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菜心黃曲條跳甲發生特點及綠色防控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增城菜心是廣州市增城區知名的特產蔬菜品種,為了全面落實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增城區建立了菜心黃曲條跳甲綠色防控示范區。本文分析了當地黃曲條跳甲的發生規律和危害特點,總結了推廣和應用信息素黃板、殺蟲燈、防蟲網和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措施,以有效控制黃曲條跳甲危害,減少農藥使用量,提高菜心產量和品質,增加菜農收入。
關鍵詞 增城菜心;黃曲條跳甲;發生特點;綠色防控技術
中圖分類號 S436.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0-0095-02
Abstract Zengcheng flowering Chinese cabbage is a well-known specialty vegetable variety in Zengcheng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in order to fully implement the zero-growth action of pesticide use,a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emonstration has been set up for 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on Zengcheng flowering Chinese cabbag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occurrence rule and hazard characteristics of P.striolata,promoted and applied green control measures,such as pheromone and yellow stick trap,insecticidal lamp,anti-insect net and scientific medicine,so a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P.striolata,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cabbage,and increase the income of vegetable farmers.
Key words Zengcheng flowering Chinese cabbage;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廣州市增城區種植菜心歷史悠久,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最適宜增城菜心生長,種植面積達3 500 hm2,一年可以種植8茬,累計效益約16.8億元,是增城區農業增效增收的優良蔬菜[1]。黃曲條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嚴重為害十字花科蔬菜,同時也為害茄果類、瓜類和豆類蔬菜[2]。該蟲嗅覺敏感,幼苗一出土即可危害,其成蟲啃食葉片,幼蟲咬食根部,幼苗受害后往往不能繼續生長而死亡,最終缺苗毀種[3-4],成為了生產中最難控制的農業害蟲之一[5]。近年來,黃曲條跳甲在增城市連續偏重發生,造成菜心嚴重減產及品質下降、害蟲抗藥性增強、農殘超標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綠色防控技術是指利用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學用藥等環境友好型措施防治病蟲害的技術。戴建青等[6]研究證明,黃曲條跳甲信息素對于黃板誘捕具有明顯增效效果,此類信息素被釋放用于引誘同類害蟲聚集取食,因而利用信息素粘膠板是一種較為簡單和有效的理化誘殺技術。防蟲網可以物理阻隔成蟲危害,尤其在秋季害蟲暴發前使用具有顯著的防治效果,生產中以40目白色防蟲網覆蓋在防效和產量上均可達到最佳效果[7]。