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保護地秋延遲黃瓜病毒病的發生及預防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莘縣是中國蔬菜第一縣,黃瓜的豐產豐收給當地菜農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是近些年來病毒病的發生給黃瓜生產造成了不利影響。本文總結了黃瓜病毒病的發生癥狀,分析了發病原因,總結出了一套適合在莘縣推廣的保護地黃瓜病毒病預防措施,以期為當地黃瓜栽培提供參考。
  關鍵詞    黃瓜病毒病;保護地;發生癥狀;發病原因;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    S436.421.1+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9-0107-01
  黃瓜病毒病被稱為黃瓜花葉病,是黃瓜生產中常見的系統性病害之一。黃瓜病毒病由病毒侵染造成,不同年份在我國各蔬菜生產區發生程度不同。黃瓜病毒病主要對黃瓜葉片產生危害,對黃瓜的產量、品質造成不利影響。黃瓜病毒病重發季節一般在春季或秋季,病株率可超過30%,嚴重影響黃瓜生產。
  莘縣位于山東省西部地區,屬于暖溫帶半干旱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區,雨熱同季,光照資源豐富。近些年來,當地政府積極發展蔬菜產業,莘縣先后獲得“中國香瓜之鄉”“中國雙孢菇之鄉”“中國蔬菜第一縣”“中國菜鄉”等榮譽稱號,莘縣保護地黃瓜種植面積達到9 333.33 hm2,給當地菜農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但是黃瓜病毒病的發生,給當地黃瓜生產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影響了黃瓜的產量和品質,不利于當地黃瓜產業可持續發展。因此,本文總結了黃瓜病毒病的發生癥狀,分析了發病原因,并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莘縣保護地黃瓜預防病毒病發生的安全措施。
  1    發生癥狀
  黃瓜病毒病的發生有花葉病毒病、皺縮型病毒病、黃花型病毒病3種類型。
  1.1    花葉病毒病
  黃瓜幼苗期感染花葉病毒病后,子葉顏色逐漸轉黃;幼葉雖然為綠色,但是深淺相間,形成斑駁花葉,發病的黃瓜植株矮小、長勢弱。成株感染花葉病毒病后,新葉上黃綠相間,形成花葉,發病的葉片小、皺縮;發病嚴重的情況下葉片反卷,葉片逐漸發硬、變脆,經常有角形壞死斑產生。果實發生花葉病毒病后生長停止,表面產生深淺綠色相間、凸凹不平的花斑,發病嚴重的情況下會造成黃瓜植株節間縮短,不結實[1]。
  1.2    皺縮型病毒病
  黃瓜植株發病后,新葉上沿著葉脈有皺紋隆起,深綠色,葉片形狀變小,有的形成裂片葉;果實發生皺縮型病毒病后,表面產生瘤狀物,形成畸形果實。
  1.3    黃化型病毒病
  黃瓜發生此種病毒病時,在植株中上部葉片的葉脈間出現較小的褪綠斑點;隨著病情的發展,逐漸轉變為淺黃色,葉片最后變硬、卷向背面。
  2    發病原因
  2.1    播種時期不適宜
  近幾年,隨著黃瓜種植效益的提高,莘縣秋延遲黃瓜種植面積逐漸增加,種植時間也逐年提前,改變了前幾年的傳統種植模式。原來當地普遍是在處暑節氣時點籽播種,現在一般在處暑時定植黃瓜嫁接苗,苗齡為20~25 d,定植后1 個月開始收獲;收獲時間由原來的10月5日后提前到現在的 9月20日,較原來提前了15 d左右。而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下,莘縣近幾年夏、秋季常出現特殊高溫天氣,給黃瓜病毒病病原的侵染蔓延創造了條件,導致黃瓜病毒病發生逐年加重[2]。
  2.2    黃瓜品種抗病能力不強
  調查發現,市場上黃瓜品種呈現多樣化。近幾年,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黃瓜品種多是外表黑亮的品種,此類品種對病毒病的抵抗能力弱,發病程度重。而原來市場上常見的綠亮、清亮和油亮的黃瓜品種一般不發生病毒病,或即使感染發病程度也輕,不會對產量造成較大的影響。為減少黃瓜病毒病的發生,建議選擇種植外表綠亮的品種,盡量避免選擇黑亮型黃瓜品種[2]。
  3    預防措施
  3.1    定植時澆透水
  黃瓜苗定植時往往處于高溫階段,外界氣溫高達36~38 ℃,棚內溫度超過40 ℃,易造成黃瓜苗發病枯萎。因此,建議黃瓜苗定植后澆透水,一定要澆大水,并隔1~2 d再澆水1次。不建議采用滴灌方式,以溝澆的效果最佳。多年實踐證明,黃瓜苗期澆水越大,黃瓜植株長勢越旺,病毒病的發生程度越輕,并且后期產量越高;而苗期澆小水或控制澆水的情況下,黃瓜病毒病發生程度重[3]。
  3.2    覆蓋黑色地膜
  黃瓜田覆蓋地膜后,土壤溫度升高,且覆蓋不同地膜溫度升高的程度不同。晴天中午,覆蓋白色地膜的土壤溫度較覆蓋黑色地膜的高10~12 ℃,為黃瓜病毒病的發生創造了良好的溫度條件。調查發現,在大棚黃瓜品種相同的情況下,覆蓋白色地膜的黃瓜病毒病發生程度普遍重于覆蓋黑色地膜的黃瓜。由此可知,黃瓜種植中宜選擇黑色地膜[4]。
  3.3    阻斷傳播途徑
  黃瓜病毒病可以通過飛虱、薊馬、蚜蟲、螨蟲等害蟲傳播,因而要重視對這些媒介害蟲的防治,阻斷黃瓜病毒病的傳播途徑。可在密封好、保護措施好的大棚通風口處張掛防蟲網,并在棚內懸掛黃色和藍色粘蟲板,以降低黃瓜病毒病的發生率。
  3.4    合理進行田間操作
  播種時間要適宜,以培育出長勢健壯的黃瓜秧苗。定植時注意不要損傷黃瓜根系,并科學運籌肥水,適當增施有機肥。研究表明,在多施有機肥、土壤肥沃、地力水平較好、黃瓜秧苗長勢健壯的田塊,病毒病發生程度輕,而有機肥施用不足、土壤肥水條件欠佳的地塊發病重。
  4    參考文獻
  [1] 姜延軍.保護地黃瓜病毒病防治方法[J].吉林農業,2015(12):84.
  [2] 韋梁猛.黃瓜病毒病的發生與防治[J].農業科技通訊,2008(7):175-177.
  [3] 艾力江,鐵力瓦德.黃瓜病毒病的發生與防治[J].農村科技,2010(5):45.
  [4] 閏淑珍.保護地秋延后黃瓜病害及防治[J].農村科學實驗,1999(8):23.
  作者簡介   張留生(1971-),男,山東莘縣人,助理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1-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1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