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農村公路交通安全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作為國家公路網的重要構成部分,農村公路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交通量日益增多,人們出行率越來越高,但農村公路依舊存在運行條件差、安全管理滯后等現象,進一步加重了農村公路交通安全形勢。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交通安全綜合評價是確保道路安全的重要指標要求,該研究對降低農村公路交通事故、提高道路安全水平意義重大。本文在充分了解當前農村公路交通安全現狀的同時,闡述了影響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建立了農村公路交通安全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通過評價分析,提出了提高農村公路交通安全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公路;交通安全;評價指標
  中圖分類號:U4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1-0143-02
  0 引言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迅速發展階段,道路上人流、物流、車流逐年遞增。為增強道路安全,減少交通事故率,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法規政策,但相比其他國家,我國交通事故率仍高居不下。尤其是在農村偏遠地區,由于道路條件差、交通違法多、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不足等因素的制約,道路交通事故頻發。據交警部門統計可知,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事故類型、交通行為與道路特征是事故率增長的主要因素,其中錯誤的交通行為在交通事故率占85%,由此可見,駕駛者的交通行為影響最大,但不合理的道路特征是誘發錯誤交通行為產生的一大因素,為此,在農村公路駕駛中,要更全面、更客觀、更合理地評價農村交通安全,找出危險因素,及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予以遏制,從而全面提升農村公路交通的安全性。
  1 農村公路交通安全現狀
  截止2017年底,在全國鄉鎮中,全國通公路的鄉鎮占99.99%,其中通硬化路面的鄉鎮達99.39%,同比增長0.38%。在全國建制村總數中,通公路的建制村占99.95%,其中通硬化路面的建制村達98.35%,同比增長1.66%。由此可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村公路網基本完善,農村道路通暢率基本達到100%,農村公路路面等級也在逐步提升,路況也在不斷改善。但隨著農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私家車、客貨運輸車等機動車數量也在與日俱增,車輛行駛速度越來越快,大大增加了交通安全隱患。相比其他等級的公路,農村公路等級相對較低,路況較差,且農民交通安全意識淡薄,這些都不利于農村公路交通安全。特別是在我國多數農村公路建設中,普遍存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不完善、急彎、陡坡、視距不佳、建設標準低等情況,這些問題的長期存在,均會危害人們的出行安全。
  2 農村公路交通安全影響因素
  人、車、路是一個完整的交通體系的主要因素,據不完全統計,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所占比例最高,可達到70%以上。此外,車、道路、環境等也會對農村公路交通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具體如表1所示。
  3 建立農村公路交通安全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評價的重點在于如何確定評價指標,不同的指標體系結構得出了評價結論也不盡相同。指標是衡量系統總體目的具體標志。要想綜合評價農村公路交通安全,需要先進行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通過指標分析,找出問題所在,及時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農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改善農村公路安全現狀。根據上述農村公路交通安全影響因素分析,可將其分為2大類指標,即事故指標與隱患指標。
  第一,事故指標。在安全評價體系中,事故指標是指事故發生頻率、性質及后果制定方面的指標。在一定條件下,事故只是系統危險性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并不能完全反應出系統的安全狀況,在認識上,人們往往存在局限性,若只評價危險因素,是片面的。同時,事故是交通安全產生的直接后果,面臨著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危害,對公路交通運輸發展不利。為此,在系統安全評價指標中,將事故作為指標意義重大。
  第二,隱患指標。從整體來講,安全評價體系中包括人員、車輛、道路、環境、管理五大要素,隱患指標可測定系統的危險因素,能夠充分提高“事前安全”意識。公路交通每天都是發生,運輸活動每天都在進行,任何時候都可能出現事故,并產生嚴重后果。為此,必須重視“事前安全”,將更多精力投放與此,盡可能阻止事故發生,從源頭上遏制事故。
  在農村公路交通安全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中,充分融入事故、隱患兩大指標,不僅能夠考量一定階段內實際的安全績效,還能排查出系統要素中的事故因素,若僅選用一種指標,過于片面,無法將系統的安全狀況全面、客觀地反映出來。具體如表2所示。
  4 農村公路交通安全對策分析
  4.1 提升農村道路通行條件水平
  通過全面調查農村道路情況,可努力改善農村道路通行條件。(1)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執行公路交通安全技術標準進行新建、改建農村道路建設,根據道路等級設置相匹配的標志標線與安全防護設施,保證公路通行暢通及安全。(2)設置完善的道路交通標志、標線及標牌。當前,我國農村道路等級普遍偏低,道路配套設施并不完善,交通標志、標線設置較少,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展開深入調研,設置合理的方案,在指定位置安設交通標線、標牌及標志。(3)加大排查、整改農村公路隱患的力度,尤其是事故多發段,通過完善安全設施、加大硬件改造,更好地改善安全隱患突出的路段,加大道路巡視,做好路障路阻清理工作,嚴禁擺攤占道,嚴懲非法占道行為。根據道路實際情況,做好道路幾何設計,保證線形正確,減少事故發生幾率。
  4.2 加大駕駛員安全教育
  人員是影響農村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加大安全宣傳教育,可有效提高駕駛人員安全警惕意識。應分期、分批對駕駛員進行交通安全教育,通過媒體、講座等方式,學習、了解違章行為,如無證駕駛、酒后駕駛、疲勞駕駛等的危害性。此外,也可在事故多發段、山區危險段設圖片等警示牌,在鄉道等設宣傳欄,更好地提升駕駛員的安全意識。此外,在當地政府的配合下,相關部門應深入農村,普及相關法律法規活動,提高安全教育管理水平,增強駕駛員法制觀念,提高駕駛員責任意識。
  4.3 加強農村機動車駕駛人、車輛的源頭管理
  以嚴厲打擊違法行為根本,針對當前農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現狀,應加強農村機動車駕駛人、車輛源頭管理。首先,針對接送學生的車輛,聯合教育部門,共同加大學生交通安全監管,建立良好的組織協調關系,建立學生接送管理制度,落實學校的責任。其次,協同公安交管部門,嚴查無牌無證摩托車、農用車等。將更多農村機動車歸納到管理范疇,做好農村報廢車輛清理工作,加大監管力度。除此之外,還要針對農村車輛、駕駛人實行社會化管理,定期檢驗機動車,完善車輛、駕駛人信息統計臺賬,建立科學、合理的社會化管理制度,為加大農村公路交通安全貢獻力量。
  5 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公路是我國道路交通體系的一部分,其特點為道路等級低、病害多、維護不及時等,往往存在較大交通安全隱患。為了更好地提高農村公路交通安全,必須建立完善的安全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找出安全影響因素,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進行有效整治,全面提升道路通行安全。
  參考文獻
  [1] 馬媛玲,魏磊.淺談公路平面交叉的設計與改建[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1,(8):102.
  [2] 周方波,邵華.道路平面交叉口設計需關注的幾個問題[J].科技與生活,2010,(23):48.
  [3] 裴俊杰,楊西西.淺談渠化交通在道路交叉口的設計[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34):468.
  [4] 潘宇倩,徐坤泉,詹現杰.綜合評價方法在環境評價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15):1712.
  [5] 高睿,邵珠松.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設計方案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11):245.
  [6] 牛佳棠,李平,張大鵬,呂安濤,魏守月.基于霍爾三維結構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評價體系研究[C].中國公路學會,國際路聯,2010:153-15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21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