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急性膽囊炎患者中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臨床分析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急性膽囊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膽囊炎病例,按照數字分配劃分為研究組50例與對照組50例,對照組采取傳統開腹手術治療,研究組選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比分析兩組治療療效。結果:經過治療后,研究組治療有效率比對照組明顯更好,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明顯少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明顯更低,兩組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對于急性膽囊炎病例,采取腹腔鏡手術治療方式,可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在臨床上應大力推廣。
[關鍵詞]膽囊炎;腹腔鏡;切除術
[中圖分類號]R6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03—0079—02
在消化內科中,急性膽囊炎是一種多發性的急腹癥,主要因細菌侵入,或膽囊管阻塞所引起,大多數病例伴隨膽囊結石。在臨床治療時,傳統主要使用開腹手術治療,但創傷較大,術后恢復慢。近年來,對于該疾病治療,腹腔鏡手術治療十分廣泛。筆者選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膽囊炎病例,有50例病例選擇腹腔鏡手術切除,治療效果十分理想,現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膽囊炎病例,按照數字分配劃分為研究組50例與對照組50例。研究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齡29歲—63歲,平均年齡45.28±1.21歲,疾病類型:27例單純急性膽囊炎和23例伴隨膽囊結石病例;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30歲—62歲,平均年齡44.63±1.18歲,疾病類型:26例單純急性膽囊炎和24例伴隨膽囊結石病例;兩組病例的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相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選擇傳統開腹手術切除,建立氣管插管,給予連續硬膜外的全身麻醉,確定右,上腹經腹肌層為切口,采取常規膽囊切除,待剝離完成后,選擇生理鹽水對腹腔進行沖洗,設置好引流管。
研究組:選擇腹腔鏡手術切除。在開展手術時,建立氣管插管,給予連續硬膜外的全身麻醉,選擇仰臥位,采取頭高腳低的左側臥位,確定肚臍上部位置,作lcm切口,構建人工氣腹,確保壓力控制13mmHg左右,選擇三孔法進行手術,處于腹腔鏡情況下檢查,進步分離粘連組織,嚴密監測膽囊、三角區、膽管等擴張狀況,確保方向正確,如果出現順逆行結合情況,切除膽囊。
1.3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患者的臨床資料與數據全部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檢測前后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明顯性,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病例的治療指標相比:研究組手術時間2.1±0.3h,手術出血量為48.5±12.6ml,下床時間為1.02±0.15d,住院時間為8.58±0.69d,對照組手術時間6.3±1.8min,手術切口長度2.73±0.55em,手術出血量為100.5±23.4ml,下床時間為2.15±0.69d,住院時間為25.71±1.15d,手術切口長度10.01±3.17em,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時間對比,研究組明顯比對照組組更短,兩組各項指標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兩組病例治療效果對比:研究組36例治愈,12例好轉,2例無效,有效率96.0%,術后出現1例腹腔感染、1例膽管損傷,不良發生率4.0%,對照組23例治愈,13例好轉,14例無效,有效率72.0%,術后出現6例腹腔感染、5例膽管損傷,不良發生率22.0%,研究組治療效果比對照組明顯更好,兩組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3 討論
在臨床上,急性膽囊炎病發病十分突然,主要因膽囊管阻塞所致,臨床主要有陣發性腹部絞痛,或胸背部放射痛,或腹肌強直,某些病例伴隨局部粘連、水腫。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逐漸發生變化,膽囊炎病發率也逐年增加。臨床對于該疾病治療,一般選擇開腹手術治療,能夠直接切除膽囊,然而因創傷較大,也易引發各類并發癥,因此,術后效果不太理想。近年來,隨著微創醫療技術的不斷更新,在膽囊切除術中運用腹腔鏡十分廣泛,通過該手術治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在手術過程中,手術視野十分清晰,通過建立人工氣腹,可有效減少誤診率,確保疾病診斷。另外,使用微創手術,手術切口較小,并發癥發生例數較少。
使用傳統開腹手術,讓創口與空氣處于一種直接接觸狀態,極易出現腸粘連狀況。使用腹腔鏡手術,通過纖維器械開展手術,可減少粘連發生率,有效縮短手術時間,使患者痛苦感明顯降低,防止因麻醉藥物刺激,減少腸胃功能損害,促進患者有效康復。值得注意的是,該手術具有一定禁忌癥,腹腔鏡手術并非適用于所有膽囊炎病例,如果發病時間大于三天,腹腔鏡切除手術的實施難度會明顯增加,即使開展手術,術后恢復速度比小于3d的患者明顯較慢。因此,患者出現急性膽囊炎,需及時到醫院就診,防止延誤最佳手術時機。
在本組實驗中,研究組50例病例選擇腹腔鏡手術進行切除,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手術切口等手術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同時,術后指標相比,研究組的下床時間、住院時間比對照組明顯要短,治療有效率高達96.0%,比對照組的72.0%明顯更高,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4.0%,比對照組的22.0%明顯更低,兩組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這表明,對于急性膽囊炎病例,采取腹腔鏡手術治療方式,可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在臨床上應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丁文杰.腹腔鏡手術與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膽囊炎的價值觀察[J].中國農村衛生,2018(24):7.
[2]徐旻.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傳統膽囊切除術在急性膽囊炎悲者中的應用價值對比研究[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8,7(04):669—670.
[3]陳昌貴.吸鈍性解剖法在急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8,25(35):28—30.
[4]劉海露.經皮肝膽囊穿刺引流術聯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急性膽囊炎中應用價值[J]臨床軍醫雜志,2018,46(12):1482—148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7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