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的手術適應證選擇及術后并發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分析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的手術適應證選擇及術后并發癥。方法:收治肺大泡患者99例,根據患者患病程度分A組(局限性肺大泡)、B組(肺大泡合并支氣管疾?。?、c組(肺大泡合并氣胸)3組,患者均實施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治療,對比3組患者治療效果,并對手術適應證選擇進行分析。結果:A、B、C3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失血量、住院時間等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27.27%與A組6.06%、C組9.09%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6.06%與C組9.09%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術適用于治療局限性肺大泡患者及肺大泡合并氣胸患者,并發癥較少,臨床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手術方案。
  關鍵詞 胸腔鏡;肺大泡;手術適應證
  肺大泡疾病進展相對緩慢,早期癥狀不明顯很難得到患者自身重視,對患者健康造成影響,加上疾病反復直接對患者生活質量、生命造成威脅,因此對癥治療十分重要。相關研究指出[1],肺大泡患者實施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術治療效果較好,但因手術時間長且操作具有復雜性,加上患者身體狀況、疾病發展等因素影響,部分肺大泡患者使用該術式治療效果不佳,因此對手術適應證進行分析十分重要。本研究主要對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治療的效果進行分析,旨在為臨床適應證選擇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4月-2017年7月收治肺大泡患者99例,根據患者患病程度分為A組、B組、C組,每組患者33例。A組男21例,女12例;年齡22 - 56歲,平均(34.11±2.43)歲;FEV,(平均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65.33±7.01)0-/0;NYHA分級(心功能分級):I級23例,Ⅱ級7例,Ⅲ級3例。B組男24例,女9例;年齡21- 58歲,平均(34.46±2.11)歲;FEV.(65.14±7.03)%;NYHA分級:I級20例,Ⅱ級9例,Ⅲ級4例。C組男27例,女6例;年齡20 - 57歲,平均(34.27±2.41)歲;FEVl(64.76±6.89)%;NYHA分級:I級23例,Ⅱ級8例,Ⅲ級2例。對比3組患者年齡、性別、FEV.、NYHA分級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A組、B組、C組患者入院后均實施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手術。方法:患者選擇健側臥位,實施全麻,于患者腋前線第4肋、腋中線第7肋及腋后線第6肋分別作胸腔鏡置入孔,將胸腔鏡置入后進行觀察,充分觀察患者肺大泡情況,于胸腔鏡輔助下開展切除術。
  觀察指標:嚴格觀察記錄3組患者手術所用時間、手術失血量及住院時間等情況,分析3組患者臨床指標差異;對比3組患者術后并發癥(肺水腫、感染、疾病復發)發生率。
  統計學方法:借助統計學軟件包SPSS 20.00處理本研究所得數據,手術所用時間、手術失血量等計量資料借助(x±s)描述,t檢驗;計數資料并發癥發生率應用%描述,x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對比3組患者各手術指標情況:A組、B組、C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失血量、住院時間指標情況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對比3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B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A組、C組相比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C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肺大泡疾病誘發因素相對較多,且該疾病有根治難、復發率高等特點,對患者健康及生活質量將產生極大影響,若多次復發嚴重時可危及患者生命,需及時給予針對性治療干預。學者研究指出[2],目前臨床多采用手術方案治療肺大泡,其中開胸手術治療創傷較大,患者多不能耐受,對后期恢復產生干擾,目前胸腔鏡輔助下肺大泡切除術在臨床得到應用,相比開胸手術降低了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取得一定效果。另有研究表明[3],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術存在一定手術指征,包括肺大泡合并氣胸、肺大泡合并支氣管、局限性巨大肺大泡,因胸腔鏡輔助下手術所用時間較短,手術適應證仍需擴大,目前部分關于肺大泡疾病患者治療效果不佳,因此急需對手術適應證選擇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3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失血量、住院時間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A組、C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相比,差異不顯著;但B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高于A組、C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該結果提示,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術治療肺大泡合并支氣管疾病患者效果不顯著,更適用于局限性肺大泡、肺大泡合并氣胸患者。
  綜上所述,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治療局限性肺大泡、肺大泡合并支氣管疾病、肺大泡合并氣胸均有一定效果,其中治療局限性肺大泡、肺大泡合并氣胸并發癥較少,臨床醫師可根據患者手術后情況進行針對性處理。本研究因樣本量、研究時間等因素影響存在一定不足,后期可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吉紅波.胸腔鏡下肺大泡手術切除的適應證選擇以及安全性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1):81-82.
  [2]李樹鵬,李婧,何琳,等.探討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的手術適應證選擇及術后并發癥[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8):129-130.
  [3]胡廣男.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的手術適應證選擇及術后并發癥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11:69-7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7109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