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從ofo小黃車資金困境看“共享經濟”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共享單車的面市,“共享經濟”模式也逐漸拉開序幕。新型的經濟模式不僅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共享經濟”雖然逐漸被大眾接受,但也存在許多問題。該文通過具體對ofo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資金困境等方面進行分析,為促進“共享經濟”模式和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共享經濟  共享單車  盈利模式  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F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b)-0237-02
  “共享經濟”通俗來講是指以獲得報酬為主要目的,在陌生人之間的公共物品使用權能夠暫時轉移的全新經濟模式。“共享經濟”的術語最早是由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在1978年發表的論文中提出的。如今,“共享經濟”也已經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從原來傳統的物品共享發展成為無償的、快捷的網絡信息共享,并最終向獲取利益報酬的實物共享發展,成為了一種商業模式。
  從2014年北大青年成立了一家名為ofo的公司開始,我國的交通領域率先進入了全新的“共享經濟”模式。由于共享單車的出現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同時伴隨著ofo極高的曝光率和解決了大眾出行中“最后一公里”問題的噱頭,這種新興的實物共享模式馬上被大眾所熟知和接受。繼共享單車出現以后,“共享經濟”也開始快速蔓延到各行各業,共享充電寶、共享寶馬、共享公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市場之中。
  1  “共享經濟”的盈利模式
  企業將共享產品投入市場的目的就是為了盈利,而“共享經濟”目前有兩種較為明顯的盈利模式。第一,企業通過單向收取使用共享物品費用的方式盈利。例如現在大眾非常熟知的以滴滴打車為代表的網約車服務,以及共享單車的使用,都屬于單向收費的盈利方式。企業擁有汽車和共享單車的所有權,并向大眾投放產品、提供使用,只需向確定的使用者收取產品的使用費即可。使用費可能決定于共享產品使用的時長、頻率等因素,最終企業以單向使用費來支付產品成本,同時獲取收益。第二,互聯網媒介盈利模式?!肮蚕斫洕北旧碇饕曰ヂ摼W作為媒介進行運作,每個使用者都是通過網絡平臺獲取產品相關的一系列信息,再經由平臺完成共享產品使用和費用支付的過程。由于國家相關法律的規定,很多平臺都需要共享產品使用者進行實名認證,也就是說企業平臺保留了每個用戶的基本信息,包括用戶位置、使用習慣等。這時就會有其他行業的企業對共享產品進行資金或是技術上的投資,利用系統中留有的用戶喜好等信息進行廣告的精準投放。例如在共享汽車行業中,會有汽車品牌愿意將低于成本的價格提供汽車作為共享產品,而共享產品企業與汽車品牌企業不僅可以通過收取使用費盈利,還能夠通過廣告植入而獲得潛在的產品收入。
  2  “共享經濟”現狀——以共享單車為例
  雖然共享單車是“共享經濟”所有領域中大眾接受度最廣、也是接受速度最快的,但由于“共享經濟”模式的不成熟等各種因素,“共享經濟”并沒有在市場經濟中站穩腳跟。從ofo爆出押金難退、公司可能被收購、可能面臨破產重組等新聞開始,到大街上幾乎見不到一輛完好的單車,我們不得不思考,ofo作為“共享經濟”的開辟者,為何會在短短4年時間里從巔峰跌入谷底?
