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老年糖尿病的血糖監控與護理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我國國民生活條件的改善,以及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老年糖尿病已經我國老年人群的多發病癥。根據調查,我國年齡超過60歲的老年人患病率已經能超過了11%,嚴重影響了我國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本文針對老年糖尿病的監護工作展開探討,分析了影響血糖監控的種種各因素,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進護理措施,對控制老年患者的血糖水平起到了一定的參考借鑒作用。
【關鍵詞】 老年糖尿病;監護方法;血糖水平;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197.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148-01
1 影響血糖控制水平的因素分析
1.1 行為和認知能力缺乏 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年患者的行為能力、認知能力都不斷的衰退,會直接影響到老年人對糖尿病的控制能力。不少老年人文化程度較低,本身就對血糖控制的知識了解較少,再加上記憶力和理解力的下降,更進一步削弱了該類人群控制血糖、合理服藥的自主能力,易出現混淆藥物名稱、劑量、服藥時間等情況,更有些老年患者麻痹大意,認為無異常癥狀而擅自停藥。此外,部分家庭缺乏對老年人監控血糖的關心與監督,不少老年患者也沒有具備自我監測血糖的能力,這也是導致血糖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
1.2 飲食控制效果差 飲食控制對于糖尿病患者至關重要,但不少老年患者沒有清晰判斷合理飲食標準的能力,經常出現碳水化合物過分限制或攝入不足的情況,這也導致了血糖水平波動較大;部分經濟實力較差的家庭無法為老年患者提供糖尿病飲食,只能食用普通飲食,也導致了血糖升高。
1.3 缺乏體育鍛煉 老年人群身體機能下降,往往懈于運動,而適當的鍛煉對于糖尿病的控制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可促進肝糖原及肌糖原分解,動員游離脂肪酸氧化;同時也很好的促進了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但我國老年人群普遍運動量不足,成為了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1.4 心理負擔過重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長期用藥控制,飲食也需要保持克制,這對于老年患者而言往往形成了較為嚴重的心理壓力,焦躁、抑郁、苦悶等情緒時常出現,認為生活失去了樂趣,而長期處于負面情緒中會明顯導致身體的應激反應,使得胰島素抵抗及糖皮質激素、胰升血糖素等分泌增加,從而需要付出更高的代價來控制血糖,形成了惡性循環。
1.5 不良生活習慣 飲水量過少和吸煙是影響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主要不良生活方式,飲水可起到內洗滌的作用,促進機體排出多余的糖和代謝產物。由于老年人的口渴中樞敏感性下降,對口渴刺激感覺不明顯,引起老年人飲水量減少,影響其血糖控制。吸煙是惡化糖代謝的重要因素之一,煙霧中的一氧化碳和尼古丁可導致血管痙攣、脂質代謝紊亂及血小板血液流變學異常等,從而影響血糖控制及加重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發生。
2 關于改進監護策略的建議
2.1 強化宣教工作,提高老年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水平 針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進行調查顯示,隨著糖尿病知曉率的提高,其血糖控制程度越好。因此,應當針對老年人的學習能力和接受特點展開宣教工作,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形象生動的圖片等方法使其了解糖尿病的危害,以及可采取的控制措施。同時也需要針對家屬展開血糖監護工作的教育,使其共同面對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2 飲食指導 老年人易出現低血糖的情況,因此在控制飲食方面較中青年患者需要適當寬松為宜,從而合理的減輕胰島β細胞受損程度??筛鶕颊叩哪挲g、身高、體重、和日?;顒訌姸葋砭C合評定每日需攝入的總熱量,并結合老年患者個體的生活習慣來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治療方案,其比例為每日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質≤15%,多食富含纖維素、維生素的食物和新鮮蔬菜,同時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以減緩血糖波動的幅度。
2.3 運動指導 運動治療也是糖尿病患者三大基礎治療之一,如老年糖尿病患者無心、肺等其他器官的嚴重并發癥,應每天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行為轉變理論認為糖尿病患者的運動行為改變是一個連續漸進的過程,可分為無意圖期、意圖期、準備期、行動期和維持期5個階段。因此,醫護人員應對處于不同運動行為改變期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以提高患者運動的積極性。
2.4 用藥指導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藥物治療至關重要,可有效阻止病情加重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由于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老年糖尿病患者居家用藥,因此實施居家藥物管理是行之有效的用藥護理措施。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糖尿病居家藥箱,可有效地提高用藥安全。糖尿病居家藥箱的結構為:上下分4層,每層內再分3個小格,外面4層從上往下分別用大字注明早、中、晚、睡前,并附貼相應的時間指示;每層里面小格子從外往內分別注明餐前、餐中、餐后。糖尿病居家藥箱設計結構與標志鮮明,可有效保證患者用藥安全。
2.5 血糖監測 血糖監測可為患者合理飲食、運動指導及調整用藥量等提供科學依據。對年齡大、血糖不穩定者,應加強血糖監測。動態血糖監測能精確調整患者的用藥量,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預防等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告知患者不必刻意減少食量或加大運動量,以保證結果客觀、真實。對家庭經濟緊張的患者,應指導正確使用快速血糖儀或尿糖試紙,并定期電話隨訪,監督患者居家監測血糖情況,同時提醒門診復查時間。
2.6 心理護理 近年來的醫學研究表明,不良情緒可明確作視為一種刺激源,引起內分泌紊亂,從而間接影響到患者的血糖波動。老年患者情緒自控能力下降,更易受到抑郁、焦躁等情緒的影響,從而導致血糖控制難度加大。因此,通過科學的宣教與開解,與家屬一起為患者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生活和治療環境,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其對治療方案的依從性,具有著重要的臨床作用。
3 結語
綜上所述,血糖控制水平的好壞,將關系到老年患者出現糖尿病并發癥的時期和概率,并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都構成直接的影響。因此,血糖控制工作必須受到足夠的重視,并需要結合多種影響因素來綜合考慮,因地制宜的制定最佳的治療與監護方案,在患者、醫護人員與家屬的共同參與和努力下才能很好的完成。
參考文獻
[1] 王志紅,詹林.老年護理學[M].2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1:148-150.
[2] 譚支佳,林淑芬,曹鈺芹,等. 南海城鄉結合地區居民糖尿病知識知曉率調查[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132-13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5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