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不同生育期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控措施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玉米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種植面積僅次于水稻和小麥位于我國種植量的第三位。近年來,糧食和飼料對玉米的需求增加了,種植面積也增加了。然而,由于氣候變化的影響和玉米防治的方法不合理,我國玉米種植病蟲害的頻繁發生對玉米的品質和產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介紹了常見玉米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以期望能夠提高玉米病蟲害防治水平,提高玉米種植質量和產量,促進農村的經濟的發展。
1.常見玉米病蟲害特點
常見的玉米病蟲害類型有:玉米小斑病,可發生在玉米整個生育期,表現為黃褐色壞死小斑,周圍有黃色的色暈;玉米大斑病主要影響葉片。斑點又大又多。斑點表現出明顯的黑霉層癥狀,可通過噴灑 25%粉銹寧500~800倍液進行防治。玉米病毒病是由飛虱和蚜蟲來傳播的。防治該病害應采取栽培和防治相結合的技術,輔以噴施綜合防治的措施。玉米病毒病的防治,雜草防治和昆蟲防治都是影響玉米種植的不利因素。玉米飛蛾,可以組織人工捕捉昆蟲,或噴灑藥物進行防治。玉米穗的腐病目前發生范圍越來越廣泛,應確保使用抗病品種的玉米種子來進行種植。玉米細菌性葉枯病主要影響葉片,使部分或大部分葉片呈褐色、干燥狀。
2.玉米各時期病蟲害的防治
2.1播種期
播種時期是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時期。播種期間害蟲防治的措施主要包括:選擇品種與本地災害發生的品種有較大抗性的玉米品種,減少玉米遭受害蟲和疾病的可能性;合理的輪作也使得玉米更不容易受到疾病和害蟲的傷害。土壤消毒:耕田后,用硫酸銅或生石灰消毒,殺滅土壤中寄生蟲卵或細菌,對種子進行合理的處理。種子一般包括干燥和包衣。播種前先將種子曬至1~2填進行干燥,除去種子表面的水分和細菌,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幾率,使幼苗的出苗更加均勻。播種前,還可使用包衣劑對種子進行包衣,減少害蟲對種子的危害,從而增大玉米的產量。
2.2發芽期
玉米播種后的發芽期非常關鍵。除了受不同地區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影響外,它還受到水、溫度等方面的很大影響。為了最大化的玉米產量,達到高產的目的,高產量應當從播種期就開始,通過研究種子發芽,選擇最合適的溫度、水分等,選擇合適的匹配種子發芽播種的天氣,確保玉米發芽期間大量的水和養分供應,溫度,所以可以保證它的質量。此外,還應注意播種深度,約5cm是最優發育深度,這個深度可以使幼苗的生長狀態達到最佳狀態。
2.3苗期
玉米苗期是玉米長根、長葉、莖節分化的營養生長期,是提高玉米品質和產量的重要時期。因此,玉米苗期應及時進行合理密植處理。處理間苗的最佳時間應是玉米幼苗的三葉期,即2 ~ 3cm的心葉暴露在第三片葉子上。
2.4穗期
穗是從拔節到抽穗的一段時間。這一階段是玉米生殖器官分化和形成的關鍵時期。由于玉米在這一時期的發展已經基本成熟,抗病蟲害能力較強,但也不能忽視害蟲防治工作。在這一階段,對玉米有害的主要病蟲害有紋枯病、褐斑病、莖腐病、玉米螟、蚜蟲、薊馬等。穗期后,播種期的包衣基本已經無效。但紋枯病和褐斑病主要通過土壤傳播,難以控制。因此,現階段的疾病只能通過噴灑有針對性的殺蟲劑來控制。但對于害蟲,可先選用黑光燈、頻率振動燈、高壓汞燈、糖酸液等殺滅部分害蟲。滴蟲是玉米螟的天敵,當玉米螟開始危害玉米時,可以釋放一定量的滴蟲進行防治。如果不能通過物理和生物手段控制害蟲的發生和傳播,可以選擇有針對性的殺蟲劑進行控制。
2.5收獲期
玉米的成熟期可分為三個階段:乳熟期、蠟熟期和完全成熟期。在蠟熟期和全熟期,玉米胚乳呈蠟質。成熟期籽粒達到生理成熟,體積最大,干重最高。此時及時收獲可獲得最高的經濟產量。玉米在收獲后或收獲期結束后,也應注意田間護理,特別是在玉米生長期發生的田間病蟲害更需要加強田間清理工作,杜絕病原菌殘留。收獲后,在下一季種植玉米時,可以進行深耕,消除碎茬,減少病蟲害的威脅。
3.綜合農業防治措施
3.1預防病蟲害的農業防治措施
農業控制措施農業控制措施目前主要是關注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推廣,主要指的是高質量的玉米栽培技術來提高玉米的抗疾病能力,減少玉米害蟲和疾病的發病率,也就是說,從根本上減少玉米害蟲和疾病的可能性。在采用這種控制方法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種子的選擇。優質種子能有效抑制病蟲害的發生,從而大大提高糧食產量。然而,只有高質量的種子并不能完全提高產量,需要科學的栽培技術進行輔助,即剔除之前生病和昆蟲種子種植的玉米,和采用合理的方法如培土、日曬和使用合適的復合肥來有效地減少疾病和害蟲的概率,以提高糧食的產量。
3.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是以赤眼蜂主的一種準生態防治方法。赤眼蜂喜歡在病蟲害的卵中產卵,這樣小的毛蜂就能以這些卵為食生長。從生態學的角度看,該方法不僅能有效地防治病蟲害,而且具有污染小、科學方便的特點。然而,釋放的赤眼蜂數量應該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不能夠無節制的大量釋放,以獲得最好的結果。
關于預防和控制的過程中,種植人員應當不斷地積累經驗,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觀察的玉米種植,嚴格遵守技術規范的玉米種植,科學有序的噴霧,去除已經壞了的幼苗,充足的水和適宜的赤眼蜂,以此獲得最大化玉米種植的質量和取得相應的種植效益。
3.3玉米生長后期抗倒伏的防治
玉米生長后期和生理成熟后倒伏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受基因、環境和施肥措施的影響,玉米的產量變化也會較大。前人的研究相對薄弱,因此今后有必要進行系統的研究,為品種的創造、栽培和調控提供依據。玉米秸稈后期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影響住宿,先前的研究,使玉米生長后期的綠色性有助于維持干細胞活動和質量在更高的層面,以減少倒伏的風險,但后期綠色高性植物往往不利于籽粒脫水,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玉米植株綠色和種子脫水率之間的關系,為解決糧食脫水與秸稈綠色耐倒灌之間的矛盾,保持玉米秸稈高脫水工藝應為其提供物質依據。
?。ㄗ髡邌挝唬?50000山東省黃集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72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