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七個油桐品種綜合評判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了綜合評價廣西油桐(Vernicia fordii)品種資源,對南丹百年桐、龍勝大蟠桃、三江五爪桐、恭城對年桐、隆林米桐、隆林矮腳桐、都安矮腳桐7個主要油桐品種的產油量、果實性狀、桐油理化性質等進行了調查與分析,并使用模糊數學方法進行了綜合評判。結果表明,南丹百年桐和龍勝大蟠桃綜合得分最高,其次為隆林矮腳桐,3個優良品種可為廣西北部及毗鄰的貴州、湖南省區進行油桐良種選擇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油桐(Vernicia fordii);經濟性狀;模糊數學;綜合評判
中圖分類號:S79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9)09-0064-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9.015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Aiming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variety resources of tung oil in Guangxi, the tung oil production, fruit characters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of seven main varieties of Vernicia fordii including Nandan Bainian, Longsheng Dapantao, Sanjiang Wuzhao, Gongcheng Duinian, Longlin, Longlin Aijiao and Du'an Aijiao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uin was carried out with fuzzy mathemati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Nandan Bainian, Longsheng Dapantao tung oil showed the best performance, and Longlin Aijiao was the better, the three fine varieties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election of Vernicia fordii varieties in northern Guangxi, adjacent area Guizhou and Hunan provinces.
Key words: Vernicia fordii; economic characters; fuzzy mathematic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油桐(Vernicia fordii)屬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油桐屬(Vernicia),在中國南方地區廣為種植,是中國亞熱帶地區重要的經濟林樹種[1]。油桐作為邊際性的經濟林樹種,分布較廣泛,不和糧食作物爭地,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生態價值,以及重要的工業價值、能源價值,開發潛力巨大[1-3]。近年來,因為桐油替代產品的出現和新的利用途徑尚未有效開發出來,桐油價格下降,且波動較大,致使桐農生產積極性不高,導致油桐生產出現了大幅度的滑坡現象。為此,本文以廣西主要油桐品種為研究對象,對廣西主要油桐品種開展了種質資源調查、分析優選工作,對桐果的經濟性狀進行了測量和分析,對果實樣本的油脂品質指標進行了測試和評價,從而找出相對較優的品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油桐品種收集自中國油桐主產區廣西北部,毗鄰湖南省和貴州省,自然條件優越。該區為山區,位于云貴高原南麓,地形為南北高中間低,地勢走向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條件優越,油桐種質資源非常豐富[4,5]。
