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通信技術專業校企合作課程開發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代通信技術專業方面人才的培養方式主要采用現代學徒制,而進一步有效開展現代學徒制課程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就是通過深入的校企合作共同對通信技術專業課程進行開發,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確保其課程的設計能夠全方面、多層次的符合人才培養的需要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這樣設計的課程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符合現代學徒制背景下人才培養模式,另一方面這些課程的有效實施、開發和研究也為企業日后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導。因此,該文通過進一步分析現代學徒制的定義和特點,結合現代學徒制下通信技術專業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對通信技術專業課程開發的原則、設置流程以及具體方案等進行介紹,以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通信技術專業 校企合作 課程開發 問題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c)-0114-02
早在2014年,我國教育部就提出了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專業人才的工作計劃,計劃中明確指出,各個地區應該根據各地區生源的實際特點,選擇合適的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工作,應該進一步引導該地區相關的職業院校能夠選擇與專業相關的企業進行合作,從而對技術型人才進行培養,使得其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滿足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同時,與職業高校合作的相關企業也應該承擔起學生課程開發的責任,與學校共同制定相關專業學生的培養計劃、開發課程以及相關教材、設計實施教學、組織考評、開展科研教學等一系列工作[1]。由此可見,國家為了進一步開展現代學徒制制定和出臺了很多政策,可見其對高等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因此,通信專業相關高職院校應該借助這次機會,將通信技術與現代學徒制良好地結合起來,從而促進我國職業技術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順利開展。
1 現代學徒制的定義
在校企合作基礎上的現代學徒制具體指的是將學生作為整個教育過程中的核心來培養,其主要的教學手段和方式是以教學標準和教學課程為主。但是,區別于高等學校普通的教育方式,該種教育方式是將學校里的專家、教師和企業的領頭人、技術人員結合起來,讓他們共同教育學生,是一種非?,F代化新穎的教學手段和方式。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相比于傳統的學徒教學制度或者是單一的學校教育制度存在著很大的區別?;谛F蠛献鞯默F代學徒制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是以學生實際的動手能力和體驗能力作為基礎,課程考試成績以及考勤不在其專業好壞的唯一標準,而是根據實際工作的完成量和要求作為評定的標準。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在工作中獲得知識,從工作中積累一定的經驗,這為傳統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革新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2]。
2 現代學徒制的主要特點
2.1 要從根本上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學徒制的教育教學模式下,學生會到企業中去學習一些知識,在企業里進行為期3~6個月的學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實習”。在企業實習過程中師傅和徒弟要朝夕相處,共同完成一定的工作,一起學習,一起實踐。所以,在這個實踐的過程中,師傅就可以第一時間將徒弟操作不對或者不規范的地方指出來,幫助其及時地進行改正。這種一對一的教學方式相比于學生在學校課堂被教師灌輸式講解的學習,更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針對學生的一些問題,能夠做到及時解答,師傅和徒弟之間一對一的溝通交流,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其日后學習以及對各項工作的開展[3]。
2.2 要進一步提高學生們學習的主觀性和主動性
現代學徒的教育觀念是,要帶著一項任務進行教學,俗稱項目化教學。通常情況下,老師會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通過一定的時間動手實踐去完成這個任務。在任務進行的過程中,如果學生沒有辦法解決,老師或者師傅會針對其給予一定程度上的幫助[4]。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就不再是被動地從課本上獲得,而是在努力完成項目的過程中獲得。在這種真實的實習操作環境中,通過全程參與情景化的學習,使得學生學習具有一定的效果,同時實習教師或師傅要對于學生的進步給予一定的支持與鼓勵,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們學習的主觀性和主動性。
2.3 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
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方式,其根本上就是一對一教學,即老師或者師傅能夠手把手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或徒弟,在這個知識傳授的過程中,老師和學生或者徒弟和師傅能夠建立起非常友好的關系,在學習的過程中,雙方彼此了解,特別是有助于教師或師傅了解學生的整體情況。因此,老師可以做到因材施教,面對不同學習能力和性格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各項職業技能和整體素質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4 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基于校企結合的現代學徒制度在學生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使得學生接觸通訊過程中每一個流程,也會讓學生真切地明白學校和企業之間存在的差距,幫助學生意識到學校學習和社會工作的不同。使得學生們能夠轉化意識,認識到走入社會的重要性,認識到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性,從而達到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的目的。
