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因地制宜,適度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闡述了近年來職業技術學院校園建設的特點及面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引入整體設計的策略,并以鄖西職校園區的規劃設計為例,探討了校園規劃設計中可以采用的空間拓展策略以及場所精神、地域文化的塑造。
  關鍵詞:職校建設;校園規劃;空間布局;環境設計
  一、近年來我國職校建設的特點及面臨的問題
 ?。?) 建設周期過短,前期考慮不充分。隨著社會經濟對教育事業的強烈要求以及相關政策的引導,校園建設呈現出大規模擴張的趨勢。一時之間,老校園擴建,新校園也不斷涌現,教育事業的發展出現向數量而非質量的方向傾斜的趨勢。為趕時間搶占教育市場,不得不追求數量,從而導致校區的規劃建設在前期工作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就倉促開始,在建設初期對規模、布局、具體要求和投資力度都缺乏清晰的認識,繼而在規劃建設進程中不斷調整,使原有的設計意圖和布局遭到破壞。
 ?。?)大規模建設帶來的空間單調及特色趨同問題。大規模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導致校園空間失去特色。在批量建設中,為節約時間往往追求工業化、模數化的布局,這種方式雖然使設計和建設都更加簡便異形,但若不仔細推敲和適度變化,會造成校園空間的重復單調,缺乏可識別性。另外,職業技術學校在規劃建設中均存在著缺乏對自身特色的體現,機械化的平面布局無法體現職業教育內涵,未能將職業教育特色的實訓空間與教學、生活、運動等空間關系理清,從而導校園空間形態呈現千篇一律的面貌。
 ?。?)傳統建設模式制約了校園的社會化與市場化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教育的內涵也在發生著變化,社會對校園的需求不同于過往。尤其從職業技術學校的發展來看,校園更要順應時代發展逐步走向社會,承擔起應用知識的職能。然而,依照傳統建設模式進行規劃設計,使得校園的開放度不足,缺乏與工業區、產業園區、城市等外部空間更緊密的聯系,導致共享資源效率低,無法滿足職業學校社會化與市場化發展的需求。
  二、整體設計策略的引入
  通常在校園設計中,規劃、建筑、景觀等多個環節共同在起作用,并且大多數學校建成和使用都有較長的年限,無論是在校園的用地規范范圍以內,還是從學校的長遠發展來看,校園都需要空間和形象上的有機連續。因此,為了避免實施過程中出現校園整體感缺失,空間形式斷裂的問題,有必要引入“整體設計”策略,即以校園形態設計為核心的校園規劃、建筑、景觀三位一體的設計。
  三、鄖西職校園區規劃設計
 ?。?)項目概況。鄖西縣職業技術學校是一所集普通高中、職業高中、職業中專、農民工培訓中心等為一體的多層次、多功能、綜合型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學校開設計算機及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工業與民用建筑、學前教育、數控應用技術、旅游服務與酒店管理、服裝設計與制作等八個專業。
  為滿足鄖西縣中等職業教育未來發展的需求,鄖西縣政府計劃以縣職業技術學校為基礎,建設鄖西縣職校園區?;匚挥卩y西縣城西南部,處于福銀高速與天河交匯處,總用地面積約15.05公頃(含鄖西縣職業技術學校西校區1.55公頃用地),規劃凈用地面積約13.65公頃。
 ?。?)“再生型拓展,建設集約化校園”的空間拓展策略。根據《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標準(2010年)》建設用地規定要求,校園建設用地應為15.65公頃,用地缺口為2公頃。并且,周邊用地征地困難,用地發展受限:北面為在建的大地公司項目;向西發展受高速公路阻隔;向南發展受天河阻隔;東邊為已建成居民點,拆遷大,征地難。綜上所述,鄖西職校園區空間發展宜以再生型拓展(對原校區進行功能優化,結構調整等方式進行就地再開發,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增殖性拓展(在城市中另辟用地建設分校,可更大程度擴展校園規模,但新老校園之間的聯系性不強)相結合,采用土地集約化利用的發展策略。
  (3)“以教學為核心,其他功能區圍繞”的校園功能布局。鄖西職業技術學校集普通高、中等職業教育、和成人培訓于一體。校園規劃以各使用功能區的方便實用為主導,力求使功能分區明確、尺度宜人、環境優美。
  考慮到鄖西職校園區用地不足,校園功能布局模式宜采取集中式(教學區位于校園幾何中心,建筑群相對密集,省地、節能,適應于用地較為緊湊的校園。)和分區式(以功能分區為基本構架,教學、科研區為核心,外圍以學生生活區、教工生活區、體育運動區以及后勤服務區等若干區域。)相結合的形式,即以教學區為核心,外圍布局學生生活區、教工生活區、體育運動區以及后勤服務區等區域。
 ?。?)“尊重自然地形,人性化為主導”的道路交通設計。根據鄖西縣城市總體規劃(2009—2030),在項目用地內規劃兩條城市支路,紅線寬度均為16米。規劃道路將用地分割成若干個地塊,破壞了校園的完整性,并對師生出行的安全性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根據地形及用地權屬關系,對規劃道路線形進行優化調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時也提高了交通安全性。
  尊重自然地形,校區路網系統采取人車分流的方式,形成實用的路網布局結構,以環繞校區的環形車行路和南北步行軸線為道路基本骨架,修建一條校園內部路與通往駕校的公共通道銜接,并打通與天河路的出入口,保證校園近期與城市道路有兩個出入口,同時在行政辦公區和實習實訓區南側規劃設置林蔭式停車場,滿足教工及社會化程度提高后學生對停車位的需要。
 ?。?)“延續場所精神,營造特色空間”的空間環境設計。校園的場所精神是在校園生活和校園空間環境之間不斷互動的過程中形成的。鄖西職校園區的規劃設計基于對校園生活的研究,并且將其與一定的自然條件、社會背景聯系起來,充分考慮使用者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創造既能滿足師生學習要求又能激發交流創造的空間和場所。規劃設計結合場地內部及周邊的自然環境條件、氣候特征和城市背景,同時強調綜合鄖西當地地域及校園文化的特點,營造出獨具特色的校園空間及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 涂慧君,大學校園整體設計——規劃·景觀·建筑[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2]張蘭婷,徐賢燦, 淺析校園規劃中的創新意識——關于泉州市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擴增校區的規劃設計[J],華中建筑,2007(6):110-112.
  [3]錢明一,張燕.“生態校園、詩意校園、山地校園”——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傮w規劃設計[J],華中建筑,2014(2):128-13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0686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