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  > 中國論文網 > 
  • 醫學論文  > 
  • 觀察分析腹腔鏡下子宮血管阻斷術聯合子宮肌瘤剔除術對子宮和卵巢血流的影響

觀察分析腹腔鏡下子宮血管阻斷術聯合子宮肌瘤剔除術對子宮和卵巢血流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討腹腔鏡下子宮血管阻斷術聯合子宮肌瘤剔除術在子宮肌瘤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我院40例子宮肌瘤的患者,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觀察組采取腹腔鏡下子宮血管阻斷術聯合子宮肌瘤剔除術措施,對照組采取子宮肌瘤剔除術措施。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100%)顯著高于對照組(95%),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腹腔鏡下子宮血管阻斷術聯合子宮肌瘤剔除術運用于子宮肌瘤治療工作中,充分滿足子宮肌瘤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療效,可幫助子宮肌瘤患者治療及恢復,對臨床癥狀和預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效果顯著,治療滿意度高,值得臨床推廣與運用。
  【關鍵詞】腹腔鏡下子宮血管阻斷術;子宮肌瘤剔除術;子宮肌瘤
  【中圖分類號】R73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01
  子宮肌瘤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發病率較高的女性良性腫瘤疾病之一,但若治療不及時,也有發生惡性病變的危險,嚴重威脅患者生命[1]。本文就腹腔鏡下子宮血管阻斷術聯合子宮肌瘤剔除術在子宮肌瘤患者治療中的應用的相關情況進行介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間收治的子宮肌瘤的患者40例。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將所有子宮肌瘤的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觀察組中,男4例,女16例;年齡39-71歲,平均(46.9±6.2)歲。對照組中,男4例,女16例;年齡37-73歲,平均(47.3±6.5)歲。兩組子宮肌瘤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情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子宮肌瘤剔除術措施。。全部患者均全身麻醉。臍上緣行1cm切口,穿刺建立CO2氣腹(15kPa)。應用“七點選擇法”TroCar穿刺:常規穿刺選擇臍輪、右下腹、左下腹及恥骨聯合上3cm處。對于大徑線子宮肌瘤患者,將第1穿刺點移至臍上腹中線,兩側操作孔也相應上移,保證穿刺點與瘤體上緣的距離不短于10cm,以減少對操作視野的影響。前壁和后壁肌瘤選擇自右下向左上的斜行切口,宮底部肌瘤選擇橫行切口。使用組織分離剝離器,快速剝出肌瘤,解剖營養血管。使用雙極電凝或超聲刀技術處理肌瘤包膜營養血管,采用套扎線套扎處理肌瘤基底部血管。單層連續縫合子宮漿肌層以縫合創面。
  觀察組采取腹腔鏡下子宮血管阻斷術聯合子宮肌瘤剔除術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同時行腹腔鏡子宮動脈阻斷術。于圓韌帶-卵巢漏斗韌帶之間切開腹膜橋,切口長度3-5cm,分離暴露局部解剖結構,于骨盆入口處解剖輸尿管和髂內動脈,其前外測為髂外動脈和髂外靜脈,向遠端解剖輸尿管至宮頸旁,解剖暴露髂內動脈主要分支,于髂內動脈臟支(前支)解剖分離出臍動脈、子宮動脈及膀胱動脈,向宮頸方向游離子宮3cm左右,可見從其下方穿行而過的輸尿管,正常子宮動脈直徑約2-3mm,近宮頸旁段扭曲前行。于子宮動脈起點2-3cm處閉合阻斷血流,可采用等離子雙極內窺鏡系統(又稱PK刀)、雙極電凝或鈦夾阻斷,本研究多采用PK刀。于圓韌帶輸卵管三角區解剖暴露子宮-卵巢交通支血管,PK刀或雙極電凝閉合血管。子宮血流阻斷后子宮顏色呈漿紫色,質地變軟,即“休克”狀態。
  采取SPSS11.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采用子宮肌瘤剔除術和腹腔鏡下子宮血管阻斷術聯合子宮肌瘤剔除術措施后兩組子宮肌瘤的患者恢復情況,觀察組20例中,對于腹腔鏡下子宮血管阻斷術聯合子宮肌瘤剔除術措施后的效果,無效0例,有效20例,治療有效率100%;對照組20例中,無效1例,有效19例,治療有效率95%。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差異較大,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良性腫瘤之一,發病率較高。有研究顯示,子宮肌瘤發病率已超過20%,在全部婦科良性腫瘤中約占51.78%。目前,可保留子宮的子宮肌瘤手術治療方法包括開腹子宮肌瘤剔除術、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和子宮動脈阻斷術。然而,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有一定的局限性,適用于直徑小于8cm且數量少于2個的肌瘤,不適用于多發性肌瘤、特殊部位肌瘤(如大徑線肌壁間肌瘤、宮頸肌瘤),原因在于腹腔鏡下的視野和可操作空間范圍有限,且多發性肌瘤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出血較多,止血困難。近年來微創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子宮肌瘤的治療,例如經陰道手術和腹腔鏡手術等[2]。腹腔鏡手術能有效保留子宮,具有切口小、創傷明顯減輕、術后恢復快等優點,已逐漸成為臨床常用手術方法之一。但腹腔鏡手術對患者子宮、卵巢等的影響研究報道較少[3]。目前,可保留子宮的子宮肌瘤手術治療方法包括開腹子宮肌瘤剔除術、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和子宮動脈阻斷術。在腹腔鏡直視下操作,更準確可靠,阻斷后不會復通,術后并發癥少,且患者住院時間短。腹腔鏡下子宮動脈阻斷術具有微創、保留子宮等優點,能夠減少對盆腔臟器造成的損傷,因此對于保留患者生育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但部分患者應用腹腔鏡下子宮動脈阻斷術后,仍有可能出現肌瘤復發,也存在術中出血量大等問題。然而,腹腔鏡下子宮動脈阻斷聯合子宮肌瘤剔除術對于子宮和卵巢功能是否造成影響尚不明確。因此,本研究通過分析腹腔鏡下子宮動脈阻斷聯合子宮肌瘤剔除術對子宮和卵巢血流的影響,初步探討了其對子宮和卵巢的影響。
  綜上所述,治療人員在對子宮肌瘤的患者治療時采用腹腔鏡下子宮血管阻斷術聯合子宮肌瘤剔除術措施獲得良好效果,可有效改善子宮肌瘤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子宮肌瘤的患者對臨床治療服務的滿意度,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呂秀寧,張玲玲.腹腔鏡下子宮動脈阻斷輔助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1):84-86.
  殷小燕,贠艷麗,李淑秀,等.腹腔鏡子宮切除術對患者卵巢血流動力學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12(1):96-9898.
  周玉珍,束長珍,黃琴芬.腹腔鏡下子宮血管阻斷術聯合子宮肌瘤剔除術對子宮和卵巢血流的影響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6):2249-225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412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