  2.1 ofo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
  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是非常典型的由企業單向收取共享產品租費來獲取收益的模式。企業起初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生產共享單車,投入使用后通過數量龐大的訂單來抵消成本開支,進而盈利。但ofo小黃車作為現今“共享經濟”市場中的巨頭之一,經營情況卻不容樂觀。至今為止,ofo還沒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出現,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導致ofo出現了一些決策方面的失誤,再加上外部因素的影響,給企業運營帶來了不小的困難。
  2.2 ofo共享單車所面臨的困境
  “共享經濟”的經營必然要求提供服務的企業大量投入資金,而企業所投入的資金也必然有大部分來源于貸款。ofo作為一個全新領域的開創者,沒有控制好企業的“全盤”大小。ofo小黃車在剛起步時就將受眾主體面向學生投放了數量龐大的單車,截止到2017年6月底,ofo單車的投放量已經達到600萬輛左右。以一輛單車成本為220元計算,100萬輛車就有2.2個億,此外,單車的車鎖和號碼牌都是ofo自己單獨采購的,再加上2018年預估ofo單車投放量為1500萬輛,如此數量龐大的單車也就意味著巨額的貸款。況且僅僅生產單車是遠遠不夠的,企業還需要負責單車的平臺運營、人員辦公、產品研發、推廣以及單車回收維修等各項開支,如此巨額的貸款對于一家初創的企業來說無疑是難以承受的。而ofo也并未探索出可靠、穩定的盈利模式,這就造成企業面臨資金鏈不斷出現問題,陷入拖欠貸款、入不敷出的困境。
  2.3 ofo共享單車的優勢與缺點
  如今共享單車市場中早已涌入了多家想與ofo瓜分天下的企業,其中摩拜單車和哈羅單車是ofo最強勁的兩個對手。但為何其他兩家企業都處于穩定運營狀態,而ofo卻飽受資金困境折磨呢?
  第一,ofo單車產品簡單,技術沒有創新,單車質量不夠過硬。ofo主張簡易單車,因此在產品生產成本上節約了許多資金,但也是因為生產成本有限,單車的結構和制造都非常簡單,尤其是最重要的車鎖部分,需要使用者手動撥動密碼鎖開鎖。不僅沒有摩拜和哈羅單車的智能車鎖方便高效,手動開關鎖還容易出現開鎖失敗和損壞車鎖的情況。質量方面不夠過硬所導致的結果是單車的損壞情況非常嚴重,遠超出初始預期。相比摩拜單車,車輛造價在3000元左右,質量與智能技術都有保障,大大減少了車輛損壞的幾率。對ofo來說,車輛維修和回收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和資金支持,這又加重了ofo繁重的資金壓力。
  第二,迅速擴張是造成ofo資金危機的直接原因。“共享經濟”還沒有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就對市場大量投放產品,并沒有充分考慮到社會因素和人為因素。共享單車剛剛上市就出現了惡意毀壞、隨意改裝甚至占為己有的現象,這些都增加了單車維修的數量和難度。在沒有充分考慮全面的情況下投資,與“燒錢”無異。巨額的貸款卻沒有盈利,只能使資金鏈陷入惡性循環。
  相比同行業的摩拜和哈羅,ofo也并不是沒有優勢。比如摩拜單車造價較高,收取的押金和費用自然會比低成本的ofo單車高出很多,ofo在用戶選擇時占有價格優勢。再者,ofo率先進入對單車需求較高的校園市場,在全國各地投放的規模是同行業中最大的,熟知度也最高,能夠在競爭中占據規模優勢。但是這些優勢并不能彌補ofo的不足,企業想要發展仍然無法避免困境和挑戰。
  3  對“共享經濟”模式的思考
  “共享經濟”的出現對傳統的經濟模式產生了非常大的沖擊,在“共享經濟”模式的運營過程中少了對道德的強制約束,要求人人自律、自覺,共同愛護共享資源。但現實中的人性往往更加復雜,“共享經濟”理想化的要求在現實中是很難實現的。例如ofo這樣的創新企業,在新興經濟模式下能夠有共享單車的大膽創意,敢于邁出創新的第一步是非常難得的,但這些企業往往容易因為忽視現實的眾多因素而對自己的創意過于自信,在“共享經濟”模式還未成熟,甚至沒有可靠的盈利模式時就將大量資金投入運營,也就更加容易在運營過程中遇到困難。企業在新興的經濟模式下更應該謹慎選擇投資方向,不能一味地快速擴張,輕易被創意、好點子所迷惑,才能盡量避免運營失敗?!肮蚕斫洕痹诎l展的過程中應該加入征信機制,加強對產品使用過程中不當行為的監管,國家應當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有了法律法規的保護,“共享經濟”才能崛起,才能進一步為促進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翼.共享經濟與社會發展成果[J].中國發展觀察,2015(11):30-33.
  [2] 馬強.共享經濟在我國的發展現狀、瓶頸及對策[J].現代經濟探討,2016(10):20-24.
  [3] 李騰,石嬌,練斌.法制環境下共享單車商業模式可持續發展的路徑探究[J].法制博覽,2018(36):72-7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3520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