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一流高職院校建設困境與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一流高職院校建設是現階段乃至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國家職業教育戰略的需要。通過對一流高職院校的基本內容闡述,分析一流高職院校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內部困境和外部困境,提出在建設一流高職院校過程中如何找準辦學定位、合理布局專業、提升師資隊伍水平、深化校企合作以及政府支持的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一流高職院校  困境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a)-0133-02
  1  一流高職院校建設概述
  1.1 “一流”的基本含義
  何謂“一流”?根據《現代漢語詞典》《辭?!返鹊南嚓P解釋,“流”,指的是“品類”“等級”“一流”指的是“第一等”,與“高水平”“優質”“名列前茅”等含義基本相同,相對的詞是“普通”“一般”?!耙涣鳌笔且粋€比較概念,是在同等條件下同類別事物相比較后的結果。由于在不停變換的空間和時間內,事物也處于不停地運動發展變化中,誰是“一流”很難有有效的評判,因此,“一流”又是一個相對變化的、動態的概念。
  1.2 一流高職院校的提出
  高職院校是一種重要的高等教育機構,承擔著為社會培養技術人才的重要職責。從國家層面,已經將職業教育定義為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一種教育類型;從社會層面,企業對高職院校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將高職院校培養的技術人才作為企業人才儲備的重要進口。職業教育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迫切需要向內涵提升方向發展,一流高職院校的提出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戰略的需要,是我國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是高職院校發展到一定時期的自我發展需要。
  1.3 一流高職院校建設的基本要素和標準
  什么樣的高職院校才能稱得上是一流高職院校?目前學界對一流高職院校的界定觀點主要有3種:一是一流高職院校是排名靠前的高職院校;二是一流高職院校是能夠引領和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高職院校;三是一流高職院校是為人所知的著名的高職院校。根據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后,筆者認為建設一流高職院校的基本要素主要有4個方面,即雄厚的資產資本、強大的人力資本、豐富的文化資本、獨特的辦學模式。當4個基本要素充分發揮、共同作用,產生的合力就會促使形成一流高職院校的建設標準。
  2  一流高職院校建設發展所面臨的困境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迅猛,職業教育體系日趨完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進入一個新時期,建設成為一流高職院校主要面臨兩大困境,即內部困境和外部困境。
  2.1 內部困境
 ?。?)辦學目標定位不明確,特色不夠鮮明。
  很多高職院校在建設發展過程中目標定位尚不清晰,在辦學類型、辦學層次、辦學作用等方面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在辦學類型上,按照本科教學模式強調理論教學,弱化實踐教學,把高職院校辦成縮小版的“小本科”;在辦學層次上,存在一些高職院校片面追求聲望和名譽,甚至存在一部分高職院校還在追求學校升格;在辦學作用上,一些高職院校只是注重招生規模和學校學生就業率,認為招生規模和就業率就能表明學校的辦學質量好,然而在職業教育培養過程中卻忽略了學生職業發展規劃的需求。
 ?。?)專業建設不盡合理,缺乏品牌意識。
  科學合理地設置和調整專業,才能夠做到有的放矢適應不斷變化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才能夠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從而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質專門人才。然而有一些高職院校片面追求專業門類齊全,專業投入分散導致一些專業資源短缺而另一些專業資源出現浪費現象。還有一部分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過程中,認為目前哪些專業招生比較火熱,就設置哪些專業,沒有結合自身實際,更缺少前期的論證,導致高職院校缺乏自身特色的品牌專業,無法提升自身競爭力。
 ?。?)師資隊伍建設遲緩,缺乏“雙師型”教師。
  一流高職院校的建設發展需要合理的師資配置作為人力資源支撐。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不僅需要數量上的滿足、質量上的提升,同時還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雙師型”教師。2014年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完善教師資格標準,實施教師專業標準,健全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辦法”。當下還有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無論是教師數量、教師質量,還是“雙師型”教師配置,都還無法滿足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校企合作成紙上談兵,缺乏有效的機制保障。
  校企合作已經成為很多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做的功課,但很多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還仍然停留在一紙協議上,沒有實質意義上的合作,校企合作深入度不夠。比如有些高職院校為了應付各項檢查和評估,尋找一些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這樣的校企合作僅僅是走過場,搞形式主義;有些高職院校在建設發展過程中確實很重視校企合作,和很多企業開展教學、實驗實訓、科研等項目的合作,然而往往在合作過程中因各種因素導致合作斷斷續續沒有持久性,缺乏良性機制保障。
  2.2 外部困境
 ?。?)政府角色錯位,管的太多。
  政府作為高職院校的主管部門,在高職院校建設中進行統籌管理和協調引導,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政府部門管的過寬、干預的過多,不但不會有效支持高職院校發展,甚至還會抑制其發展。很多高職院校在建設發展中其內部運行和發展規劃往往都會受到政府和教育部門的牽制,自由發展空間狹小。簡單地講,就是高職院校在自身發展建設過程中所做的一些決策都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門的審批,極大地限制了高職院校的自由發展,弱化了高職院校自主辦學的主體地位,致使高職院校的特色發揮不明顯。  ?。?)相關政策、法律法規不完善,財政投入少。
