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基質對木門百合子球生長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了篩選適宜百合(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Baker)種球繁育的最佳栽培基質配方,在鱗片球到小子球階段,以OT系列百合木門為材料,研究了草炭、蛭石、珍珠巖、河沙4種基質8種不同栽培基質配方對木門子球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質處理木門百合子球植株生長、增殖系數、子球大小都存在顯著差異。栽培基質為蛭石、珍珠巖、河沙處理鱗片生成子球的數量較多,增殖系數較高,由于3種基質營養物質較少,子球的周徑和重量都偏小,因此不適宜作栽培基質。綜合考慮植株形態、子球大小、子球重量、生根等指標,栽培基質以草炭∶珍珠巖=3∶1最有利于木門百合子球的生長。
關鍵詞:百合(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Baker);木門子球;栽培基質
中圖分類號:Q949.71+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9)04-0053-03
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the best cultivation substrate formula suitable for breeding lily(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Baker) bulbs, in the stage of scale bulblets to small bulblets, used OT series lily Conca d’or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eight different substrate preparations of grass charcoal, vermiculite, perlite and river sand on the growth of Conca d’or bulble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lant growth, proliferation coefficient and bulblets size of Conca d’or bulblets. The cultivation substrate was composed of vermiculite, perlite and river sand.,the number of bulblets wa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proliferation coefficient was high, because of the three kinds of matrix nutrients were less, the circumference and weight of the bulblets were small, so it was not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substrat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lant morphology, bulblet size, bulblet weight, rooting and other indicators, the cultivation substrate is charcoal:perlite=3∶1, which is most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the Conca d’or bulblets.
Key words: lily(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Baker); Conca d’or bulblets; cultivation substrate
百合(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Baker)是多年生球根花卉,觀賞百合花型美觀、色彩艷麗、香味濃郁香,深受人們喜愛,近年來在中國的生產和消費均呈急劇上升趨勢,種球需求量也逐年攀升[1]。雖然育種者已經選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百合新品種,但是種球規?;a繁殖技術不過關,大大影響了新品種推廣應用的進程。因此,快速繁殖大量優質種球,實現百合種球國產化,是急需解決的產業問題。
百合種球生產分為2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子球(公斤球)的繁育,主要通過鱗片扦插或包埋等方法培育出健壯的子球;第二階段為成品球的生產,主要通過對子球的田間栽培生產出符合標準的商品種球[2]。在國內百合種球生產中,鱗片包埋是主要的繁殖方法之一,但是從鱗片球到子球階段的栽培技術還不夠成熟,與進口子球相比,國產子球大小不一致、種植后植株生長勢弱、種球成球率低[3]。有研究表明,影響百合種球的因素很多,除光照、溫度、貯藏時間外,栽培基質和肥料也是重要的因素[4,5]。郭宇龍等[6]研究了從鱗片球到小子球階段,索邦和馬龍百合的最佳栽培基質和施肥配比組合為玉米秸稈∶蛭石=1∶1,N∶P∶K=10∶5∶15,西伯利亞百合的最佳栽培基質和施肥配比組合為玉米秸稈∶蛭石=1∶1,N∶P∶K=15∶5∶10。孫映波等[7]研究表明,不同基質下百合的株高、花數、花期不同,百合的最佳基質為河沙、珍珠巖、椰糠和泥炭各占25%。目前關于栽培基質對百合切花生長影響方面的研究較多[8-11],對百合子球生長影響方面研究較少。本試驗以OT百合品種木門(Conca d’or)為試驗材料,探討了不同基質處理對子球生長的影響,以期對百合種球繁育生產實踐起指導作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時間、地點
試驗于2016年7月至2017年11月在遼寧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試驗基地中進行。 1.2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為OT系列百合木門,由遼寧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提供。栽培基質為草炭、蛭石、珍珠巖、河沙,基質配比見表1。
1.3 試驗方法
鱗片包埋在2016年7月進行,種球周徑為16~18 cm,分別掰取健康無病斑的外層、內層鱗片,本試驗所用的鱗片為內層鱗片,經過消毒處理后陰干包埋。包埋基質配方共8個處理,按表1所述比例混拌均勻,用多菌靈500倍液消毒,基質濕度為50%~60%。將基質和鱗片混拌均勻后放入60 cm×40 cm×20 cm的塑料箱中,每箱150片,每個處理3箱。然后放入冷庫中,在5~25 ℃的條件下變溫處理6個月,然后將鱗片子球放在-1.0~-1.5 ℃的冷庫中冷凍儲藏。
