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治療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社區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效果。 方法 抽取該社區醫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并根據治療方法劃分組別,將降糖基礎上單用氨氯地平的39例作為對照組,聯合替米沙坦治療的另41例作為研究組,對比兩組治療療效。 結果 治療后,研究組血壓、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采用氨氯地平聯合替米沙坦治療社區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療效顯著,能夠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壓,可推廣。
[關鍵詞] 社區;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治療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3(b)-0188-02
心血管疾病是發病率、致殘率、致死率均較高的乙組慢性疾病,且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顯著上升,不僅影響到患者身心的健康,而且還給患者家庭、社會帶來了嚴重的負擔。動脈硬化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基礎,而糖尿病、高血壓又是公認的引發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兩種疾病又極易并存,從而加重動脈硬化的發生幾率。該文主要研究社區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效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數字隨機法的方式抽取該社區醫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并根據治療方法劃分組別,將降糖基礎上單用氨氯地平的39例作為對照組,該組男、女患者分別為25例、14例,年齡在61~83歲之間,均值(66.42±1.52)歲;病程4~19年,均值(9.56±1.52)年。聯合替米沙坦治療的另41例作為研究組,該組男、女患者分別為26例、15例,年齡在62~84歲之間,均值(66.13±2.41)歲;病程4~18年,均值(9.67±1.47)年。對比兩組各項臨床資料,其結果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深入研究。
1.2 納入、剔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該次所選研究對象均符合相關疾病診斷標準,且經頸動脈血管超聲診斷顯示有頸動脈斑塊;研究均經患者及家屬的知情同意,患者臨床資料完整、能夠積極配合治療。
1.2.2 排除標準 該次所選研究對象均排除藥物過敏病史或禁忌證者,排除繼發性高血壓者,排除有免疫缺陷或伴有血液系統疾病者,排除惡性腫瘤者,排除伴有心肝腎等功能障礙者,排除慢性長期感染或高熱者。
1.3 效果評定
?、儆^察并記錄兩組治療前、治療后患者血壓(舒張壓、收縮壓)和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②對兩組治療療效進行評定,其中:治療后患者舒張壓下降程度在20 mmHg以上即為顯效;治療后患者舒張壓下降程度在10~19 mmHg之間為有效;未達上述標準為無效;總有效=顯效+有效[1]。
1.4 統計方法
將該研究所收集的數據錄入到SPSS 19.0統計學軟件中,并對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代表,分別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血壓水平
兩組治療前的舒張壓、收縮壓對比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各血壓水平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且研究組治療后的各血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血糖水平
兩組治療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各血糖水平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且研究組各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對比兩組hs-CRP水平
治療前,研究組血清hs-CRP水平(7.69±1.25)mg/L、對照組hs-CRP(7.63±1.58)mg/L,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血清hs-CRP水平(3.26±0.51)mg/L、對照組hs-CRP(4.97±0.53)mg/L,較治療前,兩組治療后的血清hs-CRP水平顯著降低(P<0.05);而研究組血清hs-CR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4 對比兩組治療療效
治療后,研究組顯效、有效、無效分別為23例、15例、3例,總有效率92.68%;對照組分別為15例、13例、11例,總有效率71.79%;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5 對比兩組不良反應
治療后,研究組出現眩暈1例、水腫1例、咳嗽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7.32%;對照組出現眩暈1例、水腫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5.13%;組間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高血壓、糖尿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且隨著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的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使得該病的患病率顯著增高;而由于高血壓、糖尿病的病因病機、互相影響和危害等方面有相同的特征,因此,兩病極易合并發生。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中,糖尿病的發生率明顯超出血壓正常者,其中,約45%的高血壓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心血管不良件事件發生幾率較單一疾病更高,且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對心血管的危害也是正常人的4~8倍[2]。 藥物是臨床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主要手段,氨氯地平是臨床較為常用的鈣離子拮抗劑,該藥不僅能夠有效松弛患者機體動脈壁的平滑肌,進而降低外周的阻力;而且還能夠有效阻滯心臟與血管平滑肌細胞外的鈣離子,進而發揮抗動脈粥樣硬化、加速一氧化碳釋放等功效,最終控制患者血壓。此外,氨氯地平的該藥的達峰時間為6~12 h,半衰期達35~50 h,因此,能夠持久地阻滯血管平滑肌細胞鈣通道,將其用于老年患者治療中,能夠有效控制患者晨峰血壓以及血壓的變異性,進而增加患者機體的耐受性以及心血管保護作用[3]。替米沙坦屬于特異性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該藥達峰的時間約為0.5~1 h,血漿的半衰期長達24 h,將其用于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治療中,能夠有效阻斷ATⅠ受體,進而控制患者血壓的變異性,最終發揮控制血壓的目的[4]。該次研究中,聯合采用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治療的研究組,其治療后的各血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各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與蔡磊[5]研究中這一結果基本一致;證實,氨氯地平與替米沙坦的聯合運用,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兩藥的協同功效,進而最大限度控制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壓、血糖。
Hs-CRP是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是臨床較為常用的一種高度敏感的炎癥指標;其可通過抑制一氧化氮、損傷血管內皮功能等生成擴血管物質,進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發生。該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血清hs-CR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且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與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證實,氨氯地平與替米沙坦聯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能夠有效抑制炎癥反應,進而延緩病情進展、提升治療的療效;該次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表明,聯合治療后的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采用氨氯地平聯合替米沙坦治療社區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療效顯著,能夠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壓,抑制炎癥反應,且安全性較好,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舒耀鵬.厄貝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社區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8(17):174-175.
[2] 李紅洲.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治療社區老年原發性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25):27-29.
[3] 曾遠志.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社區老年原發性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22):52-53.
[4] 吳軍.氨氯地平聯合替米沙坦與單用氨氯地平治療輕中度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療效對比[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6,14(4):431-433.
[5] 蔡磊.探討纈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療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血糖水平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7):110-111.
?。ㄊ崭迦掌冢?019-01-27)
[作者簡介] 張文奎(1967-),男,山東沂水人,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臨床醫學內科、老年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481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