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急診靜脈輸液病人的護理管理干預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分析門急診靜脈輸液病人的護理管理干預效果。方法:選取我院門急診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期間收治的靜脈輸液患者共計232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護理組(n=116)和參照組(n=116),參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護理組實施護理管理干預,分析對比兩組治療前后HAMA評分、穿刺成功率及護理總滿意率。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前HAMA評分對比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HAMA評分對比具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組患者穿刺成功率為93.97%,參照組患者穿刺成功率為73.28%,護理組高于參照組,經對比具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組總滿意率為98.28%,參照組總滿意率為87.07%,護理組高于參照組,統計學對比分析有意義(P<0.05)。結論:護理管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和穿刺成功率,臨床推廣和應用意義顯著。
【關鍵詞】門急診;靜脈輸液;護理管理干預
靜脈輸液原理是在液體靜壓和大氣壓的雙重作用下將藥物從靜脈注入到患者體內,具有起效快、療效強等優點,能夠在注射期間維持恒定藥物濃度,亦可迅速補充患者身體所缺乏的營養,該種治療方式在門急診中十分常見,也是臨床給藥應用頻率最高的治療方式[1]。但是,靜脈輸液下患者需長期維持單一體位,舒適度相對較低,在這種情況下,門急診靜脈輸液患者的護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次實驗研究針對門急診靜脈輸液患者應用護理管理干預效果進行分析和探討,詳細內容見下文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門急診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期間收治的靜脈輸液患者共計232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護理組(n=116)和參照組(n=116),排除合并全身性疾病患者、惡性腫瘤患者、近期手術患者及精神類疾病患者。護理組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55例,年齡18-59歲,年齡中位數29.63歲,靜脈輸液時間3-15天,平均靜脈輸液時間7.85天,肺炎7例、支氣管炎34例、上呼吸道感染63例、腸炎5例、其它7例,參照組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54例,年齡18-57歲,年齡中位數30.45歲,靜脈輸液時間3-16天,平均靜脈輸液時間7.12天,肺炎6例、支氣管炎36例、上呼吸道感染65例、腸炎3例、其它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對比無意義,P>0.05,可進行下一步分析對比。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即護理人員選擇輸液管、針頭和輸液方法后,如患者靜脈輸液藥物濃度較高或刺激血管時應及時告知患者相應注意事項,并在穿刺結束后告知患者按壓穿刺部位。護理組實施護理管理干預,首先,予以患者心理管理干預,護理人員應在患者靜脈輸液前充分掌握患者精神狀態和心理情緒,通過言語交流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和依從性,告知患者不良情緒下對機體免疫系統的負面影響,幫助患者建立積極、健康、樂觀的情緒。其次,予以患者健康管理干預,護理人員應充分向患者講解靜脈輸液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如不得打鬧、大幅度活動穿刺部位等,如不耐受時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同時告知藥物注射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輸液速度、輸液量等,待患者靜脈輸液結束后提醒患者按壓穿刺部位5分鐘,不得揉搓,避免淤青影響下以此靜脈穿刺成功率。最后,予以患者人性化管理干預,護理人員應有序組織患者靜脈輸液等候,并在患者等候期間主動向患者介紹姓名、等候室設施等,在輸液室內放置報紙、雜志,便于患者在輸液期間通過閱讀打發時間,亦可配備電視、電腦等設施,充分緩解患者在靜脈輸液期間的無聊、焦慮心理,在對患者進行穿刺時,應確保自身語氣和緩、動作輕柔,避免給患者帶來緊張情緒,并保證穿刺以此成功。
1.3 觀察指標
使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對患者治療前后焦慮狀況評分[2],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焦慮程度越嚴重,分數越低表明患者焦慮程度越輕,同時記錄患者穿刺成功例數并計算相應發生率;患者滿意度由醫院門急診根據文獻及自身臨床經驗編寫,總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其余均為一般滿意,護理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4 統計學分析
本實驗232例靜脈輸液病人所產生的實驗指標數據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HAMA評分等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靜脈穿刺成功率、護理總滿意率等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實驗結果在P<0.05狀態下有價值,可以繼續后續實驗討論研究。
2 結果
2.1 不同組別患者治療前后HAMA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前HAMA評分對比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HAMA評分對比具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組別患者穿刺成功率對比
護理組患者穿刺成功率為93.97%,參照組患者穿刺成功率為73.28%,護理組高于參照組,經對比具統計學意義(P<0.05)。
2.3 不同組別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護理組總滿意率為98.28%,參照組總滿意率為87.07%,護理組高于參照組,統計學對比分析有意義(P<0.05)。
3 討論
靜脈輸液治療相比于口服藥物治療方式來說具有起效快、療效佳,相比于手術治療方式來說具有刺激小等諸多優點,是門急診中首選的治療方式,使用頻率在諸多治療方式中位居首位[3]。但是,門急診科室靜脈輸液下受患者對靜脈輸液流程、靜脈注射藥物知識、相關注意事項的了解程度不夠,極易產生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影響治療依從性和效果,如一次靜脈穿刺未成功時,還會增加護患糾紛的發生幾率,不利于醫院建立良好的社會形象。護理管理干預下通過對患者實施心理管理干預、健康管理干預和人性化管理干預等方式,保證患者在充分了解靜脈輸液的同時,改善不良心理狀態,提高靜脈輸液依從性和效果,最終實現為患者提供更優質護理服務的目的[4],充分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護患糾紛發生率,利于護患關系的和諧。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治療前HAMA評分對比無明顯統計學差異,治療后兩組HAMA評分對比具顯著統計學意義,可見在實施護理管理干預下患者焦慮癥狀得以明顯改善,另外,護理組患者穿刺成功率為93.97%、總滿意率為98.28%,參照組患者穿刺成功率為73.28%、總滿意率為87.07%,護理組均高于參照組,相比于常規護理干預來說,護理管理干預下患者的滿意度和穿刺成功率均更高,與洪冬妮和郭麗貞等人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5],具有研究價值。
綜上所述,門急診靜脈輸液患者實施護理管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提高穿刺成功率和靜脈輸液質量,對護理質量的提高起到積極作用,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鄢云平.舒適護理門診干預對靜脈輸液患者的影響分析[J].醫學信息,2017,30(04):224-225.
[2]朱紅霞.護理管理干預對小兒靜脈穿刺成功率的影響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30):225-226.
[3]李永娜,楊紅娟.護理管理干預對急診靜脈輸液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07):228-229.
[4]李丹.門急診開展系統化護理干預對靜脈輸液不良反應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09):1279-1282.
[5]洪冬妮,郭麗貞.系統化護理干預對門急診靜脈輸液患者的影響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2):1489-1490.
作者簡介
劉帥群(1985-)女,江西省吉安市人。大學本科學歷。門急診護士長,門急診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主要從事門診注射及急救護送方面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155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