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后肢體功能障礙恢復的價值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后肢體功能障礙恢復的價值。方法 94例腦梗死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7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康復護理, 觀察組患者給予早期康復護理。護理干預28 d后,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康復效果。結果 護理干預28 d后, 觀察組患者康復總有效率91.49%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1.7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28 d后, 觀察組患者Fugl-Meyer評分為(58.18±21.36)分, Barthel指數(BI)評分為(56.73±19.17)分;對照組患者Fugl-Meyer評分為(45.76±16.94)分, BI評分為(42.65±16.84)分;觀察組患者Fugl-Meyer評分和BI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康復護理可有效促進腦梗死后肢體功能障礙恢復, 還有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 早期康復護理;腦梗死;肢體功能障礙;恢復;價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value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the recovery of limb dysfunction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94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7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after 28 d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28 d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rehabilitation effective rate as 91.49% than 61.7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28 d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Fugl-Meyer score as (58.18±21.36)points, Barthel index (BI) score as (56.73±19.17) points, which were (45.76±16.94) and (42.65±16.84)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Fugl-Meyer score and BI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limb dysfunction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erebral infarction; Limb dysfunction; Recovery; Value
作者單位:277100 山東省棗莊市立醫院核醫學科(王娟);277100 山東省棗莊市立醫院(楊修玲)
腦梗死是因腦內動脈狹窄、閉塞而引起腦部供血不足, 從而導致腦組織壞死、腦神經部分或者全部功能損害, 最終導致患者肢體功能障礙, 對患者正常運動能力甚至是日常生活能力均造成嚴重影響[1-3]??祻妥o理是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障礙恢復的重要途徑, 有研究結果顯示, 腦梗死患者腦功能恢復主要在發病后3個月內, 在發病早期進行良好的護理干預能夠最大程度地恢復患者的肢體功能[4]。本次研究對腦梗死后肢體功能障礙患者采用早期康復護理,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現將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本院神經內科收治的94例腦梗死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臨床診斷標準, 并經過腦部CT及磁共振成像(MRI)證實, 均為首次發病, 且均有肢體功能障礙。排除有神經、肢體運動、精神功能障礙病史者;神經或肌肉骨骼疾病史者。納入患者中男50例, 女44例;年齡37~78歲, 平均年齡(51.3±8.9)歲;病程6~46 h, 平均病程(18.5±9.2)h。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7例。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康復護理, 觀察組患者給予早期康復護理, 具體措施包括:①心理護理。腦梗死后肢體功能障礙患者情緒自控能力變差, 會有明顯的無助感, 嚴重者還會產生輕生的念頭。入院后, 護理人員即給患者及其家屬介紹該病的相關知識, 并讓康復患者現身說法, 鼓勵患者, 使患者樹立康復信心, 積極接受治療;定期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 制定個性化心理護理措施, 贏得患者的信任, 與患者保持良好的護患關系。②臥位護理。通常腦梗死患者可選擇仰臥位、患側臥位及健側臥位3種臥床方式。③肢 體功能鍛煉。其包括床上鍛煉和床下鍛煉。床上鍛煉: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在床上的翻身姿勢、翻身頻率、床上移動、坐起和坐位平衡等訓練, 使患者逐步從臥位轉成坐位;在指導過程中, 護理人員動作輕柔, 語言溫和。床下鍛煉: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站立平衡、步行平衡及拄拐步行等;患者開始進行床下鍛煉時, 應叮囑家屬陪護, 防止跌倒受傷。④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充分利用已有功能逐步恢復遺失功能, 指導患者利用工具完成各個動作, 學會自己翻身、起床、依靠自己移動到輪椅、入廁等生活活動。指導患者進行搭積木、抓木釘、撥算盤、擰毛巾、洗臉、刷牙等動作訓練, 在此過程中還應增強患者及其家屬的信心。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護理干預28 d后, 采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FDS)標準評估兩組患者的康復情況, 根據第4次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訂的腦卒中臨床NFDS標準進行評估, 顯效:NFDS評分減少46%~90%, 病殘程度為1~ 3級;有效:NFDS評分減少18~45%;無效:NFDS評分減少<18%??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采用Fugl-Meyer評分法評定患者的神經運動功能, 評分越高代表神經運動功能越好。③采用BI評定量表評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評分越高代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好。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康復效果比較 護理干預28 d后, 觀察組患者康復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28 d后Fugl-Meyer評分和BI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28 d后, 觀察組患者Fugl-Meyer評分為(58.18± 21.36)分, BI評分為(56.73±19.17)分;對照組患者Fugl-Meyer 評分為(45.76±16.94)分, BI評分為(42.65±16.84)分;觀察組患者Fugl-Meyer評分和BI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梗死是嚴重致殘性疾病, 多數患者遺留偏癱和失語等后遺癥??祻妥o理能夠促進腦梗死患者自主側支循環的建立, 促進病灶周圍組織或健側腦細胞的重組與代謝, 運動鍛煉獲得強化, 盡可能發揮腦細胞的重塑性。有研究顯示, 腦梗死肢體功能障礙可在發病后3個月內恢復到最佳狀態, 而早期康復護理對患者肢體功能的早期恢復至關重要[5, 6]。早期康復護理能夠幫助患者緩解其焦慮、緊張、暴躁等負性心理情緒, 盡早樹立康復信心, 積極對待康復治療, 從而取得良好的康復效果;早期康復護理對患者通過被動訓練及主動訓練, 可預防患者肌肉萎縮、關節僵硬及神經衰退, 促使肢體功能障礙早日恢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護理干預28 d后, 觀察組患者康復總有效率91.49%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1.7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Fugl-Meyer評分和BI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參考文獻[7-8]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說明對腦梗死后肢體功能障礙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療效顯著, 能促進肢體功能早期恢復。
綜上所述, 早期康復護理有利于腦梗死患者的肢體功能障礙恢復,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晨.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5, 11(5):702-703.
[2] 于嬌. 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27):232-233.
[3] 林宏春.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臨床效果及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8, 37(1):63.
[4] 郭先娥. 急性腦梗死患者采用康復護理對其肢體功能障礙恢復效果觀察. 中外醫學研究, 2017, 15(31):101-102.
[5] 李淑清.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障礙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探究.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61):148.
[6] 王愛玉, 石紅鴿. 腦梗死致肢體功能障礙的早期康復護理對策.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25):41, 45.
[7] 黃亞萍.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中國當代醫藥, 2014, 21(5):116-118.
[8] 蔡群, 何秀云, 傅武平, 等.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改善和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6, 36(5):584-585.
[收稿日期:2018-09-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