  高職教育發展至今規模龐大,從這個角度來看,政府和教育部門不應厚此薄彼,應當對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一視同仁,在相關政策法律法規制定、財政投入等方面對兩者同等重視。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政府給予高職教育的相關政策略顯不公,比如在招生政策上,學生因文化課程成績不佳無法進入本科院校只能選擇進入職業院校就讀,造成職業院校生源整體質量不高,這也給職業教育目標實現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政府財政投入上,認為高職院校具有產業屬性,自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創收,因此在財政投入的比例上與普通高校存在嚴重的不平衡。
 ?。?)行業企業參與度不夠。
  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受市場導向影響,行業在高職院校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盡管全國組建了很多行業指導委員會,但這些機構在參與高等職業教育過程中主體不明確、定位不準確、可操作性不強,沒有足夠重視行業組織參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因而使得行業組織在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中的位置尷尬,很難發揮其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職教功能。另外,企業作為參與高等職業教育建設發展的另一重要主體,沒有賦予企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實質性的政策優惠鼓勵企業參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
  3  建設一流高職院校的對策
  3.1 把握好辦學定位,做好特色發展
  高職院校在辦學定位上把握準確,則可以讓一所學校能夠得到快速發展,如果定位不準,學校發展就會走彎路,停滯不前。因此,高職院校在定位上要與本科有區別,堅定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方向,準確把握職業教育屬性,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點,取長補短。在一流高職院校的建設中可以把辦學定位定在區域一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充分發展自身特色,尤其是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不斷做強自己的同時,也能夠支撐和促進區域發展。
  3.2 合理安排專業布局,打造品牌專業
  專業建設是衡量高職院校辦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是高職院校建設的基礎,同時也是高職院校發展的關鍵。在建設一流專業的過程中要做到以下5個方面:一是專業建設要做遠景規劃,著重建設一批生命力長久、前景廣闊的專業。二是專業要有技術前沿性,專業建設要緊跟最新技術發展,具備一定較強的、核心的技術含量,能夠代表一定領域內的最前沿的新技術。三是專業建設要有標桿性,在專業建設中具有比較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先進的專業建設理念。四是專業建設要有品牌定位,建設品牌專業是提升學校影響力和知名度的重要途徑。五是專業建設要布局合理,為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建立相應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形成科學、合理、高效的專業布局。
  3.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著力打造“雙師型”
  師資隊伍建設水平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一流師資隊伍在建設過程中應當著力培養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精英團隊,他們不僅要擁有超強的教學實踐能力,同時還應當是某個區域某個領域的領軍人物,掌握著某一方向的最新、最核心的技術,是在區域、國家甚至國際上擁有一定聲望的代表人物;或者是在職業應用技術方面具有很強的專業操作和研發能力,并能夠將技術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成為行業、企業高度認可的技術專家或行業專家。
  3.4 深挖一流校企合作內涵,建立保障機制
  一流的校企合作需要學校和企業高度融合,具備校企合作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學校通過與企業合作,在企業建立實訓實習基地,聘請行業企業專家作為學校的兼職教師或技術顧問。同時,學校向校企合作單位提供相關咨詢和培訓服務,企業通過對學校進行多元投入,簽訂相協議成為學校辦學的另一主體。另外,學校應主動與政府和教育部門協調溝通,爭取各項政策支持,推進校企合作項目,把企業的文化、管理、生產等方面融入到學校的教學中,把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放到企業的項目中去,通過相互滲透,實現校企雙方實質性的合作。
  3.5 突出政府引導和服務職能,加大相關政策支持
  一流高職院校建設發展需要政府給予正確引導和政策支持。政府作為高職院校的主管部門,在高職院校建設發展中切不可喧賓奪主,應當遵循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和方向,要做到政府統籌規劃,學校自主管理,引導高職院校自身建設發展。同時,政府要根據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趨勢,不斷加大針對高職院校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與高等職業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出臺相關激勵政策,鼓勵行業企業參與高職院校建設,為建設一流高職院校提供后勤保障。
  參考文獻
  [1] 葉立生.“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高職院校建設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6(22):41-43.
  [2] 樊明成.一流高職院校的基本內涵探析[J].重慶高教研究,2014,2(6):59-62.
  [3] 劉緒軍,蘇霄飛.一流高職院校建設核心問題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7(12):50-53.
  [4] 王偉.一流高職院校辦學定位若干基本問題研究[J].職教論壇,2017(5):52-57.
  [5] 李洪渠.辦世界一流高職院校的要素特征及內涵標準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9):57-6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2825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