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輸液患兒采用臨床健康教育路徑的效果評價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急診輸液患兒采用臨床健康教育路徑的效果評價。方法 該院急診輸液中心于2017年2月開展健康教育護理路徑干預,方便選擇2017年2—12月間急診輸液患兒共509例,納入觀察組;納入實施前(2016年3月—2017年1月間)急診輸液患兒共511例,納入常規組,評價兩組患兒輸液問題發生情況、護患糾紛發生率、家屬滿意度及健康知識掌握度評分。 結果 觀察組患兒輸液問題發生率35例(6.88%),低于常規組92例(18.00%)(χ2=5.676,P<0.05);觀察組護患糾紛發生率27例(5.30%),低于常規組71例(13.89%)(χ2=4.253,P<0.05)。觀察組家屬對護理服務主訴滿意度489例(96.07%),高于常規組413例(80.82%)(χ2=11.378,P<0.05)。觀察組家屬對健康知識掌握評分均高于常規組(t=97.135、120.009、147.493、134.445,P<0.05)。結論 采用健康教育路徑干預可有效降低護患糾紛發生率、輸液問題發生率,提高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識掌握度。
[關鍵詞] 輸液;健康教育;臨床路徑;急診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4(a)-015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health education pathways in children with emergency infusion. Methods The emergency infusion center of our hospital carried out the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February 2017. A total of 509 children with emergency infusion from Febr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nd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from March 2016 to January 2017, children with emergency infusion were included. 511 cases were included in the routine group to evaluate the incidence of infusion problems, the incidence of nurses and patients, family satisfaction and health knowledge mastery score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infusion proble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5 cases (6.88%),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92(18.00%)(χ2=5.676, P<0.05). The incidence of nurses 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7 cases (5.30%)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group of 71 cases (13.89%)(χ2=4.253, P<0.05).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atisfied with 489 cases (96.07%) of the nursing service complaints,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routine group 413 cases (80.82%)(χ2=11.378, P<0.05).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scores on health knowledge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97.135, 120.009, 147.493, 134.445, P<0.05).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pathway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es and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infusion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care providers and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Infusion; Health education; Clinical pathway; Emergency department
靜脈輸液是臨床基礎護理操作,作為直接給藥途徑,具有見效快的應用優勢,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1]。急診作為醫院重要窗口科室,每日收治疾病種類繁多、科室人流量大,輸液是急診最常見的治療措施[2]。文章選擇2017年2—12月間急診輸液患兒共509例,分析開展健康教育護理路徑干預效果,健康教育是護士針對服務對象及其家屬提供身心、文化、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教育,通過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遵醫意識,促使患者自發的進行有利于健康的相關行為,積極降低治療過程中的風險因素[3],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擇2017年2月—2017年12月間急診輸液患兒共509例,納入觀察組,包括男315例、女194例,年齡在4~10歲,平均為(7.2±1.0)歲,疾病類型: 上呼吸道感染187例、發熱待查150例、腹瀉104例、其他68例;患兒輸液天數在3~7 d,平均為(5.1±0.8)d,每日輸液量在100~600 mL,平均為(341.6±55.2)mL。納入實施前(2016年3月—2017年1月間)急診輸液患兒共511例,納入常規組,包括男323例、女188例,年齡在3~10歲,平均為(7.6±0.9)歲,疾病類型: 上呼吸道感染190例、發熱待查148例、腹瀉103例、其他70例;患兒輸液天數在3~7 d,平均為(5.5±0.7)d,每日輸液量在100~600 mL,平均為(350.6±53.2)mL。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納入兩組患兒家屬,觀察組家屬509例、常規組家屬511例。
入組標準:研究取得所有患兒家屬同意后實施;患兒精神正常、愿意合作;患兒肢體運動感覺功能均正常;患兒語言表達功能正常。
排除標準:需排除有特殊輸液要求患兒;排除意識不清患兒;排除轉入住院部繼續治療的患兒。
1.2 方法
