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2017年黔南州云量變化與日照變化的關系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根據貴州省黔南州5個國家標準氣象觀測站1988—2017年的云量及日照時數觀測資料,建立線性趨勢方程,對時間序列進行標準變量轉化,分析云量、日照時數的變化趨勢及兩者的相關關系。結果表明,5個站的云量演變基本呈增加趨勢,而日照呈減少趨勢,但個別站的變化有差異;云量與日照兩者為明顯的負相關關系,但各站的相關程度不同,反映了日照還受到云量以外的因素影響。
關鍵詞 云量;日照時數;線性趨勢;相關系數;貴州黔南;1988—2017年
中圖分類號 P422.1+1;P426.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6-0156-02
在氣候變化中,光、溫、水的變化是研究的主要要素,溫度中氣溫的變化呈逐漸上升趨勢已是共識。降水量的變化較復雜,沒有明顯的上升或下降趨勢。光照的變化,以日照時數的變化研究為主,對貴州省的日照變化研究結論是呈下降的趨勢[1]。日照時數是太陽光照直射的時間,決定于空中云量的變化。本文通過分析貴州省黔南州國家氣象標準站1988—2017年的云量變化,探討黔南州云量與日照的關系狀況。
1 數據來源
黔南州共有12個國家氣象觀測站,目前惠水、都勻、獨山、羅甸、荔波5個國家標準觀測站有云量觀測數據,因而利用這5個站1988—2017年共30年的云量、日照時數數據來研究討論其氣候變化及相互關系。
2 結果與分析
2.1 云量的變化
統計計算黔南州5個國家標準站1988—2017年逐年年平均云量,作曲線圖,并計算逐年變化線性趨勢方程:惠水為y=-0.002 6x+7.954,都勻為y=0.014 2x+7.983 7,羅甸為y=0.010 9x+7.605 1,獨山為y=0.001 5x+7.776 6,荔波為y=0.004 8x+7.724 8。其中,惠水、獨山30年變化基本為水平趨勢,都勻、羅甸、荔波呈上升增加的趨勢,都勻的線性方程通過信度α=0.05的顯著性檢驗,其他方程沒有通過檢驗,僅代表一種變化趨勢(圖1)。
統計計算5個站近10年(2008—2017年)的線性趨勢變化,其年平均云量均呈增加趨勢,其中都勻的線性方程通過信度α=0.05的顯著性檢驗。
2.2 日照的變化
統計計算5個站30年逐年年日照時數的線性變化方程,惠水是y=2.090 2x+1 106.7,呈略增的趨勢,未通過顯著性檢驗;都勻為y=-10.443x+1 192.8,方程通過信度α=0.01的顯著性檢驗,說明都勻的日照時數為明顯的減少趨勢;羅甸為y=-1.201x+1 270.7,逐年變化呈略微減少趨勢,但不能通過檢驗;獨山為y=-10.161x+1 283.3,方程通過信度α=0.01的顯著性檢驗,日照時數的逐年變化呈明顯的減少趨勢;荔波為y=5.466 8x+988.52,呈增加趨勢,但不能通過信度α=0.05的顯著性檢驗。
統計計算5個站近10年(2008—2017年)的年日照時數線性趨勢變化,除惠水呈增加趨勢外,其余4個站均為減少的趨勢,5個站的線性趨勢方程只有都勻通過信度α=0.01的顯著性檢驗。
2.3 云量與日照時數的關系
日照時數為太陽光照的時間,其變化主要是受天空云量影響,兩者的關系可以通過相關系數反映。經計算,惠水站日照時數與云量的相關系數是-0.533 3,都勻是-0.783 2,羅甸是-0.472 9,獨山是-0.602 7,荔波是-0.666 6,均通過信度α=0.01的顯著性檢驗。可以看出,日照與云量間關系顯著,但各站的相關系數存在差異;除了云量外,還有其他因素會影響日照時數。
經計算得到年云量及年日照時數2個標準化時間序列變量,由此在同一坐標圖中比較兩者的變化及關系。從逐年變化曲線看,云量曲線與日照曲線有明顯的負相關關系:云量多,日照就少;云量少,日照就多。但也有些年份,曲線走勢兩者相反,而兩者的距平卻是相同的負(或正)值,如惠水站在1988年、1989年、2008年、2015年、2017年云量與日照距平均為正,而2001—2004年又均為負值,其他站也有這種情況(圖2)。另外,從兩者的線性趨勢看,惠水的云量逐年變化呈水平略減趨勢,日照時數呈水平略增趨勢;都勻的相關性較好,呈云量增、日照減的趨勢;羅甸也呈云量增、日照減的趨勢;獨山云量呈水平略微增加,而日照時數明顯下降;荔波較不同,云量與日照時數都呈略增的趨勢。
3 結論與討論
云量與日照有著密切的關系,兩者成顯著的負相關;云量的歷年變化主要呈增多的趨勢,但除個別站之外,變化并不明顯;日照時數的變化相較來說要明顯得多,主要為減少的趨勢;5個站近10年的云量與日照變化趨勢較30年的明顯,5個站云量均呈增加趨勢,而日照則為1個站增加,4個站減少;5個站的云量與日照均成明顯的負相關關系,但相關的密切程度卻不盡相同。
通過分析,云量與日照的歷史演變在黔南州區域內,不論是這2個要素自身的變化,還是2個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各站間都存在著差別,這其中應該有各地地理環境的不同而產生的影響。云量基本決定了日照的長短,但云量變化自身的復雜性及存在的其他因素使得云量對日照的影響也存在差異[3-4]。因此,需要對引起變化的原因進行研究,并探討變化的應對措施。
4 參考文獻
[1] 鄭小波,羅宇翔,周成霞,等.近45年來貴州省日照時數的變化特征[J].氣象研究與應用,2007(增刊2):2-4.
[2] 黃嘉佑.氣象統計分析與預報方法[M].3版.北京:氣象出版社,2004:6-7.
[3] 鄭玉萍.烏魯木齊市北部農區近53a日照時數變化分析[J].沙漠與綠洲氣象,2017,11(6):40-45.
[4] 徐青文,路淑文,劉樹棣,等.1971—2015年無棣縣日照時數變化及影響因素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17,56(20):3845-384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3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