黃曲條跳甲成蟲具有較強的趨光、趨波、趨色的特性,因而可利用燈光引誘害蟲,再利用高壓、藥物、水淹等方式觸殺,從而達到誘殺害蟲的目的[8]。楊建云等[9]研究證明,魚藤酮、印楝素、苦參堿和Bt工程菌粉均對黃曲條跳甲卵和幼蟲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且不易產生抗藥性,對人畜安全。綠色防控技術以非化學防治為主,以科學用藥技術為輔,做好蟲情監測,必要時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確保蔬菜生產質量安全。
為貫徹樹立“科學植保,公共植保,綠色植?!崩砟睿瑢崿F到2020年化學農藥使用量負增長的目標,建立一套符合當地生產和蟲情發生情況的綠色防治體系。2017—2018年,通過對增城區菜心地進行蟲情監測、大田調查和綠色防控技術示范實踐,并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綠色防控集成技術,以期為指導當地菜心黃曲條跳甲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1 危害特點與發生規律
黃曲條跳甲有成蟲、卵、幼蟲、蛹4個蟲態,以成蟲和幼蟲2個蟲態對菜心直接造成危害。黃曲條跳甲成蟲能飛善跳,偏好幼嫩組織,喜遷移到發芽期至2~3片真葉幼苗期的菜心上危害,幼苗被啃食生長點,可導致毀苗。成蟲早晚活動,中午高溫或強光時,躲在新葉內或葉背面取食,形成密布的小孔或形成缺刻,使整株菜心失去商品價值。幼蟲蛀食菜根,咬斷須根,使葉片萎蔫枯死,并傳播黑腐病和軟腐病。黃曲條跳甲成蟲喜好雨后晴天產卵在潮濕土壤中,因而生產中應注意排水,特別是雨季。
根據對增城區小樓鎮、荔城、朱村的菜心監測情況和定點調查,黃曲條跳甲在增城區1年發生7~9代,世代重疊,無明顯越冬現象,全年都能監測到黃曲條跳甲成蟲發生。增城區黃曲條跳甲的發生規律與菜心種植緊密相連,增城菜心播種一般集中在3—5月(早熟和中熟品種)和10—12月(晚熟品種)。夏季由于高溫多雨,病蟲害極易暴發,不宜在露地大面積種植菜心。因此,3—5月和10—12月黃曲條跳甲食物豐富,溫濕度適宜,危害嚴重。 6月至8月下旬,增城區高溫,不宜葉菜種植,故黃曲條跳甲種群數量迅速減少,常移至茄果和瓜類蔬菜上危害。據調查,黃曲條跳甲在增城區危害嚴重的主要是第3代、第4代、第7代和第8代,其中第7代黃曲條跳甲危害最嚴重。
2 綠色防控技術
2.1 農業防治
黃曲條跳甲防治要注重地下幼蟲、蛹和卵的防治,播種前要清除雜草,深耕曬土2周以上,播種前再翻曬1次,運用白石灰、草木灰等殺滅部分土壤害蟲;與芹菜、生菜、油麥菜和萵苣等蔬菜間作,與苦瓜、黃瓜和番茄等蔬菜輪作,也可采用水旱輪作,可以顯著減少黃曲條跳甲危害;做好田間水分管理,土壤保持見干見濕;根據增城區蟲情監測情況,可在害蟲發生高峰期前提前播種,降低黃曲條跳甲的危害。
2.2 信息素黃板誘殺
利用黃曲條跳甲成蟲的趨黃性和趨化性等特點,添加昆蟲信息素能提高黃色粘蟲板的誘蟲量。2018年采用廣州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黃曲條跳甲信息素及黃色粘蟲板防治成蟲。播種后懸掛信息素黃板300~450張/hm2,利用竹竿將黃板固定,并均勻插入田間,懸掛高度距離菜心頂部10~15 cm,粘滿后及時更換。
2.3 殺蟲燈誘殺
利用黃曲條跳甲成蟲趨光和趨波特性,選用廣州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風吸式太陽能殺蟲燈誘殺黃曲條跳甲成蟲,還能兼治小菜蛾、斜紋夜蛾、甜菜夜蛾、豆莢螟等鱗翅目害蟲。在菜心種植區內每2 hm2安裝1盞,距地面1 m,開燈時間為19:00至次日4:00,實際操作視具體情況而定。
2.4 防蟲網阻隔
苗期菜心最易受黃曲條跳甲危害,嚴重時會導致成片幼苗被毀。因此,在菜心播種后可利用40目白色防蟲網覆蓋棚架,防止黃曲條跳甲侵入,尤其在秋季黃曲條跳甲大量發生時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5 科學用藥
長期以來,由于菜農過度依賴化學農藥,加大使用量和噴藥次數,導致害蟲抗藥性增強、食品安全和破壞生態環境等問題出現,并且葉面噴施無法兼顧土壤中的黃曲條跳甲幼蟲、蛹和卵,成蟲不斷羽化出土危害,防治效果差。因此,選用殺蟲殺卵相結合的高效、低毒、低殘留、安全的生物農藥,并合理輪換藥劑,以延緩抗藥性產生。種子出苗后,定期調查田間蟲口數量,當黃曲條跳甲成蟲蟲口數量超過30 頭/百株,于早上或傍晚噴施40%氯蟲·噻蟲嗪1次,噴施時從菜心地四周向內均勻噴灑,以防成蟲逃逸??膳c魚藤酮、印楝素和苦參堿等植物源殺蟲劑輪換使用,以延緩抗藥性產生。
