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應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預的臨床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實“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 該文分析對象即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收治的3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參考雙盲法進行分組,每組收入150例,對照組行常規健康教育干預,實驗組“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預,對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合計值、知信行評分、HbAlc、2 hPG、FBC、GSP、生存質量評分進行比較。 結果 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合計值、知信行評分、HbAlc、2 hPG、FBC、GSP、癥狀與視功能得分、身體機能得分、社會活動得分、精神心理得分對比實驗組相關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使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有利于改善生存質量。
[關鍵詞] 老年糖尿病;知信行健康教育;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3(b)-0135-02
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經濟的迅速發展,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發生較大改變,促使糖尿病患病朝著年輕化和逐年提升的趨勢發展。依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資料表示,全球糖尿病患者大約已經超過3億,國內即為糖尿病重災區域,已經處于世界前三位[1]。報道“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預使用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收治的3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納入目標即為3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組法為雙盲法,對照組收入150例,女性患者75例,男性患者75例,最大年齡數值83歲,最小年齡數值61歲,中位數值即為(72.54±4.24)歲;實驗組收入150例,女性患者74例,男性患者76例,最大年齡數值82歲,最小年齡數值60歲,中位數值即為(72.22±3.54)歲。比對兩組老年糖尿病患者基礎信息,數據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與世界衛生組織判斷糖尿病標準相符合,患者可正常溝通且意識清楚,患者以及家屬均表示自愿對本次調查工作內容簽字認可,將藥物治療方案提交醫學會得到批復。
排除標準:資料不完全、嚴重臟器受損、精神類疾病等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對其實施常規教育和指導,對患者各項臨床指標進行密切觀察,予以合理的飲食指導;實驗組患者實施“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預,①經糖尿病專家和專業工作人員進行共同查閱文獻資料,和自身經驗結合給出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以及護理手冊,主要涵蓋運動指導、藥物干預、飲食指導、血糖監測、管理、心理情緒管理、健康生活習慣、預防并發癥等內容,為患者及時發放手冊。②干預前,予以老年糖尿病患者相關問卷進行調查,依據調查問卷對老年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基礎知識程度和疾病認識情況進行分析,評估且判斷患者病情,強化集中教育力度。③建立一對一健康教育知識相關講座,活動過程中需要詳細為患者和家屬闡述糖尿病致病因素、注意事項、治療要點等內容,采取成功案例法予以患者及時疏導,讓血糖控制穩定者和老年糖尿病患者及時交流,提升患者自信心和配合度。④強化飲食干預、運動康復鍛煉以及疾病知識管理,依據典型案例開展相關教育與示范,對患者情緒進行穩定,提升患者信心,讓其積極進行日常護理工作的參與。詳細為患者闡述并發癥類型和誘發因素,告知其糖尿病并發癥預防的有效方法,指導其正確監測血糖,對患者各項身體指標和情況進行觀察。對于知識掌握程度比較差者,需要予以再次集中教育,并且重點討論薄弱環節的內容,依據演示對操作進行細化。
1.3 觀察指標
分析計算實驗組與對照組老年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合計值、知信行評分、HbAlc(糖化血紅蛋白)、2 hPG(餐后2 h血糖)、FBC(空腹血糖)、GSP(糖化血清蛋白)、生存質量總分。
生存質量總分包括癥狀與視功能得分、身體機能得分、社會活動得分、精神心理得分。
并發癥主要包括糖尿病神經病變、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
知信行評分主要包括知識、行為、信念。
1.4 統計方法
臨床資料輸入至SPSS 19.0統計學軟件中處置,用率(%)與(x±s)表示,臨床計數資料(并發癥發生率合計值)和計量資料(知信行評分、HbAlc、2 hPG、FBC、GSP、生存質量總分),行χ2檢驗與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計算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合計值
數據計算結果顯示,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合計值3.33%低于對照組相關數值(9.33%),數據指標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分析計算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各項指標情況
數據計算結果顯示,對照組治療前HbAlc、2 hPG、FBC、GSP對比實驗組,數據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后HbAlc、2 hPG、FBC、GSP對比實驗組,數據指標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分析計算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生存質量總分
對照組癥狀與視功能得分、身體機能得分、社會活動得分、精神心理得分對比實驗組,數據指標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分析計算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知信行評分
對照組知識、行為、信念對比實驗組,數據指標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糖尿病一般是因生物作用產生損害或者胰島素分泌缺陷,引發胰島素分泌障礙,不能分解血糖,促使出現高血糖,進而損害患者器官以及組織功能,容易誘發多種并發癥(血管功能障礙、腎臟功能障礙、神經慢性損害)[2],糖尿病存在比較復雜的發病機制,較多影響因素,進而增加治療難度,容易誘發慢性致殘性并發癥(感染、糖尿病腎?。?,嚴重的可能導致死亡,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但由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不能足夠認識糖尿病疾病,不能掌握糖尿病護理知識,導致發生并發癥[3-4]。知信行即為知識、行為以及信念的簡稱,基礎即為知識,動力即為信念,目標即為行為[5-7]。
該文結果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的生存質量評分、并發癥發生率合計值、知信行評分、HbAlc、2hPG、FBC、GSP符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預使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與常規健康教育干預相比較效果更顯著。
[參考文獻]
[1] 江紅芳.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6,14(26):2790-2792.
[2] 孫金姍,李健,孔祥靜.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7(9):82-85.
[3] 劉慧萍.“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應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5):197-198.
[4] 夏引芳,宋愛華,韓玉琴,等.同伴支持教育在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15):1143-1148.
[5] 馮琬婷,戚以勤.知信行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 2017(11):57-58.
[6] 王軍霞.營養知信行教育對妊娠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7(4):92-93,102.
[7] 韓玉琴,黎瑞紅,夏引芳,等.互動式健康教育規范初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11):818-822.
?。ㄊ崭迦掌冢?018-12-27)
[作者簡介] 吳美(1987-),女,福建福州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老年人健康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482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