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蘇州園林之桂花品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桂花是蘇州市的市花,在蘇州有著上千年的栽植歷史。關于桂樹的記載,早在先秦的典籍中就出現了。桂樹有著豐富、美好的文化寓意,蘇州古典園林中有許多以桂樹為主題的建筑。桂花與玉蘭、海棠、牡丹搭配栽植,寓意“金玉滿堂”“玉堂富貴”,尋常百姓家如果有庭院閑地也鐘情于栽植桂花樹,故蘇州歷來有“無園不植桂”的說法。
  【關鍵詞】 蘇州園林;桂花;聞木樨香軒;金粟亭;清香館
  [中圖分類號]J52  [文獻標識碼]A
  桂花是蘇州城市綠化的土樹種之一,在蘇州有著上千年的栽植歷史。目前在蘇州尋訪到的最古老的三棵桂花樹在太湖東山紫金庵,兩棵樹齡為600年,一棵樹齡為500年。大部分蘇州古典園林中都有百年以上的桂花樹,留園的聞木樨香軒、網師園的小山叢桂軒、滄浪亭的清香館、怡園的金粟亭等都是以桂為主題的建筑或景點。因桂花與玉蘭、海棠、牡丹搭配栽植,寓意“金玉滿堂”“玉堂富貴”,尋常百姓家如有庭院閑地也鐘情于栽植桂花樹,故蘇州歷來有“無園不植桂”的說法。1989年桂花被選為蘇州市市花,開發建設于1996年的桂花公園,現已成為“中國桂花品種繁育中心”,擁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四大品種群的51個品種、約7000株桂花。
  一、桂的文化寓意
  關于桂樹的記載,早在先秦的典籍中就出現了。但古稱之“桂”者,實際是指樟科的肉桂,與木犀科的桂花是兩種不同的植物。唐以前典籍中的“桂”應多指肉桂,而非桂花。成書于戰國至漢初的《山海經》中,描寫了居住著鳥身龍頭仙人的鵲山山脈:“南山之首曰鵲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山海經·西山經》中也有:“西南三百八十里,曰皋涂之山……其陰多銀、黃金,其上多桂木?!痹谏裣删幼〉氖劳庀删?,山勢綿延、人跡罕至。桂樹長于山野巖嶺,一年四季,不畏風雨,始終枝干挺拔,翠葉蓊郁?!秴问洗呵铩焚潎@桂樹:“物之美者,招搖之桂?!蔽鳚h淮南小山所作《招隱士》是最早的招隱詩?!肮饦鋮采馍街?,偃蹇連蜷兮枝相繚……猿狖群嘯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詩開篇即寫桂樹叢生在深山幽谷,是追慕桂枝芬芳,具有美好品德的王孫隱居之地。桂樹也因此成為隱士的代名詞。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記載:“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巔,冬夏常青,其類自為林,間無雜樹?!弊詈笠痪鋵懗隽斯饦洫毿愠闪值奶攸c。種在神仙居住之所、山野巖石之間的桂樹,代表著世外仙境和隱逸之地。
  肉桂作為香木,在《楚辭》中又被屈原賦予了高潔、忠貞的美好寓意。據潘富俊在《草木緣情——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植物世界》中統計,桂樹是《楚辭》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植物,共有11次。桂樹四季常綠,經冬不調,代表著郁郁生機?!冻o·遠游》曰:“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與“白芷”“薜荔”“茝蘭”這些便于佩戴的香草不同,桂樹在楚辭中更多是用來造船、制槳、豎旗,或是搭建房屋?!