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基于對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作用的研究,闡述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優勢。分析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包括在有形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以及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針對博物館文化遺產保護,給出加強宣傳工作、加強保護力度等有效措施的建議。
關鍵詞:博物館;文化遺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大量且珍貴的歷史資源與文化資源。這些資源在我國社會的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我們做好相應的保護工作。因為這些歷史文化遺產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智慧,還能為子孫后代的發展提供保障。近些年,我國開始注重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博物館作為歷史文物典藏的重要場所,更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與價值。所以,本文主要針對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等內容進行相應闡述。
1 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優勢
博物館在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館有自身的優勢,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博物館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長久性與有效性[1]。因為博物館屬于國家事業單位,相較于其他文化遺產保護機構有較強的穩定性,可以永久保護和收藏我國文化遺產。而且在博物館中針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有更加完善的保護體系,不僅有專業的文物研究者,而且文物鑒定技術更加完善,為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第二,博物館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沒有目的性與功利性,所有保護工作都是公益性的。當前我國更加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積極鼓勵社會各方都能夠參與到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博物館對文化遺產的保護主要是想要傳承和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與文化遺產,所以沒有目的性。
2 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
2.1 在有形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
博物館對我國有形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中:
第一,古建筑與近代建筑的保護作用。全世界大概有3.5萬個博物館,其中有一半的博物館是在古建筑基礎上進行改造。我國擁有近5000個博物館,其中有1000多個博物館也是在古建筑的基礎上進行改建的[2]。盡管在我國的發達地區,許多博物館在建設之初古建筑與現代建筑都可以用在博物館的各項業務活動中,所以博物館在保護古建筑與現代建筑中發揮重要作用。
第二,對歷史紀念性建筑以及名人故居的保護作用。在博物館中,歷史紀念性建筑、名人故居建筑以及革命紀念館建筑等都占據重要組成部分。此種類型的紀念館與博物館,在建設初期會對其開展的活動等做出明確規劃。紀念館與博物館不僅需要擔負起弘揚歷史文化的重任,還需要擔負保護文物的責任。當紀念館與博物館建成之后,會將原有的文物陳列在博物館與紀念館中。
第三,對古文化遺址的作用。古文化遺址屬于不可移動的文化遺產,此類遺產也屬于博物館的保護范圍,如南京明代城墻博物館、半坡遺址博物館。此類文化遺址的保護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其的管理與維護中。博物館經常會接到上級的指令,在一定時期內需要對不可移動的文化遺產進行代行管理,如管理其中的歷史文物等。因此,博物館在保護古文化遺址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2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
在社會快速發展背景下,多元化文化對我國傳統優秀文化造成很大沖擊,導致我國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面臨消失問題。例如,現代印染、電腦機繡等為人們的日常工作以及生活帶來許多便利,導致人們將藍印花布以及傳統刺繡等傳統工藝遺忘。所以,博物館需要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與價值。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民間文學、民間舞蹈以及傳統戲劇等是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進行傳承,而傳統醫藥、雜技等則是通過手傳心授的方式進行傳承。物質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所以,為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需要博物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載體進行充分研究與考慮,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單單依靠尋找載體的方式無法起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作用[3]。許多傳統文化藝術以及傳統工藝等都是通過代代相傳的方式傳承的。對傳統工藝的保護,需要從傳承人入手,更好解決傳承人問題,這樣才能保證傳統技術工藝能夠代代相傳。
隨著國家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逐漸重視,博物館也逐漸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能夠端正工作態度,在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
3 博物館文化遺產保護的有效對策
3.1 加強宣傳工作
為保證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能夠更好開展,需要博物館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宣傳工作。不僅需要加強對文化遺產本身的宣傳,還需要加強對文化遺產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加強宣傳能夠使全民意識到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作用以及文化遺產對人類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促使人民群眾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例如,在社區開展相應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演講活動,還可以將文化遺產保護融入到教學工作中,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從小就能了解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肩負起自身的社會責任[4]。除此之外,還可以撰寫有關文化遺產保護的文章,不斷增強人們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通過不同的宣傳方式,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這樣博物館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將會順利展開。
3.2 加強保護力度
博物館需要加大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如歷史街區的整體保護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等。因為兩方面是博物館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弱點,所以針對歷史街區的整體保護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需要重點強調并落實。博物館要在文化遺產保護中起到良好帶頭作用,保證各項工作都能夠被落到實處。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與財力,積極引進先進的設備設施,實現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智能化與現代化,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人力成本的支出[5]。同時,針對博物館中的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其的培訓。不僅需要培養工作人員的管理意識,還需要增強工作人員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只有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到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作用,才能保證各項保護工作及宣傳工作的順利展開。除此之外,還需要通過培訓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使其能夠在文化遺產的保護中發揮最大的作用與價值。博物館還可以定期向人民群眾開放,通過展覽等方式,讓人們對文化遺產有正確的認識。在如今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許多人對文化遺產沒有正確的認識,并不知道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博物館做好引導工作,通過展覽、講座等方式向人民群眾積極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方式與思想,充分發揮博物館的引導作用,保證我國文化遺產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與保護。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博物館在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館需要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端正工作態度,采取不同措施為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貢獻一份力量。與此同時,博物館針對文化遺產的保護需要加大投入,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做好各項宣傳工作,促使我國人民能夠具有較強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為我國文化遺產的更好傳承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麻曉榮.民族地區博物館社教活動的策劃與實施——以右江民族博物館民族風情展演活動為例[J].東方收藏,2019(5):109-112.
[2]代欽.傳承民族地區手工藝 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2):21-24.
[3]曹兵武.本體·信息·價值·作用——關于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幾個理論問題[J].中國文化遺產,2019(1):48-53.
[4]王之綱,王燁.古思今譯:“萬物有靈”清華大學文化遺產保護與創新研究成果展側記[J].裝飾,2019(1):36-43.
[5]周旸,賈麗玲. [J].中國博物館,2018(2):98-103.
【作者簡介】李芳峰(1981—),男,河南新蔡人,館員,碩士,主要從事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848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