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醫護理在健康自我管理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中醫整體觀念;中醫理論;中醫適宜技術;健康管理
  【中圖分類號】R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1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開展延續護理服務,是提高醫院服務質量和運行效率的有效措施[1]。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各種慢性病發病率急劇增加,醫療保險支出日益增加。針對國發[2013]40號《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升中醫健康服務能力;推廣科學規范的中醫保健知識及產品?!惫P者在多年護理工作中體會到健康自我管理是預防和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應用中醫理論和技術,能更好地維護群體健康。
  1 健康自我管理
  健康自我管理是病人能認識到自己的健康狀況并掌握一定的治病防病知識,秉持健康生活方式,從而達到預防和減少疾病發生的目的。從健康到疾病是一個漸進的、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合理飲食、適當運動、保持心理平衡都是對健康有益的。中醫整體觀念、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氣血經絡理論、辨證論治施護、情志致病、中醫適宜技術等在健康自我管理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1.1 中醫整體觀念在健康自我管理中的應用 整體觀念有三層含義,人本身是一個完整的、有機的整體;人的生理與心理是一個整體,心理的疾病可以引起身體的疾病,身體的疾病也可以引起生理的疾病;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整個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攝生預防與自然界的統一。《黃帝內經》強調攝生要遵循自然規律[2],《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黃帝內經》還認為疾病的成因與變化同自然界中其他許多變化規律有關,如季節的變換、地域的差異、月象的盈虧等。夏季天氣炎熱時,人易中暑;春季是某些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北方寒冷,易患風寒痹癥。南方居處潮濕,易患疥瘡?,F代醫學研究,抑郁癥與季節和地理位置相關,長期生活在北歐和地下室的易患病。了解這些規律,可以有針對性采取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或加重。
  1.2 中醫辨證論治、施護在亞健康人群中的應用 中醫體質辨識理論是辨證論治在亞健康人群中應用的具體體現。體質有陽虛、陰虛、氣虛、平和質、濕熱、痰濕、氣郁質、血瘀、特稟體質八種,體質辨識方法容易理解,操作簡單,為預防疾病、養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據,體現了“治未病”思想。針對自己的體質選擇相應的飲食種類、運動和調護方式,以調養糾偏,對于提高公民健康素養,預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有著重要作用。
  1.3 中醫養生理論指導生活起居 中醫養生重視保護腎氣,調理脾胃,順應自然,形神共養,動靜結合,勞逸相宜,適當活動,以利于氣血運行。起居有常,保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禁止強力勞動和劇烈活動,平時可配合氣功、保健操、太極拳、八段錦、日光浴等體育鍛煉?,F代醫學證明慢跑、騎車、游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代謝,排出氧自由基,保護心腦腎。
  1.4 七情致病己漸漸引起人們的注意,現代社會競爭意識強,生活壓力大。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病己是多發病和流行病。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正常的情緒反應,當狂喜、暴怒、大悲等情志太過或過久時就會影響氣的升降出入運動、臟腑的功能,損傷氣血、陰陽。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如《黃帝內經》上說:“余知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庇秩纭端貑枴分姓f:“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边@里的“恬淡虛無”,即是內心安定,心情寧靜,似無欲無求貌。只有這樣才能氣機條達、臟腑功能正常、體內氣血運行如常,否則百病生于氣。
  2 中醫適宜技術在亞健康人群中治療作用
  中醫辨證有陰陽、虛實、表里、寒熱、臟腑、氣血、經絡等方法,常見的有臟腑偏陰虛或陽虛、氣血不足、陰陽失調,引起心煩易怒、焦慮、失眠、疲勞、胃腸功能異?;虿贿m,中醫療法在糾正這些偏差中有簡單、方便、廉價、效驗等多面的優點,相對于西醫療法,中醫適宜技術操作簡單,易懂易學,價格低廉,見效迅速,更方便居家使用。
  2.1 耳穴埋豆是采用王不留行籽或萊服子等丸狀物貼壓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應點,通過其疏通經絡調整臟腑氣血功能,促進機體的陰陽平衡,達到防治疾病改善癥狀的一種操作方法。生命全息理論認為,耳朵似一個倒置在子宮內的胎兒,其相應的器官、肢體在耳朵上都有穴位對應。當某一臟器發生病變時,在耳朵相應的穴位上壓豆,每天予以按揉數次,每次數分鐘,可起到治療作用。實踐表明耳穴壓豆中治療失眠、內分泌失調、胃腸疾病、心血管、氣管炎等方面有較好的療效?!鹅`樞·口問》“耳者,宗脈所聚也?!盵3]耳穴中“神門”具有鎮靜、安神的功效;“肝”能養血柔肝,疏肝解郁。
  2.2 基于中醫的臟腑經絡氣血理論,選擇艾灸治療功能虛弱性疾病有較好的效果。通過點燃的艾條懸于選定的穴位或病痛部位之上,通過艾的溫熱和藥力作用刺激穴位或病痛部位,達到溫經散寒、扶陽固脫、消瘀散結、防治疾病的一種操作方法。脾弱氣虛者溫和灸脾俞、中脘、神闕、氣海、太白、三陰交、足三里;脾腎陽虛者腎俞、大鐘、關元、承山、太溪。清代吳儀洛《本草從新》中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苯Y合推拿有溫經通絡止痛、活血散瘀除濕、滑利關節、松解肌肉的功效。
  2.3 穴位貼敷是將藥物制成一定的劑型,貼敷到人體穴位,通過刺激穴位、激發經氣,達到通經活絡,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行氣消痞,扶正強身作用的一種操作方法。《黃帝內經》:“腎出入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為足少陰腎經井穴,兼通肝腎二經,具有益陰潛陽作用。臨床利用吳茱萸疏肝下氣的藥效通過腎經涌泉穴吸收,滲透于經脈,行氣血、營陰陽、心神安。
  2.4 中藥枕對高血壓、失眠的治療作用 藥枕的芳香氣味改變局部小環境,從而使患者的身心狀態發生改變,對高血壓、失眠等患者起到良好的心理調節作用;頭為諸陽之會,藥枕直接接觸后頭部風府、風池至大椎穴部位,通過藥物的發散和局部機械刺激作用,以達到清肝明目、息風化痰、寧心安神的功效;并進而激發頭頸部位的經絡之氣,促進感傳,使經絡疏通,氣血流暢,從而起到保健防病的目的。
  2.5 刮痧在慢性疼痛中的治療作用
  刮痧起源于古代砭石。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拭經絡腧穴部位,通過局部摩擦刺激,使經絡穴位處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環,起到松解肌腠,疏通經絡,舒筋理氣,排毒祛邪,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以增強機體自身潛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F代醫學認為有諸內必形諸外,機體外部的刺激會產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過信息傳遞系統輸入到有關臟器,對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調整,從而對產生病變的局部調整而達到解除病痛的作用。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據之一。
  總之,中醫在千百年來作為防病治療的手段,在現代社會中某些慢性病中和預防保健中仍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并且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到來,中醫在醫養機構和康復機構中將會有著其他治療手段無法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張桂秋,閆樹英,楊曉燕,等.健康管理對出院后產褥期母嬰健康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3):293-296.
  郭蕾李靜.近20年中醫天人相應理論的探討及發展[J].中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24,(4):317-320.
  祝亞男,俞國紅,楊方英,等.中醫護理技術對減少乳腺癌患者術后并發癥的效果研究[J]. 中華護理雜志,2017,52,(9):289-29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2848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