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施之我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伴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生活與課堂之間的聯系性,越來越密切,讓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更為貼近,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展示出無限的生機,深刻地影響著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從本文所提到的三種方法入手,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探索和發現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學生創新素養和能力的培養,為教學重點,真正把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融合起來,促使學生從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為生活化教學的開展,做好鋪墊。
關鍵詞: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實施
進入高中階段后,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不大加大,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抵觸心理,再加上眾多的科目,讓學生感到目不暇接,無暇顧及數學知識的學習,長期以往,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持續下降,學生對所學的內容也缺乏探究的熱情。鑒于此,把生活與教學完美地結合起來,最大化地開闊學生學習視野,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能夠切實改變學生被動地學習狀態,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從而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邁上一個新的空間。為此,高中數學教師從實際出發,深入地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搭建生活與教學融合的橋梁,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有生命力,幫助學生從中領會出知識的精髓,讓學生輕松自在地學習數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下面就如何開展生活化的教學,進行如下探索:
一、采用生活化的引入方式,增強課堂的生活化氣息
課堂引入的方式,應該是靈活多變、生動活潑的,因為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才能有利于學生思路的開闊,學生才會主動地展示個人的才智,凝聚學生的智慧,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找尋知識的精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讓課堂教學沿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整體的課堂教學上,才會洋溢著生活的氣息,以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地全面提高。為此,在高中數學的課堂上,教師可通過生活中的典型實例引入數學教學內容,將常見的數學現象融入教學內容當中,讓枯燥無味的數學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貼近。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數學問題邏輯性的理解與掌握,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教學《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的相關內容時,我們可以形象化地將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圍繞太陽運轉的軌跡看成一個橢圓,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當這些行星圍繞太陽轉的速度超過一定限度時,它們的軌跡就會變成雙曲線或者拋物線,像這樣將生活中的現象融入數學教學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
二、構建生活化的教學場景,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教學場景處于活躍狀態,學生所學的內容,才會充滿朝氣,整體的課堂教學效果,才會得到真正地提高。為此,高中數學教師要把握好生活與教學的關系,改變學生對數學的厭煩情緒,把生活中提取有價值的內容,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集中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強烈的興趣,自主地進行研究和探索,去親身感悟知識的內涵,領會出知識的真諦,最大化地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以達到高效課堂的構建。在創建生活化的教學場景中,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對于數學的理解和計算,當教師把生活的情境模式帶入到學習中的時候,學生會對這種學習方式產生一定興趣,比如學生在學習三角函數的時候,教師把古代勞動人民使用三角函數解決問題的故事加進去,肯定會引起學生的重視,學生總是對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有很強的求知欲望,這會讓學生對于數學課堂充滿興趣,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慢慢增強了。數學課堂的學習,關鍵是讓學生聯系生活,聯系課堂,然后在實際中獲得學習的動力,這樣學生就會學得越來越好,所以說創造生活的情境是教師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
三、建立生活化的教學框架,凸顯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生活是課堂的源頭,只有找到生活中與知識有關的內容,課堂才會真正與生活聯系起來。為此,高中數學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需要搭建以生活為主題的框架,把知識融入到生活中,然后以此為基礎,指引著學生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化的實際問題,集中學生注意力,促使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得到更深入地發展,突出數學知識的實用性特征,以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比如在教學“排列組合”時,就可以通過列舉短信拜年這一實例來實施教學,例如班內46名學生在過年期間發送問候短信,每兩個人互相發送一條短信,那么一共發送多少條短信?又如,高三某班畢業生53人,在聚會時互相握手,每兩個人相互握手,那么一共需要握手多少次?將這些生活實例引入教學的目的在于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率。切忌為了生活化教學而引入,更不能因為單純的引入而引入。實踐證明,這種生活化實例的引入,有效促使學生的認知過程轉化為能力過程,并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
總而言之,教學改革的步伐,推動生活化教學的順利開展。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切實感受到知識的生活化內涵,巧妙地運用以上方式,把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實踐,引入到教學中,更好地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把各種教學思想,融入生活化教學中,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去探索數學世界,讓教學更貼近生活實際,調動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去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促使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新明.新課標下如何挖掘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內容[J].新課程學習(中),2017(02):66-67.
[2]呂曉輝.讓數學與生活互動: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8(55):124-1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06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