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護理干預對預防新生兒皮膚抓傷和管道脫落的效果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觀察護理干預對預防新生兒皮膚抓傷和管道脫落的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64例新生兒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護理干預模式不同將所有新生兒分為對照組(32例:常規護理干預)與實驗組(32例: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新生兒干預效果。結果:實驗組新生兒干預后皮膚抓傷、管道脫落、輸液留置針脫落等不良事件發生率(25.02%)明顯低于對照組(6.26%),P<0.O5。實驗組新生兒家長對臨床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護理干預可直接影響新生兒皮膚抓傷、管道脫落、輸液留置針脫落等不良事件的發生,綜合護理干預對新生兒不良事件發生率干預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
  【關鍵詞】護理干預;預防;新生兒;皮膚抓傷;管道脫落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1
  新生兒住院期間需長期留置靜脈針輸液或接受吸氧等護理操作,由于新生兒自主意識差,可不自主抓傷皮膚、甚至導致導管脫落,從而增加醫護醫護人員工作量,致使新生兒各項生命指征劇烈波動[1]。本次研究比較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32例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的新生兒與32例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新生兒不良事件發生情況以及臨床護理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會及新生兒家屬同意,參與本次研究的新生兒均需靜脈留置針輸液、經口留置胃管、鼻導管輸氧,實驗組32例新生兒中男(18例)女(14例)比例為9:7,新生兒胎齡在37~41周,平均胎齡為(39.12±1.12)周,平均出生體重為(1230.45±60.12)g。對照組32例新生兒中男(17例)女(15例)比例為17:15,新生兒胎齡在36~41周,平均胎齡為(39.08±1.14)周,平均出生體重為(1230.41±60.15)g。兩組新生兒在胎齡、性別、出生體重等方面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新生兒均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在靜脈留置針輸液、經口留置胃管、鼻導管輸氧等護理操作后使用3M透明敷料對穿刺部位進行固定,其中對于經口留置胃管的新生兒,醫用膠布貼應交叉貼于新生兒胃管后下頜部位;對于鼻導管輸氧新生兒應將醫用膠布交叉貼于鼻導管前段新生兒嘴唇上,并在用一條醫用膠布將鼻導管固定在新生兒臉頰上。
  1.2.2 實驗組新生兒給予綜合護理干預:(1)完善臨床護理制度,定期組織護理人員行臨床培訓,促使醫護人員了解新生兒皮膚抓傷、管道脫落發生原因,以及新生兒抓傷、管道脫落等不良事件對新生兒的影響,從而增加醫護人員工作責任感;實施24小時陪護制度,護理人員定期檢查新生兒各項臨床癥狀以及不良事件發生情況。(2)具體護理操作:①對于留置針輸液新生兒,護理人員為降低留置針脫落可選擇頭皮靜脈穿刺、腋靜脈穿刺。②護理人員向新生兒掌中填塞棉球,幫助新生兒修剪指甲。除此之外,使用無菌紗布對新生兒手掌進行包裹,從而降低新生兒皮膚抓傷。③對于鼻導管輸氧新生兒,為避免鼻導管脫落可使用蝶翼式將鼻導管固定在新生兒臉部,并于患者面部適量涂抹石蠟以潤滑、保護新生兒皮膚。④對于留置胃管新生兒,應使用透明敷料對胃管進行固定,透明敷料應緊貼新生兒鼻孔旁。
  1.3 觀察指標 (1)觀察比較兩組新生兒干預后皮膚抓傷、管道脫落、輸液留置針脫落等不良事件發生情況。(2)觀察比較兩組新生兒家長對臨床護理滿意度,新生兒出院時護理人員口頭詢問新生兒家長對臨床護理滿意度,滿意度滿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兒家長對臨床護理滿意程度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選擇SPSS21.0統計軟件包,各計量數據以()的形式表示,統計學方法采用兩樣本均數間t 檢驗,各計量數據以(%)的形式表示,統計學方法采用兩樣本百分數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比較兩組新生兒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共有8例新生兒發生不良事件,對照組共有2例新生兒發生不良事件,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
  2.2 觀察比較兩組患兒家長對臨床護理滿意度評分,具體情況如下:實驗組患兒家長對臨床護理滿意度評分為74.34±1.34,對照組患兒家長對臨床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5.45±2.32,實驗組患兒對臨床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少于對照組,經T驗證等于10.871,P<0.05。
  3 討論
  新生兒皮膚抓傷可增加新生兒皮膚感染發生率,對此,對新生兒實施雙手約束,限制新生兒四肢活動就顯得十分重要[2]。新生兒常規護理一般對新生兒進行鳥巢式包裹,但是由于未對新生兒四肢進行固定和約束,新生兒會將包裹踢開,從而削弱包括對新生兒軀體的約束能力,同時促使新生兒出現躁動、憤怒反應,進一步促使新生兒肢體大幅度運動,促使新生兒相關導管出現移位、脫落,從而增加新生兒住院危險性和醫患矛盾發生率[3]。綜合護理干預與常規護理相比,僅對新生兒手部進行包裹,使用純棉布包括新生兒雙手在降低皮膚抓傷的同時可降低新生兒交叉感染發生率及醫患矛盾發生率,對給予吸氧以及胃管置管的新生兒應對相關導管使用蝶型狀固定,以防止導管脫落[4]。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的新生兒住院期間不良事件發生率低,對臨床護理滿意度評分高。
  綜上所述,綜合性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新生兒皮膚抓傷及管道脫落,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周秀娟.進行優質護理干預對預防新生兒皮膚抓傷及管道脫落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5,12(16):82-83.
  俞月梅.護理干預對預防新生兒皮膚抓傷和管道脫落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21(55):223-223.
  湯媛.護理干預在預防新生兒皮膚抓傷和管道脫落中的效果[J].中國鄉村醫藥,2016,23(12):99.
  黃春菊.護理干預對預防新生兒皮膚抓傷和管道脫落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180-18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411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