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藥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臨床有效性評價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評價抗精神病藥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臨床有效性。方法 123例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患者, 均給予喹硫平進行治療, 比較患者治療前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 并分析其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前, 患者的HAMD評分為(24.12±3.11)分;治療第1周, 患者的HAMD評分為(19.00±2.12)分, 低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5.087, P=0.000<0.05);治療第2周, 患者的HAMD評分為(16.11±2.78)分, 低于第1周,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168, P=0.000<0.05);治療第4周, 患者的HAMD評分為(11.78±2.14)分, 低于第2周,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3.688, P=0.000<0.05);治療第6周, 患者的HAMD評分為(10.44±3.45)分, 低于第4周,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661, P=0.000<0.05);治療第8周, 患者的HAMD評分為(6.88±3.45)分, 低于第6周,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8.092, P=0.000<0.05)。治療開始后, 患者的HAMD評分呈現出逐漸降低的趨勢。123例患者, 痊愈63例、占比51.2%, 顯效30例、占比24.4%, 有效21例、占比17.1%, 無效9例、占比7.3%, 總有效率為92.7%。結論 在臨床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治療過程中, 給予抗精神病藥物進行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療效, 改善其心理情況, 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抗精神病藥;喹硫平;雙相情感障礙;藥物治療
雙相情感障礙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 患者在臨床中多數表現為抑郁發作、躁狂或輕躁狂發作等癥狀, 根據臨床調查顯示, 患者在大多數時間都處于抑郁的狀態之中, 該癥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 因此臨床中十分重視對該癥的治療[1]。相關研究顯示, 在臨床中給予患者抗精神病藥物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本次研究就對此進行了探討分析, 詳細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于本院進行治療的123例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患者, 男79例, 女44例, 年齡20~46歲, 平均年齡(31.78±5.25)歲。對所有患者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了解抗精神病藥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臨床有效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①依據《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 第十次修訂(ICD-10)中的內容對患者情況進行判別, 確診為雙相情感障礙的患者;②在HAMD-17量表評測中患者的檢查結果≥17分;③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參與此次研究, 并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 2. 2 排除標準 ①心、肝、腎等臟器存在疾病的患者;②存在原發性抑郁障礙的患者;③存在自殺傾向的患者;④對藥物過敏的患者;⑤在近2周接受過抗抑郁類精神藥物治療的患者;⑥哺乳期婦女或孕產婦。
1. 3 方法 患者入院后進行常規的檢查, 了解患者目前的身體情況, 根據患者的情況給予相應的臨床護理措施, 以及相應的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導工作, 保證患者處于良好的環境中, 給予一定的基礎藥物治療。同時給予患者喹硫平進行臨床治療, 在治療第1天給予患者藥物100 mg, 之后4 d每天在患者用藥基礎上增加100 mg, 第5~7天每天給予患者藥物600 mg進行治療, 后續持續治療中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藥物調整, 最多為800 mg, 以8周為1個療程。
1. 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在治療前及治療后第1、2、4、6、8周對患者的抑郁情況進行調查, 采用HAMD量表進行評定, 將第8周評價結果作為患者臨床最終療效判定標準, 患者減分率≥75%視為痊愈;減分率50%~74%視為顯效;減分率25%~49%視為有效;減分率<25%視為無效??傆行?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治療前后患者HAMD評分比較 治療前, 患者的HAMD評分為(24.12±3.11)分;治療第1周, 患者的HAMD評分為(19.00±2.12)分, 低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5.087, P=0.000<0.05);治療第2周, 患者的HAMD評分為(16.11±2.78)分, 低于第1周,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168, P=0.000<0.05);治療第4周, 患者的HAMD評分為(11.78±2.14)分, 低于第2周,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3.688, P=0.000<0.05);治療第6周, 患者的HAMD評分為(10.44±3.45)分, 低于第4周,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661, P=0.000<0.05);治療第8周, 患者的HAMD評分為(6.88±3.45)分, 低于第6周,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8.092, P=0.000<0.05)。治療開始后, 患者的HAMD評分呈現出逐漸降低的趨勢。
2. 2 患者臨床療效分析 123例患者, 痊愈63例、占比51.2%, 顯效30例、占比24.4%, 有效21例、占比17.1%, 無效9例、占比7.3%, 總有效率為92.7%。