3 現代學徒制下通信技術專業課程的開發與研究
下面將以筆者學校通信技術專業作為案例,進一步對現代學徒制在校企合作中的實踐進行研究。 3.1 現代學徒制下通信技術專業課程的開發與研究的意義
企業和學校是現代學徒制下兩個主要支持點。這種教育方式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出具有一定能力、能獨當一面的好徒弟。這就需要一個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根據要完成的目標對課程進行一定的設計。當代通信技術專業方面人才的培養方式主要采用現代學徒制,而進一步有效開展現代學徒制課程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就是通過深入的校企合作共同對通信技術專業課程進行開發,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確保其課程的設計能否全方面、多層次的符合人才培養的需要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這樣設計的課程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符合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另一方面這些課程的有效實施、開發和研究也為企業日后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導。
3.2 現代學徒制下通信技術專業課程的開發與研究的指導原則
對于通信技術專業這種操作性比較強的專業,其在專業課開發的過程中,所涉及的內容要跟實際的工作崗位、工作內容一致,還應該充分考慮到企業的用人要求。課程開發應該從以下幾個原則考慮:(1)學生從老師處獲得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2)將理論知識與企業內容相結合。(3)要充分考慮企業行規的要求,通過對通信技術的課程學習,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5]。
3.3 現代學徒制下通信技術專業課程的開發與研究的具體設置及流程
我們需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所帶來的資源,對已經畢業的相關通信專業的學生進行一個崗位群的確定,從而制定出能夠滿足企業和學校要求的課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習成績以及實際工作過程中的好壞,師傅的評價成績都需要納入學生畢業的成績當中。按照我國相關教育規章的規定,應該進一步構成“專業基礎課+公共基礎課+專業素質拓展課”的學生課程體系。
4 現代學徒制下通信技術專業課程的開發與研究的具體方案
在方案設計的過程中,應該進一步堅持以使用技能培訓為基礎、學生工作能力為輔的原則進行人才培養,要將學生的角色進行轉變,把其變為學徒、準員工、員工。按照現階段的主要就業方面,通信技術專業大致可以分成四個大方向,分別是網絡的合理優化、網絡的正常運營和維護、基站的建設與維護以及網絡的規劃。我們設計的課程為每個方向30學分,最低畢業標準是修夠75學分,至少需選擇兩個大方向的專業課[6]。其中,15學分需要是第三或者第四方向的內容。
5 結語
校企合作共同設計和開發的課程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符合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另一方面這些課程的有效實施、開發和研究也為企業日后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導。當代通信技術專業方面人才的培養方式采用的現代學徒制,要想進一步有效開展現代學徒制課程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就是通過深入的校企合作共同對通信技術專業課程進行開發,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確保其課程的設計能夠全方面、多層次的符合人才培養的需要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要從根本上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進一步提高學生們學習的主觀性和主動性;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專業相關高校應該借助這次機會,將通信技術與現代學徒制良好地結合起來,從而促進我國職業技術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趙娜.基于校企合作的現代學徒制下通信技術專業課程的開發與研究[J].電大理工,2017(4):6-7.
[2] 王軍.基于校企合作的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探索研究[J].網友世界·云教育,2014(21):121.
[3] 商利斌,高喜玲,陳宏振.高職校企合作背景下推行現代學徒制的探索——以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暖通專業為例[J].當代教研論叢,2017(4):119-120.
[4] 隋秀梅,徐宇卉.現代學徒制模式下校企合作開發教材實踐研究——以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為例[J].高教學刊,2018(7):62-64.
[5] 常麗平,安宏宇,霍占茂,等.現代學徒制下項目課程的開發與實踐[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26-27.
[6] 劉素貞,任逸懿,趙燕,等.現代學徒制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的創新與實踐——以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寵物類專業為例[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8(2):212-2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748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