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農業生產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現狀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大連市正在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環境美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首要標準,農業生產生活垃圾又是影響農村環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實現農業生產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是農村環境治理的重要內容。本文對大連市農業生產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對策,以期為建設美好的鄉村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農業生產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遼寧大連
中圖分類號 X71;X79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1-0174-01
Abstract Dalian is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actively.It is proposed to achieve full coverage of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by 2020.Environmental beauty is the primary standar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rural areas.The wast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domestic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rural environment.Therefore,realizing th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domestic was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ur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The paper analyzed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domestic waste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Dalian City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domestic;waste;resource utilization;Dalian Liaoning
2017年12月3日,大連市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風貌再次榮獲“美麗山水城市”榮譽,這得益于十八大以來市委、市政府深入實施品質立市戰略,不斷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新理念。近年來,大連市正在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環境美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首要標準,而農業生產生活垃圾是影響農村環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實現農業生產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是農村環境治理的重要內容,為美麗鄉村建設奠定基礎。
1 現狀
據估算,大連市每年產生畜禽糞污約500萬t,綜合利用率不到60%;每年產生秸稈逾200萬t,未利用的近90萬t;農村生活垃圾日產量達4 000 t左右。當前大連市垃圾處理主要方式是焚燒和填埋,在城市垃圾問題日益凸顯的同時,“垃圾圍村”的隱患又日益突出,成為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這些未進行無害化處理的農業生產生活垃圾量大面廣、亂堆亂放、隨意焚燒,污染空氣和水源,給大連市城鄉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大連市農業生產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雖然開展較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總體上普及率還不高。秸稈主要作為農村居民生活燃料、牲畜飼料,秸稈肥料商業化利用率較低,很多地區仍保持著直接焚燒還田的傳統方法,造成了資源大量的浪費和污染。畜禽糞污雖然部分用作農村的沼氣原料和有機肥料,但利用沼渣或畜禽糞便作為原料的有機肥、重金屬和抗生素含量不能得到有效降低乃至消除,施用后容易造成土壤污染、板結甚至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雖然大連市在推行生活垃圾大分類方面探索過許多方法,但總體上源頭分類效果仍不明顯。而在農村,由于地域面積較大,垃圾分類和收儲運輸的成本更高,使得這些問題更加突出。與此同時,相關政策法規和宣傳還不完善,農民生產生活垃圾定點堆放和資源化利用意識還有待提高[1-2]。
因此,若解決以上問題,必須加快制定有效措施,引導農民提高農業生產生活垃圾定點堆放和資源化利用的意識,支持農業生產生活垃圾實現肥料化還田等資源化利用,是大連市推進全域城市化、加快新農村建設的必然選擇,是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建設美麗鄉村的關鍵環節,更關系到大連市300萬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是利國利民的長遠事業。
2 對策
2.1 解決農業生產生活垃圾無害化基礎問題
對農業生產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通過教育引導和媒體宣傳逐步減少乃至杜絕農民焚燒秸稈的行為,并做好廢棄秸稈的收集工作。通過政府制定相關措施使養殖企業及養殖戶自覺收集畜禽糞污,避免對土壤、水源和空氣造成污染。同時要積極引入高新生物技術,在畜禽糞污收集后,應用種類多、數量大、結構穩定、適應環境能力及功能性強的微生物菌群完全腐熟畜禽糞污,在消除病原菌和蟲卵的同時又能有效分解抗生素和重金屬。此外,生活垃圾要做到分類收集,要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走市場化運作的發展之路。農村垃圾分類過程中,農民是第一分類人,但垃圾分類僅靠農民簡單的分類無法達到最終目的,還需要對垃圾進行進一步細分,最大程度地提高資源的可利用率[3]。
2.2 實現農業生產生活垃圾肥料化利用還田
采取有效措施促進農業生產生活垃圾肥料化利用還田,是實現農業生產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最直接的手段。一是讓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購置秸稈粉碎機、深松機等設備,促進秸稈就地還田;讓專業肥料企業利用秸稈生產有機肥料的基料,建設堆肥車間,購置秸稈收集、破碎和堆肥等設施設備。二是讓專業肥料企業、農民合作社或養殖場引入生物技術,利用畜禽糞便生產有機微生物菌肥,完善畜禽糞污收集、堆漚積肥、有機肥加工等設施設備,使完全發酵的畜禽糞污或沼渣沼液充分還田,提高土壤肥力。三是建議在每個村設置生活垃圾處理設備,由專門的企業派人對居民分類后的垃圾進行再次分類,利用微生物制劑對細分后的可利用的有機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余留物可作為農作物或花卉的有機肥料。在垃圾未出村時就將其減量,對無法進行微生物處理的垃圾可由鄉鎮環衛部門組織清運,并利用焚燒技術將剩余部分及時處理。
2.3 完善配套政策,加大資金支持
建議政府部門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實現城市農村聯動和生態環境保護“一盤棋”建設,健全大連市農業生產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體系[4]。政府對于秸稈、畜禽糞污和生活垃圾的分類整理、收集、運輸、儲存和以農業生產生活垃圾為原料的有機微生物菌肥等肥料的研發、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等內容,給予政策支持。建立農業生產生活垃圾標準化分類收集、規范化轉運、專業化處理、商品化應用的運營機制,同時積極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宣傳板等媒介宣傳,發揮村委會的引領帶動作用,提高農民生產生活垃圾定點堆放和資源化利用意識。
3 參考文獻
[1] 劉彥曄.城鄉一體化背景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7.
[2] 鐘秋爽,孫曉文,路宏偉,等.太湖流域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J].環境工程,2014,32(3):96-99.
[3] 張鵬.臨沂市農村垃圾治理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6.
[4] 張震,楊婧然.農村垃圾管理的村莊規劃編制模式探析[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6,36(2):64-6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12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