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大學生資助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大學生資助工作是保障優秀的經濟困難學生能夠正常接受教育的重要工作,自2007年起,我國就開始全面實施了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高校學生資助自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中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做到精確幫扶、有效幫扶,就必須對這些問題加以分析,然后再采取相應的對策進行應對。
  關鍵詞 大學生 資助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6.083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Subsidy Work
  ZHANG Qian
 ?。╖aozhuang University, Zaozhuang, Shandong 277160)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aid is an important work to ensure that excellent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can receive education normally. Since 2007, China has implemented the financial aid to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in their families in an all-round way. Since then,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aid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problems in the work of student ai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gradually highlighted.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achieve accurate and effective assistance, we must analyze these problems, and then tak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m.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support;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高校招生數量的增多,導致貧困生成為了大學中一個突出、特殊的群體。大學貧困生多來自偏遠山區、落后農村,或者家庭遭遇了重大變故,而在求學過程中高昂的生活費、學費就成為了阻礙其學習發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國大學生資助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資助體系,但因多種客觀因素,也導致大學生資助工作凸顯出了一系列問題,亟需解決。
  1我國大學生資助工作發展的歷史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也經歷了幾個重要的發展階段,而大學生資助工作也隨著時代的變化在不斷發展??偟膩碚f,我國高等教育共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第一,人民助學金;第二,獎學金+人民助學金;第三,貸學金+獎學金;第四,補助+減免+助學金+貸學金+獎學金的多元混合試行階段;第五,補助+減免+助學金+貸學金+獎學金混合資助體系形成階段。[1]
  為提高國家大學生資助工作的有效性,改善大學貧困生的經濟條件,我國于2007年頒布了《關于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意見》有效整合了我國以往對大學生的資助方式,比如國家獎學金、助學金、勤工儉學獎等等,這個完善的資助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學生資助水平,同時也為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了有力支持。[2]從社會和諧穩定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上來看,大學生資助工作對提高社會人才總體素質、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有著重要作用。大學生資助工作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這樣才能保證大學生資助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
  2大學生資助工作的意義
  《2018中國學生資助發展報告》顯示,高等教育共資助學生4387.89萬人次,資助金額達1150.3億元,比上一年增加99.56億元,增幅達到9.48%。由此可見,我國大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在不斷落實,同時也為多數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為其規劃出了一個清晰的發展路徑。目前我國主要以助學貸的方式為主,以獎學金為輔,來解決學生住宿費、學費的問題;以勤工助學為輔,以國家助學金為主來解決生活費問題。并且,家庭困難的學生,在入學階段就可通過“綠色通道”入學??偟膩碚f,大學生資助工作,能夠保證大多數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能夠完成學業,有效緩解貧困家庭的生活壓力,讓貧困家庭的大學生受到一定鼓勵,同時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3]
  3 大學生資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1 對大學生資助工作的意義認識不夠全面
  目前,我國出臺了諸多大學生資助政策,資助力度得到有效加強,這些政策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資助體系,越來越多的貧困學生得到了有效幫扶。但是,多數從事大學生資助工作的人員,對于國家近年來陸續出臺的資助政策解讀不到位,對大學生資助工作的開展意義也缺乏足夠的認識,實際落實政策的工作人員不清楚政策、程序,對于大學生申請資助的材料模糊不清,部分地區的資助工作缺乏公平、公正的實施過程,從而導致許多貧困家庭對大學生資助政策的了解不夠深入,甚至存在一定的誤解。[4]
  3.2 貧困學生身份認定缺乏科學統一標準
  當前,大學貧困生的認定缺乏一個科學合理的標準,這也是資助工作落實的難點所在。大學生貧困學生身份的認定僅僅以證明為主要依據,其家庭實際經濟情況難以判定。部分高校簡單的按照人數來規劃貧困生資助指標,而沒有深入學生群體進行調查,貧困學生身份認定標準缺失,也導致大學生資助工作有失公正,所謂“精確幫扶”,就此流于形式。   3.3 無償資助比例不協調,權利義務不對等
