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鎮痛麻醉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鎮痛麻醉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于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本院所收治患有病癥病患160例作為本次臨床觀察基本研究對象,以實際就診的順序為主,將該160例病患平均分成兩個小組,每個小組均80例病患。干預組實施右美托咪定注射輔助于硬膜外的麻醉路徑,常規組則為硬膜外常規麻醉路徑。分析兩組效果。結果:與常規組相比,干預組病患術后各個時間節點的VAS 指標評分,鎮痛效果指標評分,不良反應實際發生指標評分,均略占一定臨床優勢,鎮痛效果總有效率為97.50%(78/80),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1.25%(1/80),組間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性,x2=7.431,P<0.05。結論:對于接受硬膜外鎮痛麻醉的病患,實施右美托咪定注射輔助于硬膜外的麻醉路徑,能提升病患術后各個時間節點的VAS 效果,鎮痛效果極高,且不易發生不良發應,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運用。
【關鍵詞】 右美托咪定;硬膜外;鎮痛麻醉;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007-01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in epidural analgesia and anesthesia.Methods: From March 2016 to October 2018, 160 patients with disea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basic subjects of this clinical observation. The 16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 average, 8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dexmedetomidine injection as an adjunct to epidural anesthesia, while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epidural anesthesia. Th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routine group, the VAS index score, analgesic effect index score and the actual occurrence index scor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t each time point after operation all accounted for a certain clinical advantag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analgesic effect was 97.50% (78/80), and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1.25% (1/80).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x2 = 7.431,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receiving epidural analgesia and anesthesia, the application of dexmedetomidine injection assisted epidural anesthesia pathway can improve the VAS effect of patients at all time points after operation. The analgesic effect is very high, and adverse reactions are not easy to occur.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dexmedetomidine; epidural; analgesic anesthesia; application effect
為了分析針對硬膜外鎮痛麻醉,右美托咪定實際應用價值情況,本次臨床觀察實驗研究選取于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本院所收治患有病癥病患160例作為本次臨床觀察基本研究對象,針對一些病患實施硬膜外部的右美托咪定注射麻醉,以下為本次臨床觀察研究的結果:
1 一般基線資料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于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本院所收治患有病癥病患160例作為本次臨床觀察基本研究對象:干預組男病患為48例,女病患為32例,年齡區間為:24-57歲,平均的年齡即為:(25.09±3.98)歲;常規組中,男性病患50例,女病患30例。年齡區間為:25-60歲,平均年齡:(26.29±4.05)歲;本次入院病例研究均已經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病患與家屬已知情并同意本次試驗,均簽署知情的同意書。兩組病患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基本意義,具有著一定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兩組接受硬膜外麻醉病患,均在術前給予常規禁食禁飲處理、開放靜脈通道、正壓吸氧等,吸氧流量設定為2L/min,借助多功能的檢測儀器對病患脈搏、心電圖、血氧的飽和度、血壓、呼吸等各項的生命體征,實施有效地檢測。依據手術實際需求,擇選適當間隙實施穿刺,待成功后先給予一定實驗計量,之后再分次給藥。干預組,則在術前給予病患0.8ug/(kg·h)的右美托咪定負荷計量予以緩緩注入。而后,在取0.5ug/(kg·h)該劑量實施麻醉維持。常規組病患則輔助其它的鎮靜藥物,只注入等量的生理鹽水。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病患術后各個時間節點的VAS 指標評分情況。
