫對肝胃郁熱癥導致的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以和胃降逆為主的理念,采用左金丸進行治療,煅瓦楞、枳殼香附10g,烏賊骨15g、吳茱萸1g,黃連3g;③氣郁痰堵癥。中醫對氣郁痰堵癥治療主要是以開郁化痰為主,臨床采用半夏厚樸湯進行辯證加減,茯苓l5g,炒枳殼、法半夏10g,甘草3g,陳皮6g;④脾胃虛寒癥。中醫對脾胃虛寒癥主要是以溫中散寒為主,在治療中選用香砂六君子湯進行辯證加減,黨參、吳茱萸5g,丁香、砂仁3g,廣木香6g。
1.3 療效評價
根據療效分為治愈、顯效和無效四類: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病癥完全消失,經過胃鏡檢查后胃部正常為治愈;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病癥基本消失,經過胃鏡檢查后胃部恢復狀況良好為顯效;患者治療后胃食管反流病癥無明顯好轉,經胃鏡檢查后胃部恢復狀況不明顯,食管黏膜無改善,則為無效??傆行蕿橹斡惋@效人數之和與總例數的百分比。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通過SPSS 22.0進行統計學分析,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40例患者,治療顯效的有32例,有效為7例,1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7.5%;
對照組40例患者,治療顯效的有23例,有效為9例,8例無效,總有效率為80.0%;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胃食管反流病在中老年群體中較為常見,通常是餐后一小時出現胸骨后燒灼感,部分患者存在吞咽困難和咽喉炎等情況,常見的并發癥是食管狹窄、食管潰瘍等[2。患者出現胃食管反流病后通常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初期胃食管反流主要是打嗝和泛酸后出現,患者對這種情況認知度不夠,只是認為一種簡單的胃部不適,只需要注意飲食即可,導致后續病情加重,出現了吞咽困難、食管炎、甚至部分患者出血和穿孔等情況,對患者身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主要是以西藥治療為主,患者服用抑酸藥物進行治療同時注意飲食,這種治療方式側重于緩解病癥,無法有效解決胃食管反流病發生的機制,從本次調查來看,對照組40例患者,治療顯效的有23例,有效為9例,8例無效,總有效率為80.0%,也說明了這點。此外,西藥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出現了消化功能減退的問題,這也是導致治療無效的主要誘因,本次治療中對照組無效中有2例出現了消化道功能紊亂,導致治療失敗。中醫內科對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時間比較長,根據中醫理論將胃食管反流病分為四種情況,對這四種情況進行辯證治療,有效提升了治療有效率,根據現代藥理分析,中醫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既有抑酸作用同時還可以有效保護胃部粘膜,提高了臨床的治療效果,從本次調查來看,觀察組40例患者,治療顯效的有32例,有效為7例,1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7.5%,也說明了這一點。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應注意飲食調理,患者入院后應根據患者情況給予飲食指導[31,堅持少吃多餐,睡前4小時內不進餐,特別是晚上不適宜進餐,防止進餐后應體位等原因造成病情的發病,同時要減少辛辣、酸性攝入量,本次調查中觀察組患者有1例治療無效,通過后續溝通發現患者在晚上存在偷偷吃飯,而且飽食和喝碳酸飲料的情況,導致治療效果失敗,通過后續的溝通和引導,患者通過飲食指導和調整治療方案后,患者胃食管反流情況明顯好轉,胃鏡觀察胃部粘膜基本恢復正常。
近些年,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方法也比較多,發病原因和患者情況復雜,因此單一聯合治療的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應積極采用聯合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有效提升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川.分析中醫內科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08).
[2]張樹芳.胃食管反流病的中醫內科治療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08).
[3]劉洪明.胃食管反流病的中醫內科治療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8(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8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