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內鏡下兩種治療方法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為了提高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EVB)的止血效果, 分析內鏡下組織膠注射聯合硬化劑、組織膠注射聯合套扎術兩種治療方法的應用價值。方法 84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雙盲、對照原則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 各42例。對照組內鏡下予以組織膠注射聯合硬化劑方案治療, 觀察組內鏡下予以組織膠注射聯合套扎術方案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遠期再出血、并發癥以及死亡發生情況。結果 對照組患者發生遠期再出血10 例(23.81%)、并發癥8例(19.05%)、死亡9例(21.43%), 觀察組患者發生遠期再出血2例(4.76%)、并發癥1 例(2.38%)、死亡1例(2.38%)。觀察組患者遠期再出血率、并發癥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內鏡下予以組織膠注射聯合套扎術方案治療, 可以減少遠期再出血率, 防止各種并發癥和不良事件的發生, 療效確切, 值得推廣。
  【關鍵詞】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內鏡;組織膠注射聯合硬化劑;組織膠注射聯合套扎術;療效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屬于門脈高壓癥最為多見的并發癥之一, 同時也是臨床接診率相對較高的急危重癥之一, 而肝硬化為其主要的誘因, 發生后病情極為兇險, 如果不能及時給予合理有效的治療, 不僅可能導致各種并發癥的發生, 嚴重時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 2]。研究發現, 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和進步, 以控制和消除曲張靜脈出血為目的的內鏡治療在臨床的應用越來越多并取得不錯的療效, 同時也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3, 4]。為了促進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止血效果的提高, 本院根據患者就診先后順序從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治療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中選取84例作為研究對象, 并按照隨機、雙盲、對照原則的相關要求分組后分別在內鏡下予以組織膠注射聯合硬化劑方案治療和組織膠注射聯合套扎術方案治療,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F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根據患者就診先后順序從2016年10月~ 2018年10月來本院治療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中選取84例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雙盲、對照原則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 各42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9例, 女 13例;年齡35~68歲, 平均年齡(44.3±8.1)歲;發病時間3~36 h, 平均發病時間(9.6±8.9)h。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 女15例;年齡33~67歲, 平均年齡(44.1±7.9)歲;發病時間5~35 h, 平均發病時間(9.7±8.6)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觀察組 內鏡下予以組織膠注射聯合套扎術方案治療, 具體為:置入胃鏡至胃底位置, 尋找最佳靶靜脈注射部位, 然后通過三明治法, 即50%葡萄糖注射液-組織膠-50% 葡萄糖注射液, 先在提前確定的注射點注入2 ml左右50% 葡萄糖注射液, 然后快速注入2 ml左右的組織膠, 最后再次注入2 ml左右50% 葡萄糖注射液, 將針芯回退, 用注射針管對穿刺點進行局部壓迫, 去除注射后觀察穿刺點是否有出血, 如果有血流出, 可在周圍位置再次給予組織膠注入。注射完組織膠后將內鏡退到食管腔, 通過胃鏡密切觀察食管的靜脈, 然后在賁門上約2 cm位置的靜脈做負壓吸引, 當視野完全呈現紅色時, 迅速將牽引鈕按照順時針的方向轉動360°, 當聽到“咔”的聲音時即說明套扎完成, 退內鏡再次觀察, 若發現一個深紫色靜脈球即提示成功套扎。通常每次套扎5個, 當需多處套扎時, 切忌在一個平面套扎, 減少靜脈球阻塞食管發生率。
  1. 2. 2 對照組 內鏡下予以組織膠注射聯合硬化劑方案治療, 其中組織膠注射操作同觀察組。在注射完組織膠后后退內鏡, 觀察曲張靜脈, 選取最佳位置給予聚桂醇10 ml注射, 每次注射1~3個點, 每次注射量<30 ml。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遠期再出血、并發癥以及死亡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發生遠期再出血10 例(23.81%)、并發癥 8 例(19.05%)、死亡9 例(21.43%), 觀察組患者發生遠期再出血2 例(4.76%)、并發癥1 例(2.38%)、死亡1 例(2.38%)。觀察組患者遠期再出血率、并發癥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3 討論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臨床發生率較高的急危重癥之一, 如果早期不能及時給予合理有效治療, 除了誘發各種并發癥發生外, 還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響[5, 6]。目前臨床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措施很多, 而伴隨內鏡診療技術的發展和進步, 內鏡逐步成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首選治療方案并得到各級醫療機構的普遍 認可。
  本研究分析內鏡下組織膠注射聯合硬化劑、組織膠注射聯合套扎術兩種治療方法的應用價值。選取84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雙盲、對照原則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內鏡下予以組織膠注射聯合硬化劑方案治療, 觀察組內鏡下予以組織膠注射聯合套扎術方案治療。結果顯示, 對照組患者發生遠期再出血10 例 (23.81%)、并發癥8 例(19.05%)、死亡9 例(21.43%), 觀察組患者發生遠期再出血2 例(4.76%)、并發癥1 例(2.38%)、死亡1 例(2.38%)。觀察組患者遠期再出血率、并發癥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綜上所述,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內鏡下予以組織膠注射聯合套扎術方案治療, 不僅提高了胃底靜脈曲張治療效果, 而且還可以減少遠期再出血率, 防止各種并發癥和不良事件的發生, 療效確切,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汪佩文, 姜海瓊, 吳堅炯. 內鏡套扎聯合組織粘合劑和硬化劑注射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療效分析. 實用肝臟病雜志, 2016, 19(3):349-351.
  [2] 楊志超, 楊德生. 內鏡下套扎術聯合硬化劑注射治療95 例食管靜脈曲張療效分析. 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2, 35(zl):131-132.
  [3] 文海, 張太坤, 陳文忠. 內鏡下組織膠注射聯合套扎術治療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臨床價值.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17, 9(5):111-114.
  [4] 王智慧, 鄺文超, 周海飛, 等. 內鏡下組織膠注射聯合套扎術治療食道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的療效觀察. 黑龍江醫學, 2017, 41(3):243-244.
  [5]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防治指南(2015). 中華胃腸內鏡電子雜志, 2015, 2(4):1-21.
  [6]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內鏡學分會.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防治指南.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6, 32(2):203-219.
  [收稿日期:2019-01-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67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