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訓練對腦梗塞患者功能恢復影響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 探討康復訓練對腦梗塞患者功能恢復影響。方法 回顧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月期間收治78例腦梗塞患者診療情況,其中39例患者予以常規護理,記做對照組,另外39例在常規護理基礎上予以康復訓練護理,記做觀察組,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LOTCA評分、FMA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護理前兩組患者LOTCA、FMA評分差異不大,護理后觀察組LOTCA評分、FMA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4.87%)高于對照組(84.62%),P<0.05。結論 針對腦梗塞患者實施康復護理,有助于患者神經功能及肢體運動功能恢復,且有助于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提升,臨床價值較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腦梗塞;康復訓練;神經功能;認知功能;恢復
【中圖分類號】R7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1
腦梗塞主要是指患者腦部因血液發生循環障礙,引起腦血管阻塞或者破裂,最終引發局部性神經功能缺損或者障礙[1]。腦梗塞進一步發展,可能發展為重癥腦梗塞,可能會給患者神經功能造成重度損害,引起患者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等系統出現嚴重障礙,甚至引起猝死,因此為了避免腦梗塞患者病情加重,幫助其盡早恢復,還應重視加強患者康復護理。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月期間收治78例腦梗塞患者診療情況,其中39例患者予以常規護理,記做對照組,另外39例在常規護理基礎上予以康復訓練護理,記做觀察組。兩組患者均經CT或者MRI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腦梗塞,排除伴有嚴重心、肝、腎等重大臟器損傷、凝血功能異常以及不愿意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對照組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最小年齡為36歲,最大年齡為74歲,中位年齡為(45.42±5.41)歲;觀察組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最小年齡為37歲,最大年齡為75歲,中位年齡為(45.68±5.45)歲。應用數據統計軟件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逐項比較分析,結果顯示差異不大(P>0.05),可對比性充分。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予以康復訓練,如下:
1.2.1 神經認知功能訓練
認知功能訓練主要對患者神經功能恢復起到一定作用,可以促使患者綜合分析能力、書寫能力、計算能力、認知能力、記憶力等得以提升。主要包括:①記憶訓練,借助生活中一些小物體或者圖片對患者進行記憶訓練,當患者可以正確回答后逐漸延長間隔時間,并且增加訓練數量,逐漸增加難度;②綜合分析能力訓練:可以讓患者家屬一起參與到患者訓練當中,每次訓練時間在半個小時左右,每周進行3-5次;③書寫訓練,每日為患者布置相應書寫作用,可以采用描寫、聽寫或抄寫方式進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手眼協調能力提升;④計算訓練,對患者進行口算訓練及筆算訓練,在訓練時遵循由簡到難的原則。
1.2.2 肢體運動功能訓練
患者平臥,將雙手平放在兩側,雙腳底充分接觸床面,膝關節盡可能靠攏,讓患者將臀部抬高抬高到最大限度,持續時間5秒鐘,然后逐漸增加到10秒鐘、20秒、40秒、一分鐘、2分鐘,這種訓練可以促使患者股四頭肌、腰背肌及臀肌得以恢復。②當患者能自行坐穩時,可行立位平衡訓練,一日兩次,每次時間半小時。
1.3 觀察指標
針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功能恢復情況及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借助Loewenstein認知功能評定表(LOTCA)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神經認知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估,主要從注意力、思維能力、空間感知能力、視知覺、視運動組織時間、動作情況及定向能力方面進行,總分值119分,分值與神經認知功能恢復效果呈正比。借助Fugl-Meyer運動功能量表(FMA)評估兩組患者康復護理前后肢體功能恢復情況,其中上肢評估分值總分66分,下肢為34分,分值與患者肢體功能恢復效果成正比。最終結果采取SPSS 18. 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護理前兩組患者LOTCA、SFMA評分差異不大,護理后觀察組LOTCA評分、SFMA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為十分滿意21例、滿意16例、不滿意2例,對照組十分滿意19例、滿意14例,不滿意6例,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4.87%)高于對照組(84.62%),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腦梗塞屬于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發病率、死亡率、致殘率和復發率,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人類的身心健康,腦卒中現已經發展成為了導致我國居民死亡的第一病因,同時也是造成我國成年居民殘疾的主要因素,超過70%的患者伴隨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生活自理情況受到嚴重影響[2]。針對腦梗塞患者,除了要積極給予臨床針對性治療外,還應該著重加強患者康復護理,從而改善患者預后恢復情況。
對腦梗塞患者實施康復訓練能夠促使患者腦皮質代償損傷區腦組織功能恢復,增加患者腦血流量,對患者存活腦細胞有改善作用,同時可提高患者心功能,促進腦循環改善,為神經組織恢復奠定基礎。本文研究中,通過對觀察組患者實施康復訓練,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后護理前兩組患者LOTCA、FMA評分差異不大,護理后觀察組LOTCA評分、FMA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4.87%)高于對照組(84.62%)??梢娽槍δX梗塞患者實施康復護理,有助于患者神經功能及肢體運動功能恢復,且有助于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提升,臨床價值較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齊麗娟.腦梗塞護理中偏癱肢體康復訓練的應用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06):164.
劉麗,趙卉.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梗塞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衛生,2019,11(02):7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96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