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護理干預對新生兒吸入性肺炎患兒的護理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護理干預對新生兒吸入性肺炎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選取2016年7月——2019年3月來我院新生兒吸入性肺炎患兒62例,對其進行追蹤護理干預,采取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等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對比分析干預前后2周內咳嗽發作次數。結果:干預后2周內全組患兒咳嗽發作次數較干預前明顯減少,前后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結論:新生兒吸入性肺炎病情復雜多變,難以預測,發病無規律,護理人員的護理也是一種輔助治療手段,實施正確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患兒疾病的康復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追蹤護理干預;新生兒吸入性肺炎;咳嗽發作次數
新生兒吸入性肺炎是指新生兒在分娩過程中或出生后經呼吸道吸入異物(常見為羊水、胎糞、乳汁)引起的肺部炎癥[1],常發生于圍生期胎兒宮內窘迫或發生過窒息的新生兒,為新生兒早期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吸入性肺炎按病因可分為羊水吸入、胎糞吸入和乳汁分泌物吸入三種,其中胎糞吸入性肺炎病情最為嚴重,正確有效的護理是搶救本病的重要環節。新生兒吸入性肺炎近年來發病呈上升趨勢,由于新生兒免疫力差,且不能主動配合治療,要想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臨床護理非常關鍵。為了更好控制吸入性肺炎給新生兒帶來的不利影響,我院近幾年期間追蹤護理干預新生兒吸入性肺炎患兒62例,取得預期的臨床效果,對患兒的發作次數影響顯著,現將有關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臨床資料
本組共選取2016年7月——2019年3月期間我院住院確診的新生兒吸入性肺炎患兒共62例,其中男孩35例,女孩27例;其中胎齡<37周26例,≥37周36例;出生體質量<2500g29例,≥2500g33例;出生時或出生后發病27例,出生后發病35例?;純壕闲律鷥何胄苑窝椎脑\斷標準,其中羊水吸入性肺炎30例,胎糞吸入性肺炎13例,乳汁吸入性肺炎19例。
1.2 護理干預方法
本研究對吸入性肺炎患兒采取的護理干預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對干預組患兒家長進行吸入性肺炎及其基本知識教育,內容包括:吸入性肺炎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常規治療方案。②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選擇型號合適的吸痰管。護理人員動作應輕柔,以避免損傷呼吸道粘膜。呼吸道分泌物粘稠者和胎糞吸入患兒,每天霧化吸入3~4次。在患兒安靜、進食后1 h進行,霧化后叩背吸痰,多更換體位,促進分泌物的排出。③建立靜脈通道:采用靜脈留置針、注射泵給藥,既方便又避免因輸液過快造成心力衰竭,還可減輕對患兒的刺激,保證各種藥物定時應用,達到最佳療效。給藥過程中觀察穿刺部位有無紅腫、藥物外滲,發現異常及時處理,留置針使用時間3-4 d,需及時更換,避免靜脈炎的發生;④適當的心理護理:研究表明,患兒的病情對患兒家屬的心理影響極大,護理人員對患兒家屬開展正確有效的心理護理非常重要[2],護理人員應指導患兒家屬不要過分擔心患兒病情,使家長情緒平穩,并講明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對照組患者給予病情觀察、改善缺氧、保暖等常規護理措施。記錄觀察干預前后1周內吸入性肺炎咳嗽發作次數的變化情況。
1. 3統計分析方法
應用SAS6.12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整理與分析,定量資料用()表示,并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
2結果
干預后對全組患兒進行隨訪觀察,統計學結果顯示患兒干預前后2周內咳嗽發作情況比較,干預后2周內患兒發作次數較干預前明顯減少,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新生兒吸入性肺炎是新生兒早期常見病之一,如不及時治療后果不堪設想,嚴重威脅著新生兒的健康。吸入性肺炎的發病特點為病情變化快,病情危重,可造成患兒父母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純旱牟∏閷覍俚男睦碛绊憳O大,新生兒病房不用家屬陪護,家長不放心,所以臨床醫護人員要以患兒為中心,以患兒為第一,向家屬詳細講解各個方面,讓家屬放心。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是本病護理的重要環節,由于工作人員具備豐富的醫學理論知識,臨床經驗和高度的責任心,熟練地操作技能,輕柔操作,本組患兒通過反復霧化吸入、翻身、叩擊背部及吸痰等治療護理,均獲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新生兒吸入性肺炎治療主要以吸入治療為主,控制咳嗽發作,減少復發的護理對新生兒來說尤為重要[3]。
本研究對62例吸入性肺炎患兒采取密切追蹤護理干預,統計學結果顯示干預后1周內患兒咳嗽發作次數較干預前明顯減少,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我們認為干預效果的取得與下列因素密切相關:① 護士的責任心增強:吸入性肺炎不同于一般肺炎,患兒家屬對吸入性肺炎相關知識了解甚少,缺乏對患兒病情的了解及陪護經驗,而責任護理密切跟蹤觀察和護理能及時發現患兒的病情變化,及時根據患兒的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利于病情的穩定[4];②健康教育:干預期間進行的健康教育與發放的《吸入性肺炎防治常識》手冊能使患兒及其家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吸入性肺炎有關知識,影響疾病的因素,使患兒及家屬了解吸入性肺炎治療規律用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消除了患兒及其家屬的心理壓力;③適當的心理干預:心理干預意義非常重大,護理人員適當的心理干預護理能明顯提高患兒家長的焦慮情緒,改善其心理狀態,這在治療肺炎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5]。
綜上所述,新生兒吸入性肺炎發病無規律,病情變化快,臨床護理入員應細致觀察、考慮周到、認真負責,對患兒及其家屬態度和藹可親、耐心體貼,才能及時減輕患兒痛苦,提高治愈率。護理人員的護理對新生兒吸入性肺炎也是一種輔助治療手段,實施正確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患兒疾病的康復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廣云,楊坤.新生兒吸入性肺炎的護理[R].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18(4):468.
[2]顧旭芳,邵華芳.新生兒窒息與多發臟器損傷的臨床觀察和護理[J].中國基層醫藥,2014,1l:508.
[3]勞美瓊.高危新生兒家屬心理需求的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16,16(11):643.
[4]金正花,魏麗,蔡淑芬.小兒喘憋性肺炎忠兒的治療與護理[J].中國醫藥導報,2017,4(32):5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8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