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急診輸液患者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影響因素分析及護理體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急診輸液患者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影響因素及護理措施。方法 80例急診輸液發生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措施, 實驗組患者采用全面性護理。分析各類抗生素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累及系統情況, 并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 80例患者中24例泌尿系統感染, 占30.0%;28例胃腸感染, 占35.0%;20例呼吸系統疾病, 占25.0%;8例其他部位感染, 占10.0%。頭孢類抗生素引起不良反應36例, 占45.0%;喹諾酮類抗生素引起不良反應20例, 占25.0%;青霉素類抗生素引起不良反應12例, 占15.0%;其他類抗生素引起不良反應12例, 占15.0%。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急診輸液患者發生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時, 應進行分析并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以改善患者不良反應癥狀。
  【關鍵詞】 急診輸液;抗生素;不良反應;影響因素;護理措施
  抗生素是細菌、真菌、放線菌等微生物, 或其他高等動植物, 在活動時所產生的具備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的次級代謝產物, 能夠對其他生活細胞發育功能的化學物質進行干擾[1]。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抗生素大多數是在微生物培養液中所提取的物質, 并采取化學方式所合成的一種化合物[2]。在使用其治療疾病的同時, 可能發生諸多不良反應, 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 因此在使用過程中, 應認真分析導致不良反應的原因, 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才能提高患者的用藥安全[3]。本院將針對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診輸液發生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患者的原因進行分析, 并采取全面性護理措施, 取得良好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診輸液發生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患者, 隨機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實驗組患者男23例, 女17例;年齡最小13歲, 最大78歲, 平均年齡(42.8±11.8)歲;對照組患者男20例, 女20例;年齡最小15歲, 最大76歲, 平均年齡(43.3±11.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患者采用常規措施, 具體方法為:醫護人員應重點監測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做好應對措施, 并針對患者進行用藥管理。
  1. 2. 2 實驗組 患者采用全面性護理, 具體方法為:①針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醫護人員在使用前, 應了解患者的臨床癥狀, 并且詢問其過往病史以及過敏史、藥物禁忌等, 了解基本情況。此外, 所有患者均需進行抗生素過敏試驗, 且直接在急救室進行, 將急救物品和設施準備好, 以免發生意外。建立靜脈滴注通道后, 剛開始滴入的速度盡量緩慢, 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 是否發生不良反應, 無異常后方可調至正常速度。②若患者發生不適情況, 應觀察其癥狀和面部變化, 詢問其是否有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 若發生此類現象立即停止使用藥物, 并通知醫生處理, 將患者安置于舒適的位置并保持平躺, 給予鹽酸腎上腺素進行注射, 同時給予吸氧治療。③患者可能會因不良反應而發生情緒焦躁、緊張, 所以護理人員應及時進行開導, 告知其發生不良反應的原因, 并在旁邊陪伴患者, 對其不良情緒有所緩解, 并向其宣教抗生素的使用知識, 提高其安全用藥的意識, 避免過度依賴抗生素。④提高醫護人員的綜合素養, 并定時對其進行培訓教育, 將抗生素進行科學分類, 對重要抗生素的使用進行限制, 并加強管理監督的力度, 防止發生抗生素濫用的情況, 并定期進行考核, 提高醫護人員的安全意識, 降低醫療事故的發生。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分析各類抗生素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累及系統情況, 并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療效判定標準:采取本院自制表格進行判定, 分為痊愈、好轉、無效??傆行?痊愈率+好轉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各類抗生素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累及系統情況分析 80例患者中24例泌尿系統感染, 占30.0%;28例胃腸感染, 占35.0%;20例呼吸系統疾病, 占25.0%;8例其他部位感染, 占10.0%。頭孢類抗生素引起不良反應36例, 占45.0%;喹諾酮類抗生素引起不良反應20例, 占25.0%;青霉素類抗生素引起不良反應12例, 占15.0%;其他類抗生素引起不良反應12例, 占15.0%。
  2. 2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痊愈32例, 占比80.00%;好轉8例, 占比20.00%;無一例無效;總有效率為100.00%。對照組患者痊愈23例, 占比57.50%;好轉11例, 占比27.50%;無效6例, 占比15.00%;總有效率為85.00%。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 雖然能夠抑制普通細菌, 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微生物之間的競爭, 但同時產生了耐藥性, 促進細菌的滋生。隨著各類抗生素的發生, 導致很多患者對抗生素產生依賴心理, 而導致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增高, 所以應該引起重視, 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劑量, 并且對發生不良反應的因素進行分析, 并實施相應的處理措施[4, 5]。
  目前, 由抗生素不良反應而導致的醫療糾紛不在少數, 可以看出抗生素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的影響,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前應該了解其功效和不良反應, 并且隨時做好急救準備, 做好相應的護理工作, 應立即對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處理措施, 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所保障的同時, 能夠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6], 有效降低由藥物導致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同時還能改善護患之間的關系[7-9]。   本研究結果顯示, 80例患者中24例泌尿系統感染, 占30.0%;28例胃腸感染, 占35.0%;20例呼吸系統疾病, 占25.0%;8例其他部位感染, 占10.0%。頭孢類抗生素引起不良反應36例, 占45.0%;喹諾酮類抗生素引起不良反應20例, 占25.0%;青霉素類抗生素引起不良反應12例, 占15.0%;其他類抗生素引起不良反應12例, 占15.0%。實驗組患者痊愈32例, 占比80.00%;好轉8例, 占比20.00%;無一例無效;總有效率為100.00%。對照組患者痊愈23例, 占比57.50%;好轉11例, 占比27.50%;無效6例, 占比15.00%;總有效率為85.00%。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急診輸液患者發生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時, 應進行分析并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以改善患者不良反應癥狀。
  參考文獻
  [1] 徐萍. 急診輸液患者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原因分析及護理.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8, 22(14):60-63.
  [2] 路雅芝, 李虹. 急診輸液室藥物不良反應的應急護理方法探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18):136, 145.
  [3] 盧世敏. 急診輸液患者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原因分析及護理臨床策略研究. 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15):177-178.
  [4] 夏海蘭. 106例急診輸液患者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原因分析及護理.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6, 27(4):529-530.
  [5] 陳智萍. 180例急診輸液患者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 吉林醫學, 2015, 36(16):3621-3622.
  [6] 王愛麗. 178例急診輸液患者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原因分析及護理. 海南醫學, 2011, 22(16):138-140.
  [7] 許小萍. 急診輸液患者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原因分析及護理.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8):116.
  [8] 陳美清, 趙愛真, 劉愛平. 抗菌藥物急診患者靜脈輸液用藥致不良反應的原因分析與對策. 抗感染藥學, 2016(5):69-71.
  [9] 胡江敏. 抗菌藥物急診輸液患者致不良反應原因分析及其護理對策. 抗感染藥學, 2016(4):832-834.
  [收稿日期:2018-11-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9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