  所謂無償資助,就是指接受資助的學生不用承擔任何義務,無條件的接受國家政府所資助,從表面上看,這種資助形式雖然能夠極大程度減輕貧困家庭的負擔,但是同時也會導致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出現偏差。部分大學生認為國家資助是理所當然的,一旦這種思維在其腦海中固化,大學生的思維就容易變得麻木,“等、靠、要”這種錯誤思想就會對大學生造成嚴重影響。部分大學生不僅沒有回報、感恩的情緒,甚至還在抱怨資助金額過少,資助金發放時間太晚,沉浸于自我世界,安于貧困現狀,缺少自立、自強、感恩的行為意識。
  3.4 部分貧困學生資助資金規劃缺乏合理性
  大學生貧困學生資助資金的規劃往往是從上至下來劃分,或者按照學生人數來進行分配,在資金規劃上沒有結合高校貧困生的實際情況。通常來說,同一個高等院校,不同的院系,學生家庭情況大相徑庭,比如,藝術、音樂類院系的學生家庭環境普遍較好,所以需要的資金較少,但是我國部分地區貧困生資助資金的規劃卻沒有考慮到這些客觀因素。
  3.5 忽視貧困學生的綜合發展
  我國對大學貧困生的資助,往往是“輸血”,比如生活補助、助學貸款、助學金等,但是“造血”資助卻相對弱化。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種“輸血”型的資助,不僅僅會讓大學生產生一定的依賴思想,同時也會對其綜合發展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
  3.6 忽視貧困學生的心理支持
  貧困生的家庭環境、生活經歷,讓其承受著較大的學習壓力,多數大學貧困生都來自偏遠的山區或者是經濟不發達的鄉村,他們被家長、親戚視為“頂梁柱”,然而到大學之后,其在學習上的優勢逐漸弱化,在經濟上和他人的差距,也會導致大學貧困生產生自卑、孤僻等等心理問題。而我國對大學生的資助過于注重物質層面的幫扶,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精神教育。
  4 大學生資助工作中問題的對策
  4.1 加強資助工作的監督力度
  大學生資助工作關乎著大學生的正常學習以及生活,它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公正、公平。所以,必須加強對大學生資助工作的監督,大學生資助標準的制定、資金的規劃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高校在認定大學生貧困資質的時候,必須要確保其貧困情況的真實性,絕不能出現徇私舞弊的行為,這樣才能夠讓大學生資助工作發揮真正的作用。
  4.2 加強專職人員隊伍建設,完善相關機構
  高校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頒布的政策以及指導文件,根據規定來建設大學生資助機構,加強大學生資助隊伍建設,選擇政治覺悟高、責任心強的人員來擔任資助工作,同時也要做到專職建設,避免出現“兼職”的認知情況。高校要注重大學生資助政策宣傳工作,根據高校的實際情況完善大學生資助的組織架構,從而確保各項工作的有序展開。
  4.3 調動社會力量完善資助體系
  在高校學生擴招人數逐漸增加的背景下,必須要調動社會力量來構建一個完善的資助體系,高校要積極利用社會資源,呼吁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到高校助學活動中來。比如,傳統的資助方式多以“輸血”為主,通過聯合社會力量,就可為大學生提供可靠的工作崗位或者實踐機會,這就能夠有效的將“輸血”轉變為“造血”,讓大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4.4 指導學生合理使用資助資金
  大學生的認知能力較差,三觀尚未成熟。所以許多資助資金都不能在大學生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大學生資助工作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學會資金的使用方式,從而讓助學資金能夠發揮真正的“幫扶作用”,同時這對大學生未來的生活、發展來說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4.5 關注貧困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和全面發展
  只有貧困學生真正的學會自立、自強,才能夠從根本上改變貧困的現狀。大學生勤工助學是高校資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要積極拓展勤工助學渠道,多為學生提供一些和其專業知識相關的助學崗位,讓高校貧困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專業能力以及素質,從而為其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另外,可積極引導貧困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設立“畢業生愛心基金會”,讓貧困生認識到“今天我是受助人,明日我是資助者”,讓貧困生的精神、品德得到升華,真正成為一個自尊、自立、自強的現代大學生。
  4.6 關注貧困學生的心理健康
  對大學生的資助不僅僅要施行物質層面上的幫扶,同時也要對其思想、心理健康進行引導,通過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豐富的文體活動,讓大學生樹立起自強、自尊、自信的精神品質,讓其知曉“知恩圖報”,這樣才能保證大學貧困生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并且,為應對貧困生在大學中產生的心理落差感,高校要創造出平等、和諧、有愛的校園文化氛圍,通過落實素質教育內容以及加強育人環境建設,做好心理普查工作,利用心理健康講座來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另外,要加強集體文化建設,通過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構建寬松、互助、和諧的校園氛圍,弘揚勤儉節約、自立自強的傳統美德,讓貧困生能夠在大學校園中感受到一定的歸屬感。
  綜上所述,目前城鄉經濟差異、地區經濟發展差異雖然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同時高等教育招生人數的增多,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也導致貧困生數量逐漸增多,因此當下大學生資助工作面臨的問題更為復雜。高校必須對現存的問題有足夠認識,同時采取相應的對策來不斷完善大學生資助工作,這樣才能切實的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為貧困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宜澤.我國高校大學生資助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時代教育,2017(19):125-126.
  [2] 葛田,王珊珊.新形勢下我國在校大學生資助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6):12-13.
  [3] 湯燕.高校資助工作體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科教導刊,2017(17).
  [4] 郭迪萍,孫羽,師佳英.貧困大學生助學貸款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價值工程,2017(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19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