冻o·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桂櫂兮蘭枻,斲冰兮積雪?!?桂木不但能為舟為槳,還可制成車旗,搭建房屋。《楚辭·九歌·山鬼》:“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薄冻o·九歌·湘夫人》:“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湘君用桂木作梁棟,用蘭草纏繞,以辛夷為門楣,搭建出一幢華美芳香的房屋。桂樹代表香木,在《楚辭》中頻繁出現,其美好寓意對后世也產生了較大影響。
  秦漢兩代,皇家造園活動空前興盛,桂木作為重要的木材在皇家宮苑中廣泛使用,以桂木搭建的屋宇、門戶代表了高貴的門第和華貴的宮殿。漢武帝在未央宮中筑桂臺,即可登高觀景,又可以祈仙通神明。南朝人編著的《三輔黃圖·臺榭》中記載:“未央宮有釣臺、通靈臺、望鵠臺、眺蟾臺、桂臺、商臺、避風臺?!碧岂T贄在《南部煙花記·桂宮》中記述了陳后主為寵妃造桂宮之事:“陳后主為張貴妃麗華造桂宮于光昭殿后。作圓門如月,障以水晶。后庭設素粉罘罳,庭中空無他物,惟植一桂樹?!标惡笾黩溕菀?,治國無方,但雅好文學,所造桂宮中的“圓門”開后世園林洞門之先河。
  唐以后人們把科舉及第、飛黃騰達稱為“蟾宮折桂”?!稌x書·郄詵傳》記載:“(詵)累遷雍州刺史。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爲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爲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臂г栆浴肮鹆种恢?,崑山之片玉”謂己只是群才之一,原為自謙之詞,后世就以此喻科舉考試中出類拔萃的人。隋唐時期,統治階級以科舉考試網羅天下之英才。因鄉試例在農歷八月舉行,考中即稱折桂;會試例在農歷三月舉行,考中稱探杏。“桂林杏苑”成為鄉試、會試的代稱。
  蘇州人廣泛栽植、品賞桂花樹應在宋以后。南宋范成大晚年歸隱蘇州,在石湖別墅親自栽植桂花,并作《巖桂三首》,從詩中“紅淺黃深”可知當時蘇州已有多個桂花品種。其一曰:“越城芳徑手親栽,紅淺黃深次第開。不用小山招隱賦,身如強健日遷徊。”其二曰:“風簾疎爽月徘徊,悵望家人把酒杯。病著幽窗知幾日,瓶花兩見木犀開?!逼淙唬骸耙恢晔捤饕行A,東苑香風屬內家。丹碧屠蘇銀燭照,平生奇絕象山花?!?
  紹熙元年中秋蘇州石湖千巖觀桂花盛開,范成大賦詩《聞千巖觀下巖桂盛開》二絕曰:“金粟枝頭一夜開,故應全得小詩催。籃輿緩緩隨兒女,引入天香洞里來。”“千巖觀下碧瑤林,歲晚青青共此心。隱士歸兮花未老,每年來把一杯深。”桂樹花小簇生,金桂開時若金色的粟米掛于枝頭,香氣濃郁引人逗留。詩中將寓意隱士之肉桂與芳香的桂花合二為一,桂花樹也開始承載起隱逸高潔、高貴門第、科舉英才、月中仙樹等豐富的文化內涵。
  明清以后,蘇州桂花作為重要的觀賞植物,在私人庭園、寺廟園林等游覽休憩之地廣泛栽植。同時因桂花可以釀造美酒、糖漬做糕,又逐漸成為以采花為目的經濟樹種。在太湖光福一帶,桂花栽培面積已達2000余畝,是我國五大桂花產地之一。
  二、蘇州園林中以桂為主題的建筑
  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評價桂花樹道:“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樹乃月中之樹,香亦天上之香也。”因月中植桂,桂花樹又被雅稱為“仙客”“仙友”。蘇州園林中以桂為景點題名的建筑數量不少,如網師園的小山叢桂軒、留園的聞木樨香軒、滄浪亭的清香館,怡園的金粟亭、退思園的天香秋滿樓。  ?。ㄒ唬┞勀鹃叵丬?