3 增城菜心黃曲條跳甲綠色防控技術應用效果
2017年以來,在增城區小樓鎮、荔城、朱村進行了多次綠色防控技術試驗示范,示范面積累計30 hm2,帶動了周邊菜農積極參與,最終取得了顯著效益。通過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和運用,示范區黃曲條跳甲蟲口發生量相比非示范區平均減少了80%以上;示范區菜心平均單株葉片蟲孔數減少了85%以上;示范區每茬菜心用藥次數減少4次,用量減少50%;核心示范區農藥殘留低,菜心品質得到大幅提升,比非示范區收購價高出1.5 元/kg;示范區平均增產1 380 kg/hm2,共增產約2.2 t。推廣應用綠色防控技術后,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4 結語
2017—2018年對增城菜心黃曲條跳甲的綠色防控技術示范表明,利用信息素粘蟲板、殺蟲燈、防蟲網和科學用藥等措施防治黃曲條跳甲效果較好,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僅能有效減少菜心植株上的成蟲數量,而且能減少化學殺蟲劑的使用量,降低菜心農藥殘留,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同時,可利用黃板和殺蟲燈監測黃曲條跳甲等害蟲的種群動態,開展預測預報,發布病蟲情報,指導農戶科學防治黃曲條跳甲。但在推廣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許多農戶對化學農藥的依賴性較強,對化學農藥帶來的危害認識不足,不愿意主動嘗試新的害蟲防治方法;二是有些農戶對信息素黃板、殺蟲燈的使用方法掌握不當,隨意安裝殺蟲燈,布局不合理,不及時更換黃板。針對上述問題,在今后的推廣應用過程中,應加大綠色防控所帶來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宣傳,提高農戶農藥風險意識以及加強綠色防控使用技術培訓,讓農戶積極主動應用綠色防控集成技術。
5 參考文獻
[1] 姚達行,肖旭林,劉成枝,等.增城區菜薹(菜心)多茬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15,1(7):77-80.
[2] 張茂新,凌冰,梁廣文.十字花科蔬菜上黃曲條跳甲種群動態調查與分析[J].植物保護,2000,26(4):1-3.
[3] 苗小星,凌冰,張茂新,等.70%噻蟲嗪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拌種對黃曲條跳甲室內毒力和田間藥效[J].廣東農業科學,2013,40(4):63-65.
[4] 劉曉梅,凌冰,張茂新,等.黃曲條跳甲觸角感器的掃描電鏡觀察[J].環境昆蟲學報,2015,37(1):68-76.
[5] 袁永達,張天澍,嘗曉麗,等.上海地區黃曲條跳甲發生規律與防治研究[J].上海農業學報,2018,34(1):58-62.
[6] 戴建青,韓詩疇,李軍,等.黃板加信息素對黃曲條跳甲成蟲的田間誘集作用[J].南方農業學報,2013,44(3):422-425.
[7] 邱英東.覆蓋不同目數防蟲網防治黃曲條跳甲及對小白菜產量影響的試驗[J].上海蔬菜,2016(4):41-42.
[8] 云天海,肖日新,黃文楓,等.太陽能殺蟲燈在綠色蔬菜生產中的應用[J].天津農業科學,2014,20(3):97-99.
[9] 楊建云,向亞林,田耀加,等.幾種生物制劑對黃曲條跳甲卵及幼蟲的活性測定[J].廣東農業科學,2013,40(2):65-67.
基金項目 南方重大蔬菜害蟲綠色防控體系創制與應用(201604046002);嶺南蔬菜重大葉甲類害蟲監測與防控技術示范推廣(201710010068);重大外來入侵生物防控體系構建與應用(第一期)。
作者簡介 管云(1983-),男,云南玉溪人,碩士,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19-01-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39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