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學全過程質量評價框架的構建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針對當前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在教師教學質量評價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包括評價方法缺乏操作性、評價結果效用低等,搭建起教學全過程質量評價框架。首先,從學生、同行、領導等不同視角出發,塑造多角度、多主體參與的評價體系。并結合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學規律和實際情況,從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方面總結教學質量評價的內容。最后,從機構設置、制度健全等方面提出完善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學全過程質量評價框架的配套建議。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高校 教學全過程 教學質量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6.001
  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in Local applied Colleges
  SONG Meizhe
 ?。℉u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in local applied colleges at present, including the lack of maneuvera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s, the low utility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quality Evaluation Framework of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is set up. First of all,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students, peers, leader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multi-subject participation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is summarized from teaching purpos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effect. Finally, the paper is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evaluation framework of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in local applied colleges from setting up institutions and perfecting the system.
  Keywords local applied colleges; whole teaching proces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0 引言
  教學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職能之一,高質量的教學是高校得以生存和順利發展的根基。而開展教學評價,有助于教師認清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改進,有利于對教師教學進行有效監督和反饋,是保障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目標定位在于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更加注重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這就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現實情況來看,部分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學評價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學評價體系與人才培養要求相脫節,教學評價內容局限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方面,評價結果有失客觀性和公正性。這不僅嚴重削弱了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和全方位培養學生能力的積極性,也極大阻礙了應用型本科高校內涵式、跨越式發展。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學質量評價較之于傳統教學評價,應更加突出實踐性和全過程的特征。故在此背景下,全過程教學質量評價具有更明顯的優勢,它是指對教學實施的各個環節進行系統評價,打破了以往僅關注教學成果的局限,側重于對教學準備、教學過程、課后指導和學生能力培養等方面進行觀測和評價。
  現有研究多集中于本科教學質量評價內容體系的構建[1-4]和教學質量評價主體的選擇。[5-8]在評價主體方面,強調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在評價內容方面,強調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相結合;在評價結果方面,強調要注重信息反饋,強化評價的激勵功能。但現有文獻還存在不足:一是以應用型本科高校為主體的研究較少,研究缺乏一定的針對性;二是評價環節多局限于課堂教學,而忽視了課堂以外的教學全過程。基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之上,結合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學的要求和特點,分析了教師教學全過程質量評價框架的構建思路,以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高等教育評估理論。
  1 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學質量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與本地區部分應用型本科高校的一線教師、領導干部、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我們發現當前教學質量評價方面亟需解決的、普遍性的問題包括:
  1.1 評價體系缺乏科學性
  當前高校主要是依靠學生、校督導和領導干部來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但一些高校的校督導和領導干部已脫離教學崗位多年,對教學新理念和新手段不甚了解,在“導”方面的作用明顯弱化。學生方面,因學生對教學質量缺乏全面的理解,很多平時教學態度嚴謹、對學生要求較嚴格,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得不到學生認可。導致部分高校教師一味迎合學生,平時管理較寬松。雖上課準備不充分,但依靠考試給高分、不布置作業等方式討好學生,得到較高的教學評價分數,敗壞了教風學風。   1.2 評價方法缺乏操作性