參與品比油桐為從廣西主要油桐產區收集的7個品種,分別為龍勝大蟠桐、南丹百年桐、隆林米桐、三江五爪桐、隆林矮腳桐、都安矮腳桐、恭城對年桐。
1.2 試驗設計
在7個油桐品種的主產區,每個品種分別選擇5塊面積10 m×10 m的樣地。每塊樣地采收15個果實,用游標卡尺測定油桐果的橫徑、縱徑,并計算果形指數[6,7],果形指數=縱徑/橫徑;鮮出子率=鮮子重/果重×100%;出仁率=烘干仁重/烘干子重×100%。
1.3 指標測定
1)含油率的檢測。每品種隨機選取種子10顆,將所選種子去殼于105 ℃下烘至恒重,充分研磨,裝入定性濾紙折疊成的紙包中,放入索氏提取儀,注入80 mL乙醚至底瓶,連接抽提柱,放入65 ℃的水浴鍋中抽提8 h。抽提后將濾紙包置于105 ℃下烘至恒重,計算含油率。
2)酸值的測定。抽取5 g樣品置于三角瓶內,添加乙醇和乙醚,振蕩。加2~3滴酚酞指示劑,使用0.5 mol/L的氫氧化鉀-乙醇溶液滴定到粉紅色,且30 s內不退色為終點。另進行不加樣品的空白試驗。
3)碘值的測定。將桐油樣本加入碘價瓶中,加氯仿10 mL,搖動使樣品溶解充分。精確加入韋氏液(25 mL),蓋緊瓶蓋。置于暗處(25 ℃)30 min。打開瓶蓋,加入去離子水100 mL和KI 15 mL,用0.1 mol/L的硫代硫酸鈉滴定瓶內液體到黃色,加入1%的淀粉約1 mL,繼續滴定,用力振蕩至藍色消失為止。同樣用溶劑和試劑制備不加試樣的空白溶液,進行空白溶液的測定試驗。
4)皂化值的測定。抽取2 g桐油樣品與25 mL的氫氧化鉀-乙醇溶液在回流條件下發生皂化反應 2 h,加入酚酞指示劑和熱中性精餾乙醇,用鹽酸標準溶液滴定剩余的氫氧化鉀,并進行對照試驗,根據對照與試樣滴定消耗鹽酸標準溶液的差值計算油脂的皂化值。不加試驗樣品,用25 mL的氫氧化鉀-乙醇溶液進行空白試驗。 5)折光指數[6]。用阿貝氏折光儀測定折光指數,在室溫下測定的值換算成20 ℃下的折光指數。
2 結果與分析
2.1 7個油桐品種產油量、果實性狀、桐油理化性質測定結果
由表1可知,7個油桐品種每667 m2平均產油量在9.8~18.7 kg,隆林矮腳桐平均產油量最高。7個油桐品種每667 m2最高產油量在17.6~33.8 kg,最高的為南丹百年桐,每667 m2可達33.8 kg。7個油桐品種每株產油量在0.25~0.58 kg,最高的為龍勝大蟠桃,每株產油可達0.58 kg。
從表2可知,7個油桐品種的果形指數在0.96~1.04,干果平均重19.26~28.26 g,果皮平均厚度0.16~0.30 cm,平均出子率48.44%~58.20%,平均子粒重2.31~3.20 g,出仁率50.74%~61.30%。果形指數、干果平均重、果皮平均厚度、平均出子率、平均子粒重、出仁率6項指標表現最佳的分別是南丹百年桐、三江五爪桐、南丹百年桐、龍勝大蟠桃、龍勝大蟠桃、龍勝大蟠桃。
由表3可知,7個油桐品種干桐仁含油率在55.67%~65.12%,酸值0.35~1.12,游離脂肪酸0.19~0.33,碘值164~193,皂化值166~193,折光指數1.517 5~1.521 0。干桐仁含油率、酸值、游離脂肪酸、碘值、皂化值、折光系數6項指標表現最佳的分別是龍勝大蟠桃、三江五爪桐、都安矮腳桐、龍勝大蟠桃、南丹百年桐、龍勝大蟠桃。
2.2 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Matlab 6.5、Excel 2007軟件進行[8-10]。
2.2.1 評判數學原理 設給定2個有限論域:A={A1,A2,A3,…,An},B={B1,B2,B3,…,Bn}。其中,A為綜合評判因素組成的集合,B為評判組成的集合。設,X是A上的模糊子集,而評判結果Y是B上的模糊子集(Y實際上是模糊的量X與模糊關系R的合成)[10-14]。
2.2.2 計算 對7個油桐果實性質及桐油理化性質進行組合評判并建立矩陣分析。
1)運用給定的評語論域對組合進行評判,即根據所選的評判因素在整體經濟價值中所占影響的大小,得出以下的權重值。
U:{每667 m2產油量(kg,0.4),每667 m2最高產油量(kg,0.3),每株產油量(kg,0.3)}U1:{出仁率(%,0.2),干果平均重(g,0.2),果皮平均厚度(cm,0.2),平均出子率(%,0.15),平均子粒重(g,0.15),果形指數(0.1)}。U2:{干桐仁含油率(%,0.4),酸值(0.15),游離脂肪酸(0.1),碘值(0.1),皂化值(0.1),折光指數(0.15)}。
2)根據所得的相關評判因素進行評估。
3)將各評判因素的實際值進行轉換,得出相應的細目評判值(表4、表5、表6)。
