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學科護理團隊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泵治療圍術期中的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多學科護理團隊對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泵治療圍術期干預效果。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多學科護理團隊干預, 比較兩組患者24 h血糖水平、日間血糖絕對差、血糖達標時間、血糖波動次數、血糖波動系數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24 h血糖水平(7.53±1.04)mmol/L、日間血糖絕對差(1.44±0.21)mmol/L、血糖達標時間(3.14±0.33)d、血糖波動次數(3.51±1.14)次、血糖波動系數(1.09±0.34)均優于對照組的(9.86±2.13)mmol/L、(2.43±0.46)mmol/L、(5.91±0.67)d、(4.98±1.25)次、(1.88±0.5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有5例出現低血糖、4例出現管路滑脫、7例出現高血糖、6例沒有及時胰島素泵更換、4例出現注射部位硬結, 并發癥發生率為65.00%;觀察組1例出現低血糖、1例出現管路滑脫、1例出現高血糖、2例沒有及時胰島素泵更換, 沒有患者出現注射部位硬結, 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2.50%;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泵治療的圍術期行多學科護理團隊干預能夠改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 值得應用。
【關鍵詞】 多學科護理團隊;2型糖尿病;胰島素泵;圍術期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7.105
近幾年, 伴隨人們生活方式與飲食結構變化, 糖尿病患者發生率逐年上升。胰島素泵是連接機體對人體胰島素的分泌裝置進行模擬, 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改善血糖水平[1]。但由于非內分泌護理人員對于疾病知識和胰島素泵使用方法沒有充分了解, 導致胰島素泵的應用容易發生危險。在臨床上, 多學科的理團隊通常是按照團隊的成員能力與性質詳細劃分職能, 提高護理干預的效果, 防止發生不良事件。本文探討了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泵治療的圍術期行多學科護理團隊護理的有效性,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例。對照組男23例, 女17例;年齡最小48歲, 最大77歲, 平均年齡(56.37±10.82)歲。觀察組男22例, 女18例;年齡最大45歲, 最小75歲, 平均年齡(57.19±11.2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①植入前的準備:檢查裝置管路, 設定胰島素基礎量、目標血糖值、低血糖與胰島素的敏感系數等。②選擇植入位置:基于腹部位置操作方便, 有助于胰島素的吸收, 所以將植入位置選在腹部。植入時不能傷及瘢痕和硬結位置。③注意事項:護理人員需密切監測患者血糖指標, 需要實時觀察植入位置, 以便發生滲血與紅腫等, 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1. 2. 2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多學科護理團隊干預, 具體內容如下。
1. 2. 2. 1 多學科管理團隊構建 該團隊成員有1名主管護師, 并且需要具有使用胰島素泵經驗的??谱o士3名, 需要具備內分泌科經驗的科室護士15名, 外科護士、心理咨詢師1名, 營養師1名。主管護師擔任隊長, ??谱o士擔任副隊長, 各科室護理人員則負責聯絡。
1. 2. 2. 2 專業培訓 護理前, 醫院可以聘內分泌科資深護理人員與醫生授課, 授課內容有理論與操作的技能, 理論知識需要四學時培訓, 操作技能需要培訓6個學時, 進行4個學時團隊訓練。具體培訓內容涉及胰島素泵使用、血糖儀、胰島素筆等。
1. 2. 2. 3 干預內容 ①健康宣教:當患者入住本院以及需要管理團隊評估患者對知識了解的情況, 按照評估的結果經書面形式給患者與家屬實施健康教育, 同時發放健康宣教手冊, 讓患者進行閱讀。②胰島素泵使用:置泵前, 需要主管護師按照《胰島素泵治療風險評估單》[2]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評估, 并且根據評估情況實施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實時觀察胰島素泵使用情況, 對相應的問題進行記錄, 并向內分泌科的醫生反饋, 以便進行處理。每個月團隊需要進行一次交流會, 分析外科上報胰島素泵的使用問題, 對反饋意見進行收集, 分享工作的經驗, 必要時建立微信群、QQ群, 以便團隊能夠突破時間、空間限制進行交流, 建立團隊交流的平臺。③心理護理:進行置泵時, 若患者存在抑郁與焦慮等情緒, 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 強化患者治療的自信心, 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④飲食護理:營養師應按照患者血糖控制的情況與飲食喜好制定飲食計劃, 結合患者的飲食習慣, 患者可以選擇喜歡的食物, 確保所設計飲食計劃符合患者身體情況、飲食習慣, 確?;颊唢嬍车目茖W性。