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囊聯合小劑量催產素應用于高危妊娠足月引產的臨床效果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水囊聯合小劑量催產素應用于高危妊娠足月引產的臨床效果。方法 86例高危妊娠足月引產孕婦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43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小劑量催產素引產, 觀察組給予水囊聯合小劑量催產素引產, 比較兩組孕婦給藥前后 Bishop 評分、分娩方式以及引產情況。結果 觀察組孕婦陰道分娩率95.35%高于對照組的62.79%, 剖宮產率4.65%低于對照組的37.2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孕婦引產成功率為97.67%, 顯著高于對照組孕婦的86.0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孕婦給藥前Bishop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給藥后, 兩組孕婦Bishop評分均明顯升高, 且觀察組孕婦Bishop評分較對照組明顯升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水囊聯合小劑量催產素應用于高危妊娠足月引產的臨床效果顯著, 可顯著提高陰道分娩率和引產成功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水囊;小劑量;催產素;高危妊娠;足月引產;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1.063
近年來, 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高危妊娠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如高齡初產、妊娠期糖尿病、胎兒生長受限、胎盤功能不良、巨大胎兒等[1]。為提高高危妊娠足月妊娠引產經陰道分娩的成功率, 臨床中常采用藥物引產 (如催產素、前列腺素等), 臨床上常將小劑量催產素用于足月妊娠孕婦, 這種方法雖能起到宮縮效果, 但對宮頸擴張無明顯作用。水囊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技術, 能促進宮頸軟化、成熟[2]。因此, 本院采用水囊聯合小劑量催產素的用藥方案。本文主要探討水囊聯合小劑量催產素應用于高危妊娠足月引產的臨床療效觀察, 為提高足月妊娠引產孕婦的陰道分娩成功率提供合理參考,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86例高危妊娠足月引產孕婦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43例。所有胎心監護均正常, 研究均得到孕婦知情同意。對照組中, 年齡22~36歲, 平均年齡(27.65±3.65)歲;孕周37~41 周, 平均孕周(39.9±0.5)周。觀察組中, 年齡21~35歲, 平均年齡(26.57±3.75)歲;孕周38~42 周, 平均孕周(40.6±0.6)周。兩組孕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孕婦在用藥前都需要進行常規檢查, 包括B超、胎心監護等。對照組給予常規小劑量催產素引產, 觀察組給予水囊聯合小劑量催產素引產, 具體方法如下。
1. 2. 1 對照組 對照組具體步驟如下。第1天:催產素2.5 U加入0.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靜脈滴注, 根據孕婦宮縮情況適當調整滴注速度, 保持有效宮縮;第2天:對Bishop 評分<6分的孕婦采用催產素2.5 U加入0.5%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靜脈滴注, 滴注標準與第1天一致, 保持有效宮縮;第3天:對Bishop評分在>6分的孕婦進行人工破膜, Bishop 評分<6分的孕婦則繼續給藥, 給予催產素2.5 U加入0.5%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 靜脈滴注, 根據孕婦宮縮情況適當調整滴注速;3 d后未分娩表示引產失敗, 改行剖宮產。
1. 2. 2 觀察組 觀察組催產素使用方法同對照組, 水囊具體使用方法如下。①孕婦取截石位并對其外陰行常規消毒;②暴露宮頸并用碘伏棉球對其消毒, 水囊前端插入宮頸管, 注入150 ml生理鹽水, 注意保持過程要緩慢;③確保水囊管的尾端要在宮頸內口上方后將其導管固定于大腿內側;④水囊放置完畢后, 對胎心、孕婦癥狀等進行仔細觀察, 密切關注孕婦的身體癥狀;⑤20 h 后取出水囊, 根據 Bishop 評分進行人工破膜。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孕婦分娩方式、引產情況。分娩方式包括陰道分娩、剖宮產;引產情況根據自制量表分為顯效、有效、無效, 引產成功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2]。②比較兩組孕婦給藥前后 Bishop評分。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孕婦分娩方式、引產情況比較 觀察組孕婦陰道分娩率、孕婦引產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孕婦,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孕婦給藥前后Bishop評分比較 兩組孕婦給藥前Bishop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給藥后, 兩組孕婦Bishop評分均明顯升高, 且觀察組孕婦Bishop評分較對照組明顯升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妊娠晚期常因母嬰因素需要引產, 特別是高危妊娠。有研究表明, 使用水囊聯合小劑量催產素對高危妊娠足月妊娠孕婦進行引產可提高陰道分娩率[3]。水囊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引產技術, 對高危妊娠足月妊娠孕婦無不良反應, 受到廣大一線臨床醫師的青睞。水囊主要通過擴張宮頸來實現宮頸局部內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與釋放, 進而實現引產[4]。而小劑量催產素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增強子宮節律性的收縮, 調節子宮收縮力, 提高子宮收縮的頻率和幅度, 可提高陰道分娩率[5-11]。
本次研究表明, 給予水囊聯合小劑量催產素的觀察組孕婦陰道分娩率95.35%高于對照組的62.79%, 剖宮產率4.65%低于對照組的37.2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孕婦引產成功率為97.67%, 顯著高于對照組孕婦的86.0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孕婦給藥前Bishop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給藥后, 兩組孕婦Bishop評分均明顯升高, 且觀察組孕婦Bishop評分較對照組明顯升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水囊聯合小劑量催產素應用于高危妊娠足月引產的臨床效果顯著, 可顯著提高陰道分娩率和引產成功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輝. 小劑量催產素, 普貝生與Foley尿管水囊促宮頸成熟配伍小劑量催產素用于足月妊娠引產的對照研究. 醫學信息, 2013, 27(26):81-82.
[2] 王士鑰. 水囊聯合小劑量催產素足月引產療效觀察.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20):163-164.
[3] 盧玉梅. 低位水囊聯合催產素在足月妊娠引產的應用. 江蘇醫藥, 2016, 42(8):958-959.
[4] 陳娟奇. 水囊聯合小劑量催產素應用于足月引產的臨床療效觀察. 健康前沿, 2016, 25(12):68.
[5] 蔡春梅. 低位小水囊聯合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產的療效觀察. 四川醫學, 2009, 30(10):1563-1564.
[6] 余映花. 低位水囊聯合催產素在足月妊娠引產中的臨床效果分析.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32):55-56.
[7] 林春霞.水囊聯合人工破膜加催產素用于足月妊娠引產的效果觀察.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2):80-81.
[8] 黃英靜.低位小水囊聯合催產素在足月妊娠促宮頸成熟中應用效果觀察.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8,12(10):136-138.
[9] 李苑瑛.小水囊加催產素用于晚期引產的效果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0, 19(2):165-166.
[10] 黃楊琴, 林笑丹, 潘愛緞,等.低位水囊與單用催產素在足月妊娠計劃分娩中的應用效果對比分析.中國婦幼保健, 2017, 32(24):6133-6135.
[11] 李培華, 頡小云.水囊催產素引產術應用于妊娠晚期的效果觀察及護理.心理醫生(下半月板), 2012, 13(12):73-74.
[收稿日期:2018-07-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81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