  留園自徐泰時建園始,就以奇峰異石、古木嘉卉著稱。清乾隆末年,園為蘇州洞庭東山人劉恕所有。劉氏于園中多植白皮松,名“寒碧莊”。劉氏嗜好花石,園林十八景中以花木命名的就有六處,分別是綠蔭軒、明瑟樓、餐秀軒、含青樓、垂楊池館、古木交柯。至清末光緒年間,園又為盛康所有。盛氏大加修葺,比往昔更添壯麗。園內建筑以花木題名的有綠蔭軒、明瑟樓、涵碧山房、遠翠閣和聞木樨香軒,并沿用至今。其中,只有聞木樨香軒明確點出了主題植物——“木樨”。
  聞木樨香軒位于中部山水主景區的池西假山上,坐西望東,與高大嚴整的“曲溪樓”互為對景,是中部花園的至高點。此處建軒,正如計成所說,軒“宜置高敞,以助勝則稱”。整個建筑名“軒”似亭,翹角飛檐,雄踞山巔,有升騰飛躍之感。軒后緊靠分隔中西景區的低矮界墻,南北則與爬山廊相連。立于軒前,朝東放眼望去,則涵碧山房、明瑟樓、綠蔭軒、曲溪樓、清風池館、小蓬萊、可亭建筑群,與山水相融,入畫卷般徐徐展開,盡收眼底。軒前有抱柱聯:“奇石盡含千古秀,桂花香動萬山秋?!贝颂帪榍锛举p桂佳地,徐氏時稱“桂馨閣”,劉氏時名“餐秀軒”,盛氏時改今名,因四周遍植桂花,乃以嗅覺造景,別具一格。桂樹四季常綠、枝干挺拔,樹下湖石嶙峋,姿態古樸。仲秋時節,桂香滿山,香溢天地,正可遙想那段“聞木樨香”的禪宗公案。
  據《五燈會元》記載:(魯直)往依晦堂,乞指徑捷處。堂曰:“祇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論?!惫珨M對,堂曰:“不是!不是!”公迷悶不已。一日恃堂山行次,時巖桂盛放,堂曰:“聞木犀香么?”公曰:“聞。”堂曰:“吾無隱乎爾。”公釋然,即拜之。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北宋的詩人、詞人、書法家。他曾拜于晦堂大師門下,參禪悟道,修身養性。相傳,黃庭堅正是由“聞木樨香”參悟了禪機,找到了心性的本源,后來在詩詞以及書法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成就。
  在聞木樨香軒中靜坐沉思,那看不見、摸不著、又無所不在的木樨香縈繞四周,似乎還在訴說千年以前智者的故事,也在告訴今日的人們,唯有回到本源,才能明心見性。
 ?。ǘ┾鶊@金粟亭
  金粟亭在怡園中水池東岸,平面四方形,攢尖頂,長條石臺基,方磚鋪地。內掛“云外筑婆娑”匾額,取意唐韓越《月蝕》詩:“玉階桂樹閑婆娑?!痹轮泄饦洌焱庵?,婆娑花影,當風起舞。金粟,桂花別名,桂花常見品種有丹桂、金桂、銀桂、四季桂。尤以金桂色金黃,而香極濃。桂樹花小、瓣厚、簇生,落時,千朵萬朵簌簌飄下,若金色粟米,鋪就滿地金黃。園主集辛幼安詞為聯:“芳桂散余香,亭上笙歌,記相逢金粟如來,蕊宮仙子;天風飛墮地,眼前突兀,最好是峰房萬點,石髓千尊。”金粟亭四周遍植金桂十余株,另有峰石點綴其間,景色舒朗,自成一片天地。
  (三)清香館
  滄浪亭內有一獨立的封閉小院,院內建筑名“清香館”。南宋紹興初,園為蘄王韓世忠所有時,曾題名木樨亭。同治十二年(1873年),江蘇巡撫張樹聲在明道堂西北側重建此館,取唐代李商隱詩“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魚鎖桂叢”之意。館內有抱柱聯:“月中有客曾分種;世上無花敢斗香?!卑抵复颂幵灾补鸹āp^前小院圍以半圓形低矮粉墻,墻上遍布各式漏花窗,溝通內外景色。院內東西兩側各栽植一棵金桂,樹齡在百年以上,樹皮斑駁,枝干古拙。每到仲秋時節,桂花吐蕊,因有圍墻環繞,香氣愈加濃郁。
  參考文獻:
  [1]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留園志[B].上海:文匯出版社,2012.
  [2]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怡園志[B].上海:文匯出版社,2013.
  [3]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滄浪亭志[B].上海:文匯出版社,2016.
  [4]左彬森.桂花與蘇州城市園林綠化[J].蘇州園林,2018(3).
  [5]蔡曾煜.蘇州桂花考[J].蘇州園林,2017(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121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