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柴胡疏肝散對肝郁氣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根據肝郁氣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病情特征,采用加味柴胡疏散進行治療,分析其治療價值與安全性。方法:將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筆者所在醫院就診的肝郁氣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隨機抽取44例,按照其就診的先后順序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參照組。治療組22例患者采取加味柴胡疏肝散進行治療,參照組22例患者給予泮托拉唑腸溶膠囊及嗎丁啉進行治療。1個療程后,比較分析兩組患者血清胃動素及胃泌素水平、臨床各項癥狀評分、臨床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率等情況。結果:與參照組相比,治療組患者血清胃動素及血清胃泌素水平明顯較優,臨床癥狀評分明顯較高,臨床總有效率(90.9%)明顯較高,且不良反應率(13.6%)明顯較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療肝郁氣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顯著,且安全性高,無明顯不良反應。
【關鍵詞】 加味柴胡疏肝散;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氣滯證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3.0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03-0-03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受飲食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人數不斷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源于胃及十二指腸區域的消化不良癥狀,也是臨床上一種最為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餐后飽脹感、上腹部疼痛等癥狀,生物學及內鏡檢查往往無明顯異常[1]。根據相關的醫學研究報告顯示,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由胃腸道功能障礙、內臟過敏、精神及心理因素等所致。目前醫學上對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尚無統一的標準,西醫主要以促使胃動力藥或抑制胃酸分泌物等藥物治療為主,但臨床效果并不佳。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于中醫學“胃痛、痞滿、嘔吐、呃逆”的范疇,故治療時應以疏肝理氣、運脾和胃為宗旨[2]。為了探究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療肝郁氣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可行性與療效,筆者所在醫院開展此項試驗,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筆者所在醫院就診的肝郁氣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隨機抽取44例作為研究對象。參與本次試驗的所有患者均符合2008年中華中醫學會出版的《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醫病癥部分)》診斷標準[3],入組前均進行為期1周的洗脫期。所有研究對象均排除呼吸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的干擾。治療組患者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齡20~66歲,平均(42.0±5.9)歲;病程1~2.5年,平均(1.4±0.6)年。參照組患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齡21~70歲,平均(46.0±4.7)歲;病程1~3年,平均(2.1±0.5)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此次試驗主要是采取對照法來研究加味柴胡疏肝散對肝郁氣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療效。治療組采取加味柴胡疏肝散進行治療,藥方為:柴胡10 g,白芍15 g,川芎10 g,枳殼10 g,陳皮6 g,甘草9 g,香附10 g,郁金10 g,紫蘇梗10 g[4]。按照此藥方每日1劑用400 ml水煎服,每日于早晚各服1次。對于氣滯較為嚴重患者,可酌量加服厚樸10 g,川楝子15 g[5]。參照組給予泮托拉唑腸溶膠囊(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及嗎丁啉(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進行治療,嗎丁啉,1粒/次,3次/d,于三餐前0.5 h內口服;泮托拉唑腸溶服膠囊,每日早晨于餐前服用1粒(40 mg),1次/d[6]。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不能服用其他藥物,且用藥忌食辛辣生冷食物。觀察記錄患者服藥后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不良反應情況等,并計算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率等。
1.3 觀察指標
此次研究中,主要就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不良反應情況及胃泌素、胃動素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以分析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療肝郁氣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療效。(1)胃動素、胃泌素水平,治療結束時,根據醫護人員對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動素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分析。(2)各項臨床癥狀評分,由醫護人員對患者兩肋脹滿、餐后飽脹、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進行評定,滿分100分。(3)臨床總有效率由專業醫護人員對患者的臨床表現予以評定。治療結束時,患者主要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為痊愈;主要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為顯效;主要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為無效[7-8]。總有效率=(顯效+痊愈)/總例數×100%。(4)不良反應情況根據醫護人員對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情況的記錄,計算患者的不良反應率。
1.4 統計學處理
此次研究數據處理均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動素水平比較