本試驗采用箱式栽培,鱗片球于2016年4月移入溫室,發芽前溫度控制在10~15 ℃有利于促進莖生根的生長,發芽后溫度控制在15~25 ℃,進行常規的水肥管理。
1.4 試驗數據的統計及分析
子球抽薹完成后,每個處理隨機抽取1箱,調查抽薹株數并計算抽薹率,抽薹率=(抽薹株數/調查總株數)×100%。
2017年8月每個處理隨機抽取30株測量植株高度。
11月地上部莖葉枯萎后開始采收子球,每個處理隨機抽取1箱,調查子球總數并計算增殖系數,增殖系數=子球總數/包埋鱗片數;調查子球周徑,周徑按<3 cm、3~6 cm、6~10 cm的規格進行分級,統計各規格子球數量,計算各規格子球所占的比率,各規格子球所占比率=(各規格子球數量/子球總數)×100%;調查每個處理子球的平均重量、生根數、平均根長等指標。
1.5 數據分析
運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栽培基質對木門百合子球植株生長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處理2百合子球抽薹率最高,達到51.98%,與處理1、3、4、5差異顯著,和處理6、7、8差異不顯著。處理4百合子球抽薹率最低,為31.20%,與處理1、2、5、6、7、8差異顯著,與處理3差異不顯著。說明基質為珍珠巖和河沙包埋產生的鱗片子球較小,子球的抽薹率較低。由表2還可以看出,處理1百合子球株高最高,為18.67 cm,與處理2、3、5差異顯著,與處理4、6、7、8差異不顯著。處理3百合株高最低,為8.17 cm,與處理1、2、4、5、6、7、8差異均顯著,說明基質為珍珠巖不利于木門百合子球植株高度的增加。
2.2 不同栽培基質對木門百合子球增殖的影響
由表3可知,處理2采收的百合子球數量最多,增殖系數最高。處理2百合子球增殖系數與處理1、5、6、7、8差異顯著,與處理3、4差異不顯著。處理5采收的百合子球數量最少,增殖系數最低,與處理2、3、4差異顯著,與處理1、6、7、8差異不顯著。說明基質為蛭石、珍珠巖、河沙有利于木門百合子球的增殖。
2.3 不同栽培基質對木門百合子球生長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不同栽培基質處理對木門百合子球周徑的影響差異顯著。處理4百合子球周徑<3 cm的子球所占的比例最大,達91.47%,處理1周徑<3 cm的百合子球所占比例最小,為64.48%;百合子球周徑為3~6 cm的規格中處理1所占比例最大,為28.96%,處理4所占比例最小,為8.53%;百合子球周徑為6~10 cm的規格中處理6所占比例最大,為12.99%,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處理2、3、4所占比例為0。
由表4可知,處理6百合子球的平均重量最大,為2.33 g,處理4子球的平均重量最小,為0.95 g,二者相差1.38 g。處理6與其他處理差異都顯著,處理4與處理2、3差異不顯著,與處理1、5、6、7、8差異顯著。處理6百合子球生根數量最多,為4.5條,與處理5差異不顯著,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處理2生根數最少,為2.53條,與處理1、3、4、7差異不顯著,與處理5、6、8差異顯著。處理6百合平均根長最長,為15.63 cm,與處理1、3、5差異不顯著,與處理2、4、7、8存在顯著差異。處理4百合平均根長最短,為10.5 cm,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綜上表明,基質為蛭石、珍珠巖、河沙處理百合子球的周徑、重量都較小,主要與3種基質營養物質較少有關,處理6草炭∶珍珠巖=3∶1百合子球質量最好。
3 小結與討論
基質是一種用于固定栽培作物,提供作物根系水分和營養的基礎物質?;|的總孔隙度決定了基質的透氣性能的好壞,從而影響水分、養分的供應和吸收以及植物本身的生長,基質中有機質含量是植物養分的主要來源,其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
目前,國內在栽培基質研究上比較常用的基質有泥炭、珍珠巖、蛭石、稻殼、鋸末、菇渣、細河沙、腐殖土、苔蘚、發酵木屑等。有研究表明,珍珠巖∶腐殖土=1∶1是最佳基質配比組合,可以有效地提高百合鱗片扦插的增殖系數,且所產生的子球體積較大[12]。還有報道認為,栽培基質配比為草炭∶園土∶河沙=2∶1∶1時,毛百合組培球的生長狀況好于單一基質[13]。
本試驗結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質對木門百合子球植株生長、增殖系數、子球大小的影響都存在顯著差異,栽培基質為蛭石、珍珠巖、河沙鱗片生成百合子球的數量較多,增殖系數較高,但子球的周徑和重量都偏小,主要與3種基質中有機質含量較少、保水保肥性差的特點有關。綜合上述分析結果,栽培基質為草炭∶珍珠巖=3∶1,透氣保水性好,最有利于木門百合子球的生長。木門百合比西伯利亞百合等大部分百合品種抗性強,因此針對不同百合品種最理想的栽培基質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夏宜平,鄭慧俊.百合商品種球繁育技術[J].花木盆景·花卉園藝,2003(2):6-7.
[2] 朱培賢,楊志杰,崔巍峰,等.切花百合種球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種子世界,2005(2):35-37.
[3] 寧云芬,周厚高,黃玉源,等.百合種球繁育的研究進展[J].仲愷農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15(2):66-70.
[4] 李湘陽,曾炳山,裘珍飛,等.觀賞百合組織苗移植試驗[J].浙江林業科技,2006,26(2):26-29.
[5] 陳曉明,韋璐陽,覃劍鋒,等.麝香百合組培苗移栽技術[J].廣西熱帶農業,2007(3):40-42.
[6] 郭宇龍,張延龍,司國臣,等.不同基質及施肥對百合籽球生長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3(3):58-62.
[7] 孫映波,馬曼莊,段昆生,等.廣東主要盆花無土栽培技術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1997(5):28-30.
[8] 任爽英,劉 春,馮 冰,等.東方百合‘Sorbonne’無土栽培基質的研究[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1,33(3):92-98.
[9] 王鴻昌,梁 杰,黃子峰,等.東方百合無土栽培基質配方研究初報[J].廣東農業科學,2005(2):44-45.
[10] 楊予青,刁治民,張 艷,等.不同基質配比對東方系百合生長的影響[J].青海草業,2006,15(4):15-18.
[11] 劉巧玲,周 斌,廖 晴,等.OT系列雜交百合不同基質連茬種植試驗[J].北方園藝,2013(10):63-65.
[12] 黃作喜,王祥寧,李 克,等.百合鱗片扦插繁殖措施研究[J].天津農業科學,2001,7(4):34-36.
[13] 陳少朋,張劍峰.不同栽培基質對毛百合組培苗移栽的影響[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6(5):81-8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9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