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膽囊炎的臨床效果評價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討急性膽囊炎治療中應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臨床效果。方法:本次選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78例急性膽囊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組方法為雙模擬法,研究組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參照組用常規開腹手術,比較兩組效果。結果:研究組術中失血量比參照組少,手術時長、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比參照組短,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僅為5.13%,參照組高達23.08%,差異呈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膽囊炎治療中應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能獲得理想的臨床效果,能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后并發癥,患者恢復速度更快,進而更快康復出院,臨床中值得普及應用。
  【關鍵詞】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急性膽囊炎;開腹手術
  【中圖分類號】R57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051-02
  急性膽囊炎的病發常是因為細菌侵犯或膽囊管阻塞所致,患者會呈現出上腹持續性絞痛、接觸痛等表現,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若不及時治療容易誘發膽囊壞疽穿孔,目前常通過手術切除的方式進行治療,由于存在組織粘連情況,不易辨清解剖結構,所以存在膽道損傷風險[1]。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應用,不僅手術切口小,還能放大局部組織,為手術提供更好的視野,本次我院為了進一步明確其應用效果進行了研究,詳情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78例研究對象都是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急性膽囊炎患者,雙模擬法作為分組標準,兩組各39例。研究組中男女比例26:13,年齡段25-75,均值(49.62±4.25)歲,患病時長7小時-7天,均值(3.14±2.49)天;參照組中男女比例25:14,年齡段24-76,均值(49.71±4.18)歲,患病時長5小時-6天,均值(3.02±2.37)天。對比兩組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研究組) 行全身麻醉,患者保持平臥體位,在臍緣下做1cm小切口,建立二氧化碳氣腹,之后將患者頭部略墊高25°,并向左傾斜20-30°;應用腹腔鏡三孔法,分別在劍突下、腋前中線與肋弓下緣交叉點做約2cm切口,將操作器械和腹腔鏡置入,對腹腔進行探查;如果存在粘連情況,要先進行分離,讓肝十二指腸韌帶、肝門、膽囊充分暴露,避免損傷膽總管,輕壓胃竇讓膽囊三角暴露出來,將膽囊管表面覆蓋的結締組織用撕拉扯、鈍性分離等方式去除,把鈦夾夾在膽囊動脈上,用逆行、順行或順逆聯合方法剝離膽囊,注意辨清膽囊漿膜下間隙;緊貼膽囊壁切除或剝離膽囊,避免劃破膽囊;將切除的膽囊從劍突處操作口取出,并電凝止血;如果腹腔積血較多或膽囊破損、膽汁滲漏,需要沖洗腹腔。如果患者存在廣泛粘連,無法充分暴露膽囊,要轉開腹手術;術后給予3-5天抗生素預防感染。
  1.2.2 開腹手術(參照組) 麻醉方式、體位與研究組相同,手術切口位于右上腹肋緣下,約10cm,將組織和腹壁逐層切開,進入腹腔,鈍性分離粘連組織,讓膽囊充分暴露,游離、結扎膽囊動脈和膽囊管,用逆行、順行或順逆聯合方法切除膽囊,沖洗腹腔,逐層縫合切口;術后同樣給予3-5天抗生素預防感染。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包括:術中失血量、手術時長、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同時,記錄術后并發癥情況,包括感染、腸粘連、膽道受損。
  1.4 統計學分析 研究中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20.0軟件處理,(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率(%)表示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呈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 研究組比參照組術中失血量少、手術時長短、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快、住院時間短,兩組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情況 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5.13%,明顯低于參照組的23.08%,組間差異呈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急性膽囊炎患者中約有90-95%合并膽囊結石情況,局部黏膜組織受到結石長期擠壓損傷,進而提高細菌感染率,若結石移位還會堵塞膽囊,讓膽汁瘀滯也會引發感染[1]。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目前應用廣泛,通過三孔或四孔法做小的切口,而腹腔鏡攝像頭能攝錄膽囊三角、膽總管、膽囊動脈、膽囊管的詳情,并清晰的顯示在顯像設備上,術中可以通過放大圖像確保手術視野和手術精準度,也就降低了損傷肌肉、體壁神經等幾率,而且腹腔不會長時間在空氣中暴露,對臟器的影響較小,感染的發生率較低,是目前深受患者認可的微創技術[3]。
  本次研究中,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研究組患者,與行開腹手術的參照組相比較,術中失血量更少,手術時長、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更短,組間差異呈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研究組2例出現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5.13%,參照組共計9例,總發生率為23.08%,組間差異呈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腹腔鏡的應用不僅能提升膽囊切除術的質量,而且手術時間短,術后不容易出現并發癥,能更快康復并出院。
  綜上所述,急性膽囊炎治療中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有著良好的臨床效果,手術質量和康復治療較好,能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的舒適度。
  參考文獻
  [1] 鄒衛華.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治療的療效及預后分析[J]. 肝膽外科雜志, 2016, 24(6):452-454.
  [2] 廖重五, 馬蘇, 宋濤, 等. 腹腔鏡膽囊摘除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急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對比[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6, 16(26):5135-5137.
  [3] 蔡勇, 張建淮, 楊晨晨,等.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急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評價[J]. 川北醫學院學報, 2016, 31(4):586-58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518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