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床治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析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收治的3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作為觀察組(干預治療),選取30名同期體檢健康孕婦作為對照組(未實施干預),比較兩組孕婦的胎兒早產率、胎兒并發癥發生幾率、孕婦剖宮產率、孕婦并發癥發生幾率。結果 觀察組孕婦胎兒早產率20.0%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302,P<0.05);兩組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幾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14,P>0.05);兩組孕婦的并發癥發生幾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825,P>0.05);觀察組孕婦剖宮產率70.0%高于對照組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628,P<0.05)。結論 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床治療效果良好,改善孕婦血糖狀況,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妊娠;糖尿病;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3(b)-0014-02
妊娠期糖尿?。℅DM)指的是孕婦妊娠期前無糖尿病史、糖代謝無異?;虼嬖跐撛谛蕴悄土克ネ耍焉飼r發生糖尿病的情況。而妊娠期前已經具有糖尿病史的孕婦,臨床將其稱為糖尿病合并妊娠。臨床數據顯示,超過80%的糖尿病孕婦屬于妊娠期糖尿病,僅有不到20%的孕婦屬于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婦。該病癥可導致新生兒具有低血糖表現,增加臨床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生可能性[1]。為進一步探析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的臨床治療效果,該文選取該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收治的3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以及30名同期體檢的健康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該院收治的3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作為觀察組,抽取同期來該院體檢的健康妊娠者30名作為對照組,其中對照組:年齡22~40歲,平均(30.25±3.07)歲,孕周34~40周,平均(37.69±0.28)周,初產婦19例,經產婦11例;觀察組:年齡23~39歲,平均(30.38±3.22)歲,孕周35~41周,平均(38.02±0.17)周,初產婦20例,經產婦1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22例,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婦8例。納入標準:均符合妊娠期前,孕婦具有糖尿病史及世界衛生組織(WHO)關于糖尿病的診斷標準,血糖為≥11.1mmol/L;排除標準:均排除存在嚴重傳染疾病及精神疾病者。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具體包括:①視孕婦個人身體情況,按照內科治療準則、產科運動原則,制定合理化、科學化、個性化運動方案。②相關文獻指出,糖尿病治療手段中,飲食治療為根本性措施。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的進食原則包括以下3個方面:進食總量可維持機體血糖含量正常,規避高血糖發生;必須滿足孕婦以及腹中胎兒的營養需求、熱量需求;飲食攝入保證胎兒所需充足,不影響胎兒正常發育,不發生饑餓性酮癥。臨床護理人員可測量孕婦基本身體指征,了解孕婦血糖值、身高體重值,根據相關信息,計算孕婦所需攝入量,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保障孕婦及胎兒發育安全性。對孕婦碳水化合物的進食實行嚴格把控,健康科學的配備比例為:脂肪攝入量25%~31%,碳水化合物攝入量45%~55%,蛋白質攝入量25%~30%。促進合理飲食,增強機體抗病毒能力。護理人員需加強孕婦維生素、鐵、鈣等微量元素的補充,保持體內各元素平衡。通過實施少食多餐的進食方法,促進孕婦身體營養吸收,規避進食超量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減輕孕婦身體負擔。實施飲食治療后,5 d內測量孕婦當天0時血糖、餐前30 min血糖、餐后2 h血糖、24 h血糖,檢測孕婦尿酮體,分析孕婦尿酮體檢測結果,若該結果顯示為陽性,應及時尋找原治療方案不當之處,提出改進措施,有效調整飲食計劃。③當以上兩種治療方法效果不明顯時,孕婦血糖難以降低,血糖量超出正常范圍,造成的后果同時危及孕婦與胎兒,因此,藥物治療必不可少。由于孕婦的生理特殊性,降糖藥物的服用可引發胎兒畸形、胎兒低血糖,因此,無法通過降糖藥物進行藥物治療。個體對胰島素的敏感程度不一,孕婦首次注射時,可選用最低劑量,進行靜脈滴注。觀察分析孕婦的臨床表現,測量孕婦的血糖值,若孕婦發生血糖含量異常情況,應及時調整用藥劑量,避免其他意外事件發生[2]。
1.3 觀察指標
分析比較兩組孕婦胎兒早產率、新生兒并發癥發生幾率、孕婦剖宮產率、孕婦并發癥發生幾率。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計算分析,相關數據用(例,百分比)來表示計數資料,用(x±s)來表示計量資料,小組之間比較進行χ2檢驗、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孕婦的胎兒早產率、并發癥發生幾率比較
觀察組孕婦胎兒早產率20.0%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幾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孕婦的剖宮產率、并發癥發生幾率比較
觀察組孕婦剖宮產率70.0%顯著高于對照組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孕婦的并發癥發生幾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一種臨床常見妊娠期并發癥,對孕婦、胎兒、新生兒的影響較大。相關研究認為,妊娠合并糖尿病可對孕婦造成極大影響,如:孕婦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的幾率比健康妊娠者高出2~4倍[3];孕婦羊水量異常發生率比健康妊娠者高出10倍;孕婦血糖過高可能造成胎兒發育畸形,嚴重時可能出現死亡[4]。調查數據顯示,該病癥導致畸形兒發生率是健康妊娠者的7~10倍,巨大兒發生率是25%~42%。孕婦常表現為超重或肥胖,妊娠期多食多飲多尿,外因細菌感染不斷發作,羊水過多、巨大兒發生率較高。因此,對該病癥的治療護理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5]。
該研究中,觀察組孕婦胎兒早產率20.0%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幾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孕婦的并發癥發生幾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孕婦剖宮產率70.0%,對照組40.0%,這與陳瑜[6]的研究中,治療組剖宮產率70.3%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降低胎兒并發癥發生幾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晨,楊慧霞. 妊娠合并糖尿病診治研究進展[J]. 中國全科醫學,2016,19(32):3909-3913.
[2] 陳海霞,李兆生,盧澄鈺,等. 妊娠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12例臨床分析[J]. 實用婦產科雜志,2017,33(2):148-153.
[3] 余昕烊,漆洪波. 加拿大婦產科學會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床指南(2016)要點解讀[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7, 33(4):377-382.
[4] 許永良,徐力,朱凱. 中西醫結合治療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床效果分析[J]. 中華中醫藥學刊,2016,34(5):1253-1256.
[5] 徐金江. 中西醫結合治療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床作用[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0):135-136.
[6] 陳瑜. 中西醫結合治療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8,34(6):669-670.
(收稿日期:2018-12-25)
[作者簡介] 李文春(1979-),男,山東鄄城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內分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482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