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優質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全程優質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方法 56例乳腺癌手術患者, 依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28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基礎護理模式, 觀察組患者采用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前, 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分別為(47.3±3.1)、(46.6±3.6)分, 對照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分別為(58.5±3.5)、(57.5±3.8)分;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43%(27/28), 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75.00%(21/28);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全程優質護理模式應用于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療效確切, 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 有助于身體恢復, 并且對良好護患關系創建具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可以保證醫療護理質量。
【關鍵詞】 全程優質護理;乳腺癌;應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1.096
乳腺癌為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 是威脅女性身體健康的主要病因。此病和遺傳具有一定的關系, 而目前社會生活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 使其患病率逐年呈現上升趨勢[1]。而臨床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方法則是乳腺根治術, 雖具有良好的效果, 但術后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次研究分析全程優質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 現將研究過程以及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手術患者56例, 年齡最大56歲, 最小25歲, 平均年齡(40.3±5.1)歲。納入標準:①經體檢、影像學檢查以及病理組織學確診, 符合臨床診斷標準, 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乳腺疼痛、乳頭溢液等;②因乳房腫塊就診;③女性;④對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嚴重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疾病;②合并精神疾病;③哺乳期、妊娠期女性。依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28例。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基礎護理模式, 觀察組患者采用全程優質護理模式, 護理內容如下。
1. 2. 1 手術前護理 人如果處于舒適狀態中, 其心理等方面同樣會處于一個良好狀態。為此醫院需要對環境問題進行重視, 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醫務人員需要將醫院的相關情況進行講解, 其中包含主治醫生或者病友等。護理人員對于自己負責的患者需要進行充分了解, 將其病情告知患者, 緩解其不良情緒, 減少心理負擔?;颊邔θ榉壳谐中g難以接受, 具有較為強烈的抵觸心理, 因此無良好的配合性。此時護理人員需要對其進行勸說, 緩解其抵觸心理, 并予以患者相應的關心, 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 并予以安慰, 滿足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 并告知患者需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患者對自身的病情并不是很了解, 從而擴大了不安情緒。護理人員此時需要將疾病的有關知識講解給患者, 使其對疾病具有充分的認識。在對其實施檢查時, 應在陪護下實施, 陪護人員應鼓勵安慰患者。
1. 2. 2 手術后護理 完成手術后, 患者具有較為不安的心理, 并且其精神上具有較大的創傷, 為此需要予以患者相應的關心以及安慰。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準備一些術后需要使用的物品, 以免過后準備出現紕漏。大部分患者術后會出現恐懼或者自卑心理, 此時護理人員需要予以患者人文關懷, 協助患者正視自身的病情并走出困境, 以樂觀的心態面對接下來的生活。同時可予以患者相應的建議, 告知其人造乳房技術水平良好, 可以將身體上的缺點彌補。將患者不良情緒消除后, 能夠順利實施術后調理, 對患者身體健康恢復可起到促進作用。乳腺癌手術后產生的疼痛通常在麻醉藥過后, 因為手術具有較大的面積, 術后患者會感受到較為劇烈的疼痛。此時可以采用物理治療方法對疼痛予以緩解, 通過深呼吸分散注意力, 從而緩解疼痛。
1. 2. 3 恢復時期護理 應予以患者關心和愛護, 為了了解其恢復情況, 應創建病例檔案, 其中包含手術時間、患病情況以及電話等。對其恢復情況進行了解的過程中, 需要為患者出現的小問題進行解決, 使得患者更加信任護理人員。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均進行心理狀態評估, 分別采用SAS、SDS展開焦慮、抑郁情緒評估, 得分越低提示心理狀態越好。兩組患者護理后均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其進行評估, 問卷總分為100分, 非常滿意:分數>85分;滿意:分數60~85分;不滿意:分數<60分。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評分對比 護理前, 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乳腺癌的發生率較高, 對婦女健康造成了極大威脅。相關統計數據指出, 全世界1年內新發現的乳腺癌例數有130萬以上, 病死率高達30%以上[2]。該病的病機尚無統一說法, 但具有規律性。諸多研究表明, 乳腺癌與遺傳因素有較大的相關性, 絕經期前后女性的發病率最高, 對女性的身心健康與生存質量均造成了極嚴重的影響。電離輻射、避孕藥使用、高齡初產等也均是該疾病的相關影響因素[3, 4]。
乳腺癌作為一種臨床患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 手術治療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 而對患者實施全程優質護理, 則以患者為中心, 對患者進行尊重以及維護, 并為其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5]。在每一個護理環節中將關愛和尊重融入其中, 和患者創建良好的護患關系, 使得患者能夠信任護理人員。與此同時全程優質護理為一種有效的護理模式, 醫務人員有責任并且有義務為患者提供此項服務?;颊咦詮娜朐洪_始, 護理人員需要將治療方法以及術后如何調理身體予以告知, 對患者身體恢復起到了促進作用。此外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可以將患者的不良情緒消除, 樹立治療疾病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 將全程優質護理模式應用于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療效確切, 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 有助于身體恢復, 并且對良好護患關系創建具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可以保證醫療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錦華. 全程優質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4(5):745-746.
[2] 丘秋香. 全程優質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24):226-227.
[3] 蔣碩. 優質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 6(27):200-201.
[4] 張進. 全程優質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臨床效果觀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24):78-79.
[5] 彭美霞, 朱良麗. 全程優質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30):237-238.
[收稿日期:2018-04-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8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