4)將評價結果代入評判矩陣,使用矩陣乘法,算出評判結果Y,并進行優化排序。
模糊變換式為Y=X×R
2.3 綜合評價與分析
通過7個油桐品系的綜合評判得分結果,綜合評分排在前3名的優良品種及其結果與油桐理化性質的特點見表7。
從表7可知,南丹百年桐在樹形、果實性狀及桐油理化性狀幾個方面綜合評選得分最高,均值為0.786;龍勝大蟠桃、隆林矮腳桐次之,綜合評選得分分別為0.780和0.740。
3 小結
隨著廣西油桐資源逐漸被破壞,部分品種瀕臨滅絕或已經滅絕。油桐的良種資源也不斷減少,需盡快收集與保存優良油桐種質資源,相關部門要從戰略高度重視油桐資源的保護和發展,選育出優質、高產的油桐品種,從而提高油桐種植的經濟效益。
表現較好的龍勝大蟠桃與隆林矮腳桐,從油桐的產量、果實性狀兩個方面表現出來了較大的差異,尤其是隆林矮腳桐,產量綜合評判指標系數達0.84,每667 m2平均產油量達18.7 kg,每667 m2最高產油量達32.3 kg,產量單項指標最優;龍勝大蟠桃果實性狀綜合評判指標系數達0.80,平均出子率和出仁率分別達到58.2%和61.30%,果實性狀單項指標表現最優。
綜合表現最好的南丹百年桐作為廣西地區的優良品種,在廣西油桐產業和周邊的湖南、貴州等省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品種進一步推廣應該進行引種試驗,以確保優良品種性狀的穩定。
參考文獻:
[1] 何 方,張日清,王承南.中國油桐栽培學[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2] 方嘉興,何 方,姚小華.中國油桐[M].第二版.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7.
[3] 王承南,何 方,彭吉安,等.油桐花粉配合力測定的研究[J].經濟林研究,1997,15(4):44-46.
[4] 李 澤,譚曉風,張 琳,等.油桐種胚再生體系的建立[J].經濟林研究,2012,30(4):119-122.
[5] 劉益興,賀賜平,李正茂,等.不同繁殖方式對油桐樹體結構及產量的影響[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0,30(5):61-66.
[6] 譚曉風,蔣桂雄,譚方友,等.我國油桐產業化發展戰略調查研究報告[J].經濟林研究,2011,29(3):1-7.
[7] 譚曉風.油桐的生產現狀及其發展建議[J].經濟林研究,2006, 24(3):62-64.
[8] 張玲玲,彭俊華.油桐資源價值及其開發利用前景[J].經濟林研究,2011,29(3):130-135.
[9] 廖飛勇,何 平.油桐光系統性狀測定的研究[J].經濟林研究,2002,20(4)19-22.
[10] 北京林學院.數理統計[M].第三版.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2.
[11] 李 平,王承南,谷戰英,等.湘西鳳凰核桃果實性狀綜合評判[J].經濟林研究,2013,31(1):106-109.
[12] 黃瑞春,譚曉風,王承南,等.油桐種質資源庫品比試驗初步研究[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1,31(9):38-41.
[13] 王承南,章懷云,譚曉風,等.油桐花資源園林觀賞價值綜合評判[J].經濟林研究,2014,32(3):185-188.
[14] 杜昌軍,李 平,黃瑞春,等.湘西喀斯特地區6種柏科植物生長情況調查分析[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5,35(9):109-112.
收稿日期:2018-10-15
基金項目:國家油桐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庫建設項目(2016-151)
作者簡介:黃瑞春(1963-),男,湖南永順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油桐栽培育種的科研與管理工作,(電話)13974379358(電子信箱)947594634@qq.com;通信作者,王承南,男,湖南長沙人,教授,主要從事經濟林栽培育種的科研與管理工作,(電話)13723876885(電子信箱)476029904@qq.com。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3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