3 討論
雙相情感障礙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 根據臨床統計, 該癥的發病率為1.1%, 但是該病的復發率卻高達90.0%, 不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還給其家庭帶來了極大的經濟負擔, 同時該癥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 因此如何對該癥進行有效的治療一直是臨床中關注的重點[2]。 雙相情感障礙不同于臨床中單純抑郁發作或者單純躁狂發作, 該癥患者在臨床中往往同時存在躁狂癥狀及抑郁癥狀, 可能單獨發作, 也可能混合發作, 但是目前臨床中針對該癥出現的原因尚沒有較為明確的說法, 但是肯定的是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均參與到了發病之中。基于該癥較為復雜的臨床癥狀, 臨床中往往會采用聯合用藥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 并且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調整, 雖然在臨床中具有較好的效果, 但是往往會加大患者家庭負擔, 增加其不良發應發生率[3-5]。而喹硫平是臨床中一種心境穩定劑, 是臨床中應有較為廣泛的一種抗精神病藥物, 其能夠與機體中的5-羥色胺(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E)受體相結合, 能夠在對5-HT2A產生拮抗作用的同時減少該物質的數量, 使得患者的神經傳遞功能受到影響, 進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 在該藥服用的早期患者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情況, 與患者服用的藥物劑量沒有任何關系, 在患者服藥后2周內該情況會逐漸消失, 因此臨床中老年患者或者身體虛弱患者在服用該藥的前2周需要安排專門的人員進行陪護或者叮囑患者家屬進行陪護, 保證患者的安全[6]。
在本次研究中, 治療前, 患者的HAMD評分為(24.12±3.11)分;治療第1周, 患者的HAMD評分為(19.00±2.12)分, 低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5.087, P=0.000<0.05);治療第2周, 患者的HAMD評分為(16.11±2.78)分, 低于第1周,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168, P=0.000<0.05);治療第4周, 患者的HAMD評分為(11.78±2.14)分, 低于第2周,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3.688, P=0.000<0.05);治療第6周, 患者的HAMD評分為(10.44±3.45)分, 低于第4周,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661, P=0.000<0.05);治療第8周, 患者的HAMD評分為(6.88±3.45)分, 低于第6周,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8.092, P=0.000<0.05)。治療開始后, 患者的HAMD評分呈現出逐漸降低的趨勢。123例患者, 痊愈63例、占比51.2%, 顯效30例、占比24.4%, 有效21例、占比17.1%, 無效9例、占比7.3%, 總有效率為92.7%?;颊呤褂每咕癫∷幬镞M行治療后, 患者的HAMD評分呈現出逐漸下降的趨勢, 患者的心理情況逐漸轉向較為穩定的情況, 顯示在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臨床治療中, 使用抗精神病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在以往的研究中, 也對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雙向情感障礙的臨床療效進行了分析。在趙秋麗等[7]研究中, 即分析了使用齊拉西酮合并碳酸鋰治療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的臨床療效。通過其研究可顯示, 應用抗精神病藥物齊拉西酮聯合碳酸鋰對于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實施臨床治療, 能夠取得較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效果, 這對患者而言有著重要意義, 也能夠說明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能夠取得較好療效。
綜上所述, 在臨床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治療過程中, 給予抗精神病藥物進行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療效, 改善其心理情況, 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晶. 齊拉西酮并碳酸鋰治療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的臨床有效性.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33):116-117.
[2] 陳明旭. 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應用喹硫平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36):102.
[3] 唐江麗. 喹硫平治療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評價. 當代醫學, 2017, 23(9):75-77.
[4] 徐彥. 淺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在雙相情感障礙治療中的應用. 中國醫藥指南, 2015, 13(33):296-297.
[5] 蔣鋒, 湯宜朗, 王傳躍. 雙相情感障礙聯合治療研究進展與臨床評價.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03, 3(5):271-274.
[6] 李成云.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MECT)合并藥物與單純藥物治療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相臨床對照研究. 山東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 2016, 38(4):264-266.
[7] 趙秋麗, 賈峰. 齊拉西酮合并碳酸鋰治療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的研究. 天津藥學, 2015, 27(2):31-33.
[收稿日期:2018-11-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4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