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24 h血糖水平、日間血糖絕對差、血糖達標時間、血糖波動次數、血糖波動系數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包括低血糖、管路滑脫、高血糖、沒有及時胰島素泵更換、注射部位硬結等。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觀察組24 h血糖水平(7.53±1.04)mmol/L、日間血糖絕對差(1.44±0.21)mmol/L、血糖達標時間(3.14±0.33)d、血糖波動次數(3.51±1.14)次、血糖波動系數(1.09±0.34)優于對照組的(9.86±2.13)mmol/L、(2.43±0.46)mmol/L、(5.91±0.67)d、(4.98±1.25)次、(1.88±0.5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有5例出現低血糖、4例出現管路滑脫、7例出現高血糖、6例沒有及時胰島素泵更換、4例出現注射部位硬結, 并發癥發生率為65.00%;觀察組1例出現低血糖、1例出現管路滑脫、1例出現高血糖、2例沒有及時胰島素泵更換, 沒有患者出現注射部位硬結, 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2.50%;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2型糖尿病治療依據還是患者的血糖指標, 特別是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標, 可以對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進行有效的反應, 但是大部分患者對于2型糖尿病的重視程度不夠, 因此臨床治療效果不好[3]。因此在臨床治療中, 需要對治療方法進行控制, 從而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胰島素泵主要是對人體正常的胰島素分泌節律進行模擬, 24 h不間斷的為患者注入胰島素, 實現降血糖效果[4]。但是, 在應用胰島素泵時, 容易發生各種并發癥, 導致胰島素泵的使用效果受到影響, 因此需要護理人員付患者血糖水平進行密切監測, 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5]。胰島素泵可根據患者的血糖值調整患者的進餐時間與進餐量, 并且通過進一步對患者餐前胰島素追加量進行調整, 從而降低患者的低血糖發生率。生物合成人胰島素屬于一種可溶性短效人胰島素, 對患者血糖有著顯著的控制作用[6]。成立多學科的護理團隊能夠對人力資源的配置進行優化, 對團隊各個成員的職責進行明確, 并且能夠對患者血糖無法有效控制弊端進行彌補, 將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降低, 讓護理人員高度重視胰島素泵的管理, 提高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7]。此外, 經構建多學科的護理團隊能夠對護理制度進行完善, 可以將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調動, 繼而提高護理有效性[8]。
綜上所述, 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泵治療的圍術期行多學科護理團隊干預能夠改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臨床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袁宇萍. 規范化護理對2型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效果分析.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 9(11):228-229.
[2] 呂紅英. 循證護理對胰島素泵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6, 20(2):14-17.
[3] 劉玉, 王曉雷, 張磊, 等. 護理干預對接受胰島素泵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 中國醫藥科學, 2015, 23(12):72-74.
[4] 董麗麗. 探討胰島素泵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護理效果觀察. 糖尿病新世界, 2018, 21(1):92-93.
[5] 周靜雯, 潘桂瓊, 譚麗君, 等. 胰島素泵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護理. 黑龍江醫學, 2015, 21(6):701-702.
[6] 冉柳. 規范化護理對2型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的效果觀察. 現代養生B, 2015, 17(7):186.
[7] 楊穎, 張曉梅, 李金姬, 等. 2型糖尿病應用胰島素泵聯合動態血糖監測治療的臨床護理.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5):280-281.
[8] 嵇云. 應用胰島素泵治療2型糖尿病的護理體會.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22):216-217.
[收稿日期:2018-09-2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4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