觀察組:①護士長帶領全體小組護士就過往2年內急診輸液投訴事件進行整理分析,查看對應日期的輸液護理記錄,分析當日護理診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評估輸液問題發生可能引起的后果。護士查閱相關文獻、多渠道收集循證依據,在循證支持基礎下制定急診護理臨床路徑,具體如下:急診輸液中心成立健康教育路徑小組,組員由護士長挑選,需滿足如下條件:輸液經驗豐富、工作年限久、具有親和力、有兒科工作經驗,掌握兒童相處技巧等[4]。②患兒入科后護士需評估患兒及家屬對輸液相關知識需求、評估患兒存在的健康問題、觀察患兒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護士結合自身經驗,制定出輸液健康教育路徑表格。見表1。③科室每2周進行1次全體業務學習,要求所有護士均參加,積極學習輸液過程中存在的多項安全隱患、兒科穿刺技巧等知識。健康小組成員每周輪班,確保周一至周日每天均有1名護士負責健康教育工作。教育方法包括:一對一溝通:護士借助為患兒輸液穿刺機會、輸液巡視過程中,為患兒及家屬提供口頭宣教干預,可邊操作邊為其解釋目的,隨時解答患兒提出的疑問,向家屬示范拔針后按壓技巧[5-6]??剖铱稍谳斠捍髲d內設置宣傳欄,宣傳欄內可張貼海報、黑板報等,要求內容色彩豐富、吸引眼球、圖文并茂等,宣傳兒科常見病;護士向患兒及家屬發放輸液安全知識宣傳手冊。多媒體教育:在輸液大廳內安裝電視,日常循環播放輸液健康知識錄像、急診常見病知識、健康保健知識等[7]。
常規組:采用傳統教育方法,包括口頭宣教、發放書面資料等,未設置健康教育專員,所有教育工作均由當班護士負責,護士日常巡視中不定期為患兒及家屬提供健康指導。
1.3 觀察指標
評估兩組輸液問題及護患糾紛發生率。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家屬對護理服務滿意情況,指標包括服務態度、護患溝通、巡視次數等,每個項目后有3個選項,分別為非常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總例數×100.00%??剖易灾戚斠合嚓P知識掌握評分表,項目包括常見輸液問題、輸液問題突發處理、輸液注意事項、輸液時觀察要點,總分100分,每個項目25分,得分較高者表示家屬對輸液相關知識掌握度較高。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評估兩組輸液問題及護患糾紛發生率
觀察組患兒輸液問題發生率、護患糾紛發生率均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2。
2.2 評估兩組家屬對護理服務滿意度
觀察組家屬對護理服務主訴滿意度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評估兩組家屬對輸液相關知識掌握評分
觀察組家屬對輸液相關知識掌握評分均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4。
3 討論
文章研究對象為急診輸液患兒,導致輸液問題出現的因素可能因小兒群體具有特殊性,血管較細、兒童治療配合度相對較低、存在個體差異性、兒童表達能力較差、穿刺風險相對較高、且穿刺后部分兒童好動;同時家屬經驗不足、對輸液安全知識了解程度低下等有關;常見輸液問題包括輸液滲漏、堵塞、針頭滑脫、回血等,易導致護患糾紛發生。因此如何降低輸液安全問題發生率、減少護患糾紛率成為急診輸液護理的重點內容。
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兒輸液問題發生率35例(6.88%),低于常規組92例(18.00%);觀察組護患糾紛發生率27例(5.30%),低于常規組71例(13.89%);觀察組家屬對護理服務主訴滿意度489例(96.07%),高于常規組413例(80.82%)(P<0.05)。分析原因發現,科室成立健康教育路徑小組,小組成員均接受相關培訓,護士將健康教育作為護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提高護士責任心與自覺性,打破傳統護理服務中健康教育隨機性模式,通過有計劃的健康教育干預,不斷滿足患兒及家屬對輸液相關知識需求,提高家屬滿意度。小組成員通過分析過往輸液安全問題原因,查閱相關資料,尋找循證依據,評估輸液時患兒及家屬實際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針對性制定輸液健康教育路徑表,護士每日按照路徑表完成健康教育工作,保證健康教育工作有序性、時效性,提高工作效率。許浪[8]發表研究觀點稱:將178例急診輸液患兒劃分為2組,包括觀察組89例與對照組89例,觀察組運用臨床健康教育路徑干預,對照組采用傳統教育模式,結果證明觀察組家屬經干預后滿意度88例(98.9%),高于對照組68例(76.4%)(P<0.05),驗證該文結果。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家屬對輸液相關知識掌握評分均高于常規組(P<0.05);分析原因發現傳統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隨機性,因時間關系護士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健康教育工作,且教育內容無計劃,健康教育工作具有被動性特點。而實施健康教育路徑干預后,按照路徑表格內容,護士可有序的執行知識宣教工作,提高護士工作主動性,對患兒及家屬實施規范化的教育,并及時得到反饋,宣教過程中幫助家屬真正掌握健康教育內容,打破傳統健康教育工作形式化弊端,提高教育效果。此外路徑表要求護士增加巡視次數以完成教育工作,可拉近護患關系,提高患兒及家屬對護士信任度,通過健康宣教可提高患兒遵醫意識。 綜上所述,采用健康教育路徑干預可有效提高急診輸液患兒家屬滿意度、知識掌握度,降低護患糾紛發生率、輸液問題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金艷蘭.自制健康教育微視頻對提高兒童輸液安全的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0):66-67.
[2] David R. Kenagy.Essential Nursing: Lessons from the Infus ion Room[J].Journal of Christian nursing:a quarterly public ation of Nurses Christian Fellowship,2015,32(1):31-33.
[3] 陳夏冰,林淑端,楊麗嫻,等.圍輸液期個性化護理提高輸液質量的效果評價[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8):35-36.
[4] 杜培花,趙文鳳,胡祥梅,等.人性化護理在急診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2):1720-1721.
[5] 馮春英,程德梅.優質護理服務在門診輸液室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9):10-12.
[6] Kuensting LL.Subcutaneous infusion of fluid in children.[J].Journal of emergency nursing: JEN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 Association,2011,37(4):346-349.
[7] 胡艷春.靜脈輸液及其不良反應的健康教育和護理管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7):75-77.
[8] 許浪.急診輸液患兒采用臨床健康教育路徑的效果評價[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3(5):172-174.
?。ㄊ崭迦掌冢?019-01-08)
[作者簡介] 蘇燕紅(1980-),女,福建廈門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急診科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57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