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兒童血清維生素D營養狀況及其與超聲骨密度的關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兒童血清維生素D營養狀況及其與超聲骨密度的關系。方法 660例體檢兒童作為研究對象, 均采集晨起空腹靜脈血, 測定血清25-羥維生素D[25(OH)D]水平, 再用超聲骨密度儀測取骨密度值。結果 體檢兒童血清25(OH)D的平均濃度為(25.62±0.11)ng/ml, 維生素D的充足率為39.4%(260/660), 嚴重缺乏率為3.0%(20/660), 缺乏率為22.7%(150/660), 不足率為34.8%(230/660)。維生素D充足組兒童(260例)的骨密度為(62.3±1.4)%;嚴重缺乏組兒童(20例)的骨密度為(53.2±1.3)%;缺乏組兒童(150例)的骨密度為(52.1±1.4)%;不足組兒童(230例)的骨密度為(46.3±1.3)%。各維生素D營養組之間的骨密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維生素D充足組的骨密度明顯高于嚴重缺乏組、缺乏組及不足組的骨密度,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關分析結果顯示, 血清25(OH)D濃度與骨密度呈正相關(r=0.421, P<0.05)。結論 在兒童維生素D營養狀況較差的情況下, 血清25(OH)D濃度與骨密度呈正相關, 因此, 需要重視兒童的維生素D補充, 以預防營養失衡性問題。
【關鍵詞】 兒童血清;維生素D;營養狀況;超聲骨密度
通常情況下, 維生素D屬于脂溶性維生素, 可以有效促進機體內鈣元素與磷元素的吸收, 使血漿中鈣、磷達到正常值, 對神經肌肉功能的維持與骨骼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還能有效地預防糖尿病以及癌癥等疾病。而骨密度可以對機體的骨質量指標進行真實反映, 能夠直接體現人體長期的鈣營養狀況, 采用定量超聲技術檢測方式, 可以全面了解骨密度指標。目前, 在兒童骨礦物質與骨骼發育診斷的過程中, 多采用超聲骨密度檢查方式。本文選取進行體檢的660例兒童作為研究對象, 評價血清維生素D營養狀況與超聲骨密度之間的關系, 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進行體檢的660例兒童, 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經過檢查體格健康;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了同意書。排除標準:骨骼生長不全、腫瘤病變、軟化癥、畸形;伴有心臟病、腎臟病;發育異常;皮膚病。其中男300例, 女360例;年齡最大8歲, 最小3個月, 平均年齡(3.2±1.7)歲。
1. 2 方法
1. 2. 1 體格檢查 由專業培訓人員對兒童進行體重、身高測量并記錄, 記錄體重以kg為單位, 精確到0.01 kg;記錄身高以cm為單位, 精確到0.1 cm。體質量指數(BMI)=體重/身高2(kg/m2)。
1. 2. 2 血清25(OH)D測定 采集體檢兒童晨起空腹靜脈血, 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在低溫度離心處理后, 采用直接免疫競爭化學發光法(英國IDS Linited公司)測定25(OH)D水平。
1. 2. 3 骨密度檢測 專職醫生在室內環境溫度為19~20℃時, 采用以色列Sunlight Omnisense TM 7000超聲骨密度儀, 進行骨密度檢測, 每天開機后開展測定校正工作, 在測量的過程中先定位橈骨遠端1/3處或脛骨中端1/3處, 然后再用儀器掃描該部位, 自動將測量所得的聲速值與健康兒童的參考數據庫進行比對, 得出與年齡、性別相匹配的結果[1]。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測定不同維生素D營養指標兒童的骨密度, 判定相互之間的關系。維生素D的營養判定標準:當血清25(OH)D≥30 ng/ml時, 判定為充足;當血清25(OH)D<30 ng/ml且≥20 ng/ml時, 判定為不足;當血清25(OH)D<20 ng/ml且≥10 ng/ml時, 判定為缺乏;當血清25(OH)D<10 ng/ml時, 判定為嚴重缺乏。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 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系數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兒童維生素D營養狀況分析 體檢兒童血清25(OH)D的平均濃度為(25.62±0.11)ng/ml, 維生素D的充足率為39.4% (260/660), 嚴重缺乏率為3.0%(20/660), 缺乏率為22.7%(150/660), 不足率為34.8%(230/660)。
