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荷》對基弗綜合材料表現技法的學習與借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通過對安塞爾姆·基弗繪畫創作的分析與研究,學習借鑒其在作品中運用綜合材料進行拼貼與堆積的表現技法,引用到自己的創作當中來完成創作《荷》。通過“殘荷”這一題材,逐步探尋提煉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綜合材料創作技法。從用筆、用色到構圖造型以及材料的選擇等方面的手法,讓《荷》的畫面產生豐富的肌理,表現出荷葉隨著時間的流逝,光鮮過后仍保持堅韌不屈的高尚品質,初步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
  〔關鍵詞〕基弗;殘荷;綜合材料;表現技法
  基弗是一位享譽國際的藝術家,無論其藝術采取何種形式,如繪畫、行為、攝影、綜合材料、裝置還是雕塑,它們都滲透著基弗對歷史及文化的反省和思考。通過運用基弗的表現技法對綜合材料進行拼貼與堆積所產生復雜肌理效果、多變的筆觸和豐富的色彩使之與本次的創作相互融合形成一個和諧統一的畫面。使《荷》表現出隨著時間的流逝,光鮮過后殘荷仍保持堅韌不屈的高尚品質,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
  一、創作起因
  盛夏,不知有多少才子佳人為荷傾倒。夏末,這種清者自清之美,更是被那些潔身自好、不為外物所污的錚客推崇至極。然而,那夏天繁茂的荷是荷,秋天殘敗的荷也是荷,繁茂的荷自有其美,而殘敗的荷更有其美。通過對安塞爾姆·基弗繪畫創作的分析與研究,發現他在繪畫作品中善用綜合材料進行拼貼與堆積來表現他的創作理念。非常欣賞對于他從用筆,用色到構圖造型以及綜合材料的選擇等方法,在畫面中運用的材料往往起著關鍵性作用,材料的形、色、質都能強烈地將作品主題推上更高的層次,使畫面表現出簡潔有力的效果,并給人一種撼人心魄的感覺。將這種象征表現方法運用到自己作品當中,使畫面不過于沉悶充滿生命力。
  二、構圖構思
  對于一幅畫來說構圖的好壞直接會影響畫面的效果,這次創作是學習基弗對綜合材料的表現技法,為了對創作效果有更好的把握,用電腦軟件做出大概電子效果圖。首先用電腦軟件新建文件,此文件與實際創作木框同樣大小數據,并按照實際效果將外裱框與內裱框賦予相近顏色,以達到預期的視覺效果;其次,用相機把所有殘荷進行拍照,再用電腦軟件把殘荷按1:1的比例進行摳圖處理;然后,將能夠表現出殘荷生機勃勃、堅強不屈的畫面效果而進行選材;接著,根據畫面構成,安排所選材料的相應位置,使其疏密結合、有低有高,相互遮掩;最后根據導師意見,發現其中的問題并加以改正。
  下面是《荷》對殘荷的固定點位置。用電腦軟件定位出固定點的坐標,從而標注殘荷的大體的位置以及一些細節,不至于遺落。運用基弗創作的技法,使畫面由綜合材料來構成,簡潔有力。注意畫面的構圖,使畫面疏密結合,有層次感,以及透視關系的處理等,使畫面不過于沉悶。荷葉安排的時候要根據構圖要有大有小,形狀不能太單一,要具有各自的特點等。枝莖安排的時候不要過于密集,要疏密結合,穿插于殘荷之間,使畫面更加生動有趣。構圖完成后根據畫面效果發現問題,老師進行指導處理問題:首先是殘荷形態大小的問題。殘荷的大小都差不多,有些在畫面中有些多余,沒有突出點,建議替換或去除部分殘荷。然后是構圖的問題。有的地方過于密集,有些地方顯得太過空曠,多的地方稀一些,少的地方再畫一點,使構圖疏密結合,使畫面更加完美。
  三、材料運用與表現
  第一層(即最底層):肌理層。根據畫面需要在板上涂抹塑形膏,并用刮刀做出肌理,表現荷塘中由于季節的到來,樹葉的凋落等導致荷塘表面漂浮物的增加和水質的渾濁,同時交代了殘荷所處的自然環境;在畫面的右下方摻雜些許絲綿,代表著秋季枯黃并凌亂無章的植物,表達了殘荷的季節以及植物衰敗的狀態,同時寓意殘荷在如此破敗的環境下仍保持堅韌不屈的高尚品質。
  第二層:底色層。用黑、白兩種顏色,加入媒介進行調和后快速上色。在描繪的過程中注意畫面留白的形狀、大小等符號因素?;疑{描繪秋冬季荷塘水池顏色及表達該季節天空灰暗的基調;畫面中的留白以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形式呈現,給畫面增添活力不至于沉悶,同時寓意著大自然對殘荷的愛戴,給予其靈活的喘息空間。