?。?)對比兩組病患的鎮痛效果指標評分情況。
?。?)對比兩組病患不良反應實際發生指標評分情況。
1.4 納入及排除標準 基本納入標準:①兩組病患均與硬膜外部麻醉的指征相符合;②兩組病患生命體征均處于穩定狀態;③兩組病患均在臨床治療前期2個月之內并未糖皮質的激素、抗生素等用藥治療史;④兩組病患均為對麻醉藥物具有較強耐受性;基本排除標準:①排除患有重癥心、腎、肝各項器官疾病的病患;②排除孕期、哺乳期婦女及精神性障礙癥狀病患;③排除對本次臨床治療藥物有過敏史的病患。
1.5 療效的評定指標 術后各個時間節點的VAS (鎮痛情況)指標評分:評分越高低,則表明鎮痛情況越佳;有效:病患在經過麻醉后,意識與肢體均處于深度麻醉狀態,鎮痛評分為無痛感,視為有效;顯效:病患在經過麻醉后,意識與肢體均處于輕度麻醉狀態,偶有疼痛感,但不強烈,視為顯效;無效:病患在接受麻醉之后,意識與肢體狀態均處于正常狀態當中,鎮痛評分為重度疼痛視為無效。有效+顯效=總有效率(%);不良反應實際發生指標評分:發生率越低,則表明鎮痛安全性越高。
1.6 統計法 本次實驗所用系統軟件為專業的spss20.0統計學系統軟件。資料計數檢驗分析法為x2,計量資料檢驗計算法為t值檢驗法。若P<0.05,則組間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的差異性。
2 研究結果
2.1 兩組病患術后各個時間節點的VAS 指標評分情況 通過對兩組的數據做出對比足可表明,相對于常規組,干預組病患術后各個時間節點的VAS 指標評分,均略占一定臨床優勢,組間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性,P<0.05,詳如表1。
2.2 兩組病患的鎮痛效果指標評分情況 通過對兩組的數據做出的對比,足可表明相對于常規組,干預組病患的鎮痛效果指標評分,略占一定臨床優勢,組間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性,P<0.05,詳如表2。
2.3 兩組病患不良反應實際發生指標評分情況 通過對兩組的數據做出的對比,可以得出相比較常規組,干預組病患不良反應實際發生指標評分,略占一定臨床優勢,組間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性,P<0.05,詳見表3。
3 討論
對于接受骨科臨床手術治療的病患來說,硬膜外鎮痛麻醉屬于臨床手術最佳鎮痛麻醉方式[1]-[3]。右美托咪定,屬于新型高選擇性腎上腺素的受體性激動劑,可以借助激動脊髓與脊髓上部、外周,激動病患延髓積極腦橋上a2受體,有效降低病患機體應激反應的水平,具有著較強鎮痛麻醉作用,血流的動力學較為穩定,可減少麻醉藥物實際用量,且無呼吸的抑制,深受廣大臨床麻醉師及醫師所認可[4]-[5]。賴兵[6]等人為分析右美托咪定對于硬膜外鎮痛麻醉實際應用效果,擇選近兩年院內所接受硬膜外鎮痛麻醉臨床手術76 例病患,實施平均分成兩個研究小組,對照組實施常規麻醉,而觀察組則實施右美托咪定的聯合麻醉,比較分析兩組病患實際麻醉效果。經過研究后得出以下結果:該38例觀察組病患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僅為5.26%,相比對照組明顯較低,P<0.05;觀察組病患VAS 指標評分(34.58±6.54)mg、舒芬太尼的用量(2.84±1.09)分,相比較于對照組下降明顯,組間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性t=13.85,P<0.05。便得出了以下結論:對于硬膜外鎮痛麻醉,右美托咪定效果顯著,可減輕疼痛,且舒芬太尼實際用量極少,不良風險較低,應用價值較高。
為進一步驗證右美托咪定對于硬膜外鎮痛麻醉實際應用效果情況,本次臨床觀察實驗研究助于選取于近兩年本院所收治患有病癥病患160例為研究對象,將病患平分兩組,每組均80例。干預組實施右美托咪定注射輔助于硬膜外的麻醉路徑,常規組則為硬膜外常規麻醉路徑,通過研究可得出,相比硬膜外常規麻醉路徑,實施右美托咪定注射輔助于硬膜外的麻醉路徑一組病患鎮痛效果及不良反應各項指標評分均占據較大臨床優勢。
綜上所述,通過對以往臨床數據對比經驗的總結分析,同比本次臨床研究的數據結果,均能夠更加全面地、有效地論證右美托咪定對于硬膜外鎮痛麻醉處理具有可行性。雖然,通過本次綜合研究均可表明右美托咪定對于硬膜外鎮痛麻醉處理具有可行性。但是,倘若想采取右美托咪定對于硬膜外鎮痛麻醉處理前,還需麻醉師能夠結合每位病患個體的差異及對應麻醉藥物耐受程度,進行周密地考慮及評價分析,并制定出最佳的鎮痛麻醉處理方案,便于進一步提升鎮痛麻醉效果,凸顯硬膜外鎮痛麻醉處理中右美托咪定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歷彥斌. 右美托咪定在手術室硬膜外鎮痛麻醉中的應用效果[J]. 中外醫療, 2018,6(10):14.
[2] 劉茹. 右美托咪定輔助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 北方藥學, 2017,14(11):99-100.
[3] 唐西宏, 李霞, 王海東. 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自控鎮痛中的應用[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9(29):77-78.
[4] 周梅芳. 右美托咪定在臨床麻醉和鎮痛中的應用[J]. 世界臨床醫學, 2017, 11(7):113-114.
[5] 王波, 劉峰. 右美托咪定硬膜外麻醉效果及喚醒時間的研究[J]. 外科理論與實踐, 2017,4(02):56-59.
[6] 賴兵, 周健. 右美托咪定在手術室硬膜外鎮痛麻醉中的應用效果體會[J]. 醫藥衛生:文摘版, 2016,32(5):00036-0003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53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