治療前,治療組患者胃泌素水平為(54.2±11.3)pmol/L,胃動素水平為(254.2±41.3)pmol/L;參照組患者胃泌素水平為(58.9±14.5)pmol/L,胃動素水平為(267.2±44.5)pmol/L;兩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胃泌素水平為(22.9±9.1)pmol/L,胃動素水平為(368.2±56.9)pmol/L;參照組患者胃泌素水平為(48.8±12.6)pmol/L,胃動素水平為(395.1±52.6)pmol/L。與參照組相比,治療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顯著下降,胃動素水平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前,治療組患者兩肋脹滿評分為(78.8±22.7)分,餐后飽脹評分為(71.6±20.8)分,惡心嘔吐評分為(68.9±12.3)分;參照組患者兩肋脹滿評分為(76.8±20.7)分,餐后飽脹評分為(69.9±21.1)分,惡心嘔吐評分為(66.7±14.7)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兩肋脹滿評分為(12.8±5.6)分,
餐后飽脹評分為(16.8±0.7)分,惡心嘔吐評分為(12.5±0.4)分;參照組患者兩肋脹滿評分為(28.9±12.5)分,餐后飽脹評分為(39.3±17.1)分,惡心嘔吐頻評分為(36.7±15.9)分。與參照組相比,治療組患者兩肋脹滿、餐后飽脹、惡心嘔吐評分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比較
治療組22例患者中,痊愈9例,顯效11例,無效2例,臨床總有效率為90.9%;參照組中,痊愈4例,顯效8例,無效10例,臨床總有效率為54.5%。與參照組相比,治療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治療組22例患者中,出現口干不適者2例,大便不成形者1例,食欲不振者0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6%;參照組22例患者中,出現口干不適者4例,大便不成形者5例,食欲不振者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0%。與參照組相比,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功能性消化不良,俗稱消化不良,主要是指出現上腹痛、上腹脹、早飽、食欲不振等癥狀[10]。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為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病和高發疾病,我國每年發病率高達10%~30%。該疾病發病初期,癥狀較輕,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視,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極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該疾病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導致的結果,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主要是以緩解臨床癥狀,保證患者的生存質量為主。西醫治療往往預后不良,而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于中醫中“胃痛、痞滿、呃逆”的范疇[11],以內調為主。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與參照組相比,治療組患者血清胃動素及血清胃泌素水平明顯較優,臨床癥狀評分明顯較高,臨床總有效率(90.9%)明顯較高,且不良反應發生率(13.6%)明顯較低。表明給予患者加味柴胡疏肝散進行治療,可以增強患者的胃動素水平,降低其胃泌素水平,從而加速腸道蠕動功能,保證機體的吸收和消化功能[9]。雖然嗎丁啉及泮托拉唑腸溶服膠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癥狀,但預后不良。而加味柴胡疏肝散藥劑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郁之效;香附具有保護胃黏膜之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氣之效;枳殼可以促使胃排空,加快腸道蠕動;紫蘇梗具有疏肝利肺、理氣活血之用[10-12],將這些藥物綜合起來使用,可以發揮其最大功效,促使腸道功能恢復正常。
加味柴胡疏肝散,一方面可以促使患者腸道功能的恢復,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保證患者的生存質量。因此,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療肝郁氣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顯著,且安全性高,無明顯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魯小艷.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療肝郁氣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療效觀察及其對胃電圖的影響[D].長沙:湖南中醫藥大學,2016.
[2]張霓,姜慧暉,陳吉文.加味柴胡疏肝散與西藥治療肝郁氣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對比[J].中國當代醫藥,2018(20):147-149.
[3]馬睿.疏肝理氣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綜合征肝郁氣滯證的臨床療效觀察[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7.
[4]趙潔晶.柴胡疏肝散加味聯合西藥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療效[J].中國民間療法,2016,24(5):62-63.
[5]陳麗萍.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胃炎肝郁氣滯證的臨床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3):177-179.
[6]雷春紅,林一帆.柴胡疏肝湯對功能性腹痛肝郁氣滯證患者生活質量影響[J].臨床軍醫雜志,2018,46(1):57-59.
[7]魯小艷,喻斌.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氣滯證)臨床療效觀察[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6(4):60-63.
[8]王兵兵.柴胡疏肝散加味聯合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6,30(1):63-64.
[9]盧戀花.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2):45-46.
[10]蘇曉玉,陳勇毅.柴胡疏肝散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Meta分析[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4):384-386.
[11]劉乃祥.柴胡疏肝散方治療肝郁氣滯型胃病的臨床療效[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29):143-145.
[12]田亮渝.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3):128-1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97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