  第三層:鏡片層。根據畫面效果選擇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鏡片在畫面上進行固定。鏡子是一種質感光滑并且具有反射能力的物品。采用鏡子來表現畫面效果就正如楊晶瑛所說,“綜合材料是當代油畫創作的載體,可以使油畫作品展現出更生動、更強烈的藝術表現魅力和獨特視覺畫面效果”。觀看者在欣賞畫面中殘荷的同時也同樣審視著自己,能夠看清自己并予以反思。此層次目的是:不同主體在欣賞作品的一剎那,根據自身主觀和外在客觀等因素的影響會產生不同的感受。
  第四層:荷葉層。殘荷經歷了長時間的風吹日曬容易破碎,即必須用透明膠粉加水的方法向殘荷表面進行噴灑,對殘荷進行整體壓制,使其喪失本身的彈性,用以增加殘荷的牢固性。
  第五層:附色層。以白色為主,紅色和金色作為點綴。用白色在殘荷表現進行全面涂抹。由于殘荷的皺紋肌理,白色在上面呈現出陰影關系,再用筆快速在畫面上進行揮灑產生迸濺,形成各種渺茫并大小不一的蓮蓬形狀;在鏡片上產生的絲狀帶有藕斷絲連的感覺。白色附色完成后,以相同做法在畫面上增添金色,用以表現季節豐收的景象,同時也表達了殘荷所處環境與被忽視的種種緣由。紅色代表著夕陽,把紅色附在畫面中最高殘荷再稍上的高度,并作出殘荷掩映夕陽小半邊效果,用于表達殘荷光鮮過后,日夜年華的時光被凄涼的擱置而不被欣賞,同時反襯殘荷不為殘酷的社會現實而頹廢,表達出殘荷堅韌不屈潔身自好的精神、清者自清之美的品味。
  忻東旺說過,“任何一種材料和技法,一旦成為藝術語言,便就要最大可能地發掘其材料特質的靈性與人性的關聯”。在學習基弗的綜合材料表現技法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讓觀看者感受到你內心所想,通過畫面來傳達內容。此次創作之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從選擇題材到畫面完成所呈現出的視覺效果,學習與借鑒了很多,也反復思考了很多。在整個創作過程中,學習基弗運用綜合材料進行拼貼與堆積的表現技法等多方面內容,并不斷地學習與創新力爭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表現技法,使作品風格更具有個人特色。藝術作品不只是色彩豐富,造型準確,而是作品中包含著對社會、對現實的思考,能夠讓觀賞者看到內心深處的東西。雖然對基弗在用綜合材料為載體來表現戰爭時代殘酷現實的手法方面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但是短時間內達到他的水平是難以做到的,然而可以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表現于畫面之中,使作品表達自己內心深處情懷之美。除了技法方面的學習和運用以外,更重要的是學習基弗的藝術精神,對于其藝術的學習,能夠給個人以后的創作帶來更多的啟發。
  此次創作通過對基弗創作風格的研究與學習,對他在選材構圖、表現技法和豐富肌理等方面的學習與借鑒,創新運用符合自己情感需要的構圖、造型和表現技法以形成全新的畫面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創作風格。通過認真研究基弗的作品,我們可以發現藝術家都是很真誠地面對自己,都跟隨自己的心用真摯的情感來表現和批判生活,從而來表達對現實生活和命運的一種感悟。在《荷》的創作過程中,正是學習他對生活的主觀看法及內心感受以運用綜合材料進行拼貼與堆積的表現技法來進行表達與闡述。通過借鑒基弗的表現技法再加以符合畫面的顏色,使《荷》的畫面給人一種高尚、清秀的狀態。作為學生要充分認識基弗作品中的深刻藝術內涵,學習其對綜合材料的表現技法和創作手法,結合自己的情感,使今后自己的創作更加豐富。
  (責任編輯:楊建)
  參考文獻:
  [1]楊晶瑛.論綜合材料在當代中國油畫創作中的表現與運用[D].湖南工業大學,2015.
  [2]忻東旺.忻東旺雅昌博客——[DB/OL].http://xindongwang.net.2008-05-12.
  [3]傅麗莉.安塞爾姆·基弗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9.
  [4] 王珺.材料的物質感-解讀基弗作品中的材料[D].上海師范大學,20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3925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