2. 2 兒童不同維生素D營養狀況與骨密度關系 維生素D充足組兒童(260例)的骨密度為(62.3±1.4)%;嚴重缺乏組兒童(20例)的骨密度為(53.2±1.3)%;缺乏組兒童(150例)的骨密度為(52.1±1.4)%;不足組兒童(230例)的骨密度為(46.3±1.3)%。各維生素D營養組之間的骨密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維生素D充足組的骨密度明顯高于嚴重缺乏組、缺乏組及不足組的骨密度,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關分析結果顯示, 血清25(OH)D濃度與骨密度呈正相關(r=0.421, P<0.05)。
2. 3 不同年齡兒童骨密度情況 ①<1歲兒童(200例):維生素D充足組的骨密度為(59.2±1.1)%, 嚴重缺乏組的骨密度為(50.1±1.2)%, 缺乏組的骨密度為(50.2±1.3)%, 不足組的骨密度為(50.3±1.4)%;②1~4歲兒童(200例):維生素D充足組的骨密度為(59.3±1.4)%, 嚴重缺乏組的骨密度為(50.6± 1.3)%, 缺乏組的骨密度為(53.2±1.3)%, 不足組的骨密度為(52.1±1.4)%;③4~6歲兒童(150例):維生素D充足組的骨密度為(61.3±1.4)%, 嚴重缺乏組的骨密度為(53.2± 1.3)%, 缺乏組的骨密度為(53.2±1.3)%, 不足組的骨密度為(52.1±1.4)%;④6~8歲兒童(110例):維生素D充足組的骨密度為(61.3±1.4)%, 嚴重缺乏組的骨密度為(51.2±1.3)%, 缺乏組的骨密度為(52.2±1.3)%, 不足組的骨密度為(53.1± 1.4)%。 3 討論
近年來,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 人類壽命顯著提升, 使得骨質疏松發生率逐年攀升。其主要是由于人們骨微結構逐步退化, 骨量減少, 骨強度降低, 出現骨質疏松后折幾率大大增加。兒童處于身體發育時期, 與成年人不同, 青少年時期骨吸收和骨代謝能力更強, 骨量也在不斷上漲, 女童7~8歲, 男童13~14歲為骨量增高高峰, 待成年后, 骨量逐漸開始減退, 易出現骨質疏松的情況, 因此預防骨質疏松必須從青少年開始, 增強兒童骨密度顯得尤為重要。
膽固醇衍生物均可稱之為維生素D, 屬于激素前體, 對人體磷、鈣代謝具有重要調節作用。在機體細胞代謝和骨代謝中, 維生素D肩負著細胞生長、分化、發育、增殖等作用, 同時還影響著人體的免疫功能和神經功能。因此, 維生素D元素在一定程度上除了可以促進骨骼健康生長之外, 還與很多慢性病存在直接聯系, 例如免疫系統異常引起的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通常情況下, 人體自身并不能產生維生素D, 其相關來源主要為日常陽光照射與食物, 在肝臟與相關組織代謝成為相關的25(OH)D之后, 腎臟激活將其轉化成為活性較高的元素[2]。通常情況下, 人體血液之中的25(OH)D濃度為1, 那么就會形成一定的維生素D儲備模式。當前, 在實際研究的過程中可以發現25(OH)D可以真實地反映出機體內維生素D的營養情況, 但是, 其最佳水平尚未定論。在目前實際研究的過程中, 認為將血清25(OH)D水平維持在≥30 ng/ml范圍內, 判定為營養充足, 當血清25(OH)D<30 ng/ml且≥20 ng/ml 時, 判定為不足;當血清25(OH)D<20 ng/ml且≥10 ng/ml時, 判定為缺乏;當血清25(OH)D<10 ng/ml時, 判定為嚴重缺 乏[3], 可以通過此標準進行計算。本研究結果表明, 在兒童體內缺乏維生素D的情況下, 骨密度值也會隨之降低。
因此, 在實際診療的過程中, 需要結合兒童的維生素D水平實際情況開展各方面的治療工作, 正確地補充維生素D有利于增加骨密度值, 促進兒童骨骼的正常發育。尤其是學齡前的女童, 應重點進行維生素D的補充, 增加新鮮水果、蔬菜的食用量, 并且利用營養型與藥物型的維生素D補充方式來完成治療任務,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骨密度, 促進骨骼的良好生長與發育, 形成科學化的診療模式[4, 5]。
綜上所述, 在兒童維生素D營養狀況較差的情況下, 血清25(OH)D濃度與骨密度呈正相關, 因此, 需要重視兒童的維生素D補充, 以預防營養失衡性問題。
參考文獻
[1] 潘秀花, 李小妹, 黃子殷, 等. 兒童血清25-羥基維生素D3水平及其與支氣管哮喘的關系. 廣西醫學, 2018, 40(10):1149-1151.
[2] 潘秀花, 李小妹, 榮成智, 等. 兒童血清25-羥維生素D水平調查. 廣西醫學, 2018, 40(5):585-587.
[3] 甘穎妍, 麥堅凝, 吳汶霖. 兒童自身免疫性腦炎與血清25羥基維生素D的相關性. 海南醫學, 2018, 29(11):1583-1585.
[4] 胡云清, 薛金蓮, 李青云, 等. 學齡前兒童呼吸道感染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及臨床意義. 山西醫藥雜志, 2018, 47(4):454-455.
[5] 黃飛燕, 羅雪. 兒童血清25-羥維生素D水平與超聲骨密度關系研究. 西南軍醫, 2016, 18(1):9-12.
[收稿日期:2018-10-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8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