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口令式”教學法在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中的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 為了提高臨床護理教學的質量,提升臨床護理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方法 在臨床護理教學中引入了“口令式”方法,選取240名學生為實驗對象,將其平均分成兩個組別,即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采用“口令式”教學法進行授課,對照組依舊采用正常的授課方法,對兩組學生采用相同的教學、教學大綱以及老師,在學期結束后,分別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學生進行理論與實踐操作的考核,并且實驗組的120名學生對“口令式”教學法是否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進行表決投票,并當場收回投票。結果 通過對兩組學生的考核數據可以看出,實驗組比對照組學生成績有明顯進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同時實驗組學生認為“口令式”教學對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有顯著效果的學生比例達到了94.2%。結論 “口令式”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對于提升臨床護理專業教學質量有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學改革中應大力發展“口令式”教學的應用。
  關鍵詞:“口令式”  臨床護理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c)-0145-02
  伴隨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國民的生活質量也呈現出了越來越好的態勢,身體健康狀況成為了國民共同關注的重點,這就要求醫學院能夠培養出更多的優秀學生,從而為我國的醫學領域不斷注入新鮮血液,提高我國醫學行業的整體實力,更好地為國人服務。現階段我國臨床護理專業教學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老師課堂講授內容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式的接受知識,這樣的方式導致課堂內容枯燥、抽象,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難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也會打擊到老師的教學積極性。為了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禁錮,將“口令式”教學法引入到臨床護理專業的教學活動中,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加強臨床護理專業教學質量有著顯著的效果,該文通過設計相關實驗的方式闡述了“口令式”教學法在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中的作用。
  1  實驗對象與方法
  1.1 實驗對象
  通過樣本總量計算公式估算可以得出此次實驗的參與人數:
  式中N代表實驗對象總數,Z表示為調查置信度,P表示為實驗對象離散程度,E表示為抽樣誤差范圍。該實驗中調查置信度Z取值為0.95,同時在進行調查活動過程中,應觀察總體效果與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程度:如果學生學習效果之間的差異性較大,則實驗對象要盡可能地增加;假如學生學習效果之間的差異性比較小,那么實驗對象數量可以適當地減少。根據上述公式計算可得,實驗對象確定選擇4個班級,每個班級人數為60人,總共240人,將第一、第二班級設為A組,即實驗組,采取“口令式”的教學方法;第三、第四班級設為B組,即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實施實驗的過程中,確保兩組使用一樣的設備、上課時長以及教學大綱,同時教學過程也安排相同的老師。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性別、年齡、學習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各項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實驗方法
  1.2.1 實驗進行前的準備
  在進行“口令式”教學法對比實驗前,需要進行相關的準備工作,主要從老師與學生方面進行準備。首先是老師方面,組織老師參與“口令式”教學法的相關培訓,提高老師對新教學方式的理解,只有老師能夠真正明白其中的精華才能更好地教導學生,也能夠促進老師更好地將“口令式”教學法融入到臨床護理教學活動中;老師根據“口令式”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方式準備兩組備課方案,分別對應觀察組與對照組學生的教學內容,對照組采用正常的備課方法即可,實驗組的備課內容需要老師針對學生難以理解或者重點的內容編排口令,使學生能夠運用口令的方式學習課本內容。其次在學生方面,對于參加實驗對比的學生要在實驗前了解實驗的總體流程以及實驗的目的、內容等項目,同時要求學生在參加實驗的過程中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保證實驗數據的真實性。
  1.2.2 上課時的實訓流程
  在進行臨床護理專業教學活動時,實驗組與對照組分別采用“口令式”教學法以及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首先,對照組的傳統教學方式依舊采用正常的上課模式,即學生在提前對課堂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老師在課堂上根據課本內容與教學大綱的要求講解新知識,學生則負責專心地聽取老師講課,在課堂講解完成后,老師會根據新知識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以加強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學生在課后自行練習并將作業內容提交給老師。其次,對照組采用“口令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即在課前,老師將整理好的口令傳授給學生熟悉其內容,課上,在教師初步講授重點操作要點后,由老師和學生一起動手,學生根據老師發出的口令,一步步完成每一個動作,同時,每一個口令發出后,老師對學生的動作進行糾錯,務必完成每一個口令才會繼續。整個教學過程,老師時刻關注學生的操作手法與各項細節,在發現學生不正確的操作時及時的對其給予指正,將學生的錯誤操作扼殺在搖籃中,提高學生操作的規范性,并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思考的能力。在每個學生都完成實驗操作流程后,老師根據學生操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評價和易錯點講解,加深學生的印象,防止下一次練習中出現同樣的錯誤。
  1.3 評價考核方法
  一個學期為時間節點,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共240名學生進行考核,考核內容為實踐操作能力,將開展了“口令式”教學的操作進行考核,力求考核結果的真實性,考核中采用相同的案例試題、設置相同的考核時間、考核方式,同時考核的評定標準、考核的評分均由相同的老師完成。最后,將兩組的成績進行對比。另外,實驗組的120位學生要對“口令式”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效果進行評價,老師在課堂上要求每位學生填寫調查表,并在填好后當場收回。   1.4 統計學考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數據庫內容進行分析,采取2來驗證計數材料,采用“±”公差()表達方式計數材料,運用t值進行核查,當P>0.05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  實驗結果
  2.1 考核成績對比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的理論和實踐操作成績對比,見表1。
  2.2 實驗組問卷調查表
  實驗組學生對“口令式”教學質量的評價,如表2所示,從調查表的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認為“口令式”教學對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有顯著效果的學生比例達到了94.2%,認為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學生比例達到了91.7%。
  3  討論
  3.1 “口令式”教學法對學生綜合水平的提高
  在進行“口令式”教學法中,老師通過對臨床護理教學中的重點內容、難以理解的內容以口令的方式傳授給學生,降低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程度,并且強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標準性,另外,學生以口令的方式學習新知識、新操作,能夠有效加強學生的記憶能力,使學生能夠產生非常深刻的印象,方便學生進行后續知識的學習,也提高了臨床護理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
  3.2 “口令式”教學法對教學質量的提升
  通過“口令式”教學法使老師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合理、有價值的教學內容,同時老師也在教學過程中得到了更加全面的發展,為提高臨床護理的教學品質以及學生的知識能力提供保障,也為培養出優秀的臨床護理專業人才奠定基礎,并以此為基礎使得臨床護理教與學的過程產生良性循環,從而實現老師與學生共同進步的理想結果。
  參考文獻
  [1] 蔡娟,游君.案例結合情景模擬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27):143-144.
  [2] 王玲,黃曉哲,徐霞,等.臨床護理采用PBL教學方法對實習護士健康教育綜合能力的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2):113-114.
  [3] 杜慧敏,鄒麗琴.大型綜合醫院“護理衛生營”臨床護理師資管控點位設計及實踐[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17):2679-2681.
  [4] 熊宇,徐玉蘭,胡靈芝,等.網絡教學平臺在消化內科臨床護理實習教學中應用效果評價[J].護理學報,2017,24(13):27-32.
  [5] 郭中獻,沙麗艷,劉洋,等.臨床護理教師教學效能感對心理資本與工作投入的中介效應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6,31(17):75-77.
  [6] 高梅珍.護理技術訓練改革的嘗試——介紹“聽口令”訓練法[J].山西護理雜志,1990(2):78-7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285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