  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應該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平時與定期相結合、領導與督導相結合的方式,教學評價主體不同,其選擇關注的角度與側重也應是不同的。高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多只看重教師的課堂表現,難以觸及教學本質,對其課下準備工作的充分性和用心程度缺乏有效評價。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往往是以點代面,以偏蓋全,不區分評價主體,全都采用類似的評價指標內容。且各主體評價結果沒有系統性,是相互割裂的,被評價者看到這些結果往往一頭霧水,分不清主次,找不到自身存在的問題。還缺少將不同層次、不同視角的評價工作進行有機安排,相互彌補,相互補充,形成相對完整而全面的評價結果。
  1.3 評價結果效用不高
  在交流過程中,有教師反映學校教務系統中學生評教的排名看不懂,沒有具有的說明,學生建議欄完全看不到具體內容。學生辛辛苦苦填寫的建議,卻不能反饋給教師本人,相應欄目設置形同虛設。有些高校教師甚至表示該校的教學評價結果從來沒有公開過,年底的A級教學質量評價的標準模模糊糊,評價結果難以服眾。有些高校的教學評價結果沒有及時有效反饋給教師,基本要拖一個學期才能看得到上個學期的評價結果,教學管理工作開展緩慢。高校對教師教學的評價很少以診斷問題和促進教學改革為目的,導致評價結果變成擺設。
  2 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學全過程質量評價的體系
  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關乎多主體利益,包括教師本身、學生、學校教學管理部門等,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首先是學生層面。學生在評價中會比較關注于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技巧、課堂氣氛調節等方面。在實際操作時,首先應注意選擇評價的班級。有些教師同一門課程教授兩個或兩個以上班級,為客觀反映情況,可選擇學風較好的班級來對教師教學進行評價。其次還需照顧到學生的想法,消除他們的心理壓力。有些學生怕打分較低會影響到自己的考試成績,不敢客觀打分,最終評分往往偏高。針對這種情況,恰當的評價時機可選擇在這門課程的中后期,實行考評分離。要求學生必須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完成評教,如果超過時限,則打分系統關閉,不允許在考試成績出來后補評。任課老師也只能在課程考核結束后才能看得到學生的教學評分,且只能看得到分數和建議,看不到評價人的姓名等個人信息。
  其次是系部層面,包括領導評、同行評和教師自評。系部層面在評價中會側重于對本學科內容的熟悉程度、追蹤新知識的能力和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通過深入教職工內部了解情況,我們認為一種比較好的方式是展開分組評價。即先把聽課人員隨機分成兩組,然后讓每組分別在不同的時間段聽課,如兩節課,一個組聽一節。如果兩組間打分的差距較大,一組打分特別高,一組又特別低,則認為評價成績無效,還需再次安排聽課直到兩組打分差距不大為止,以保證評價的公正性。對于教師自評,還需要教師本人能夠客觀,把握好價值尺度,真實反映實際情況。
  最后就是學校層面,實踐中,是由學校層領導和教學督導組成專家組。他們會更加關注教學的整體效果如何,是否有助于實踐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包括教案、教學計劃等資料是否準備齊全、教學內容的完整性、教學態度是否端正、教學環節設計的是否合理、師生互動情況如何等等。在具體操作中,應根據事先制定好的統一標準,對教師表現進行評價,對于定性指標,可采用量表形式,事后將評價結果公開。對教學質量高的教師,表彰獎勵;問題較多的,向本人通報,并定期復查。學校層面的評價人員可由一線教師舉薦、公開投票選出,并吸納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和取得專業資格證書的高水平技師,組成一支融專業性和復合性為一體的督導隊伍。
  綜上,本文認為應從學生、同行、教師本人、領導等不同視角進行評價,對各主體評價結果相互彌補,相互補充。在各主體打分賦權方面,應以學生為主,其他主體為輔,學生評價可占到60%,同行評價占10%,教師自評占10%,領導和督導組評價占20%。
  3 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學全過程教學質量評價的內容
  全過程的教學質量評價內容要涵蓋教師教學所有環節的工作,針對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特點,本文認為評價內容可以概括為教學態度、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實施效果、課外輔導等方面。
  其一是教學態度,認真負責的教學態度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在從事高校教師這一職業起,教師就應該端正自身態度,熱愛本職工作,將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理想與追求,而不是將其視為謀生手段和工具。在實際操作中,可通過教師備課準備情況、教學投入程度、上課精神飽滿程度、對學生答疑和作業批改的及時程度來考察教師的教學態度。
  其二是教學目的,明確的教學目的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應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一定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對學生的培養是通過每一門課程和每一個教學環節完成的,故這一總體目標需要在各門課程和教學全過程中都得以體現。教師在依照教學大綱教學時,需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在潛移默化中構建知識框架,實現多元化的人才培養目標??赏ㄟ^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的理解情況來考察教師教學目的的明確性。
  其三是教學內容,科學和前沿的教學內容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核心。第一,在教學內容安排上,對有爭議的內容要反復求證,不誤導學生。內容不局限于教材安排,可以更具有啟發,在教學中注意把握時代的脈搏,通過引入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時更新教學內容。第二,把實踐環節引入教學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就本專業未來的就業方向,多向學生講解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案例。多開展一些實驗實訓課程,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通過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完整性、先進性、實踐性等方面來考察教師教學內容的安排情況。
  其四是教學方法,有效的教學方法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手段。教師要善于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法、研討法、啟發法,適時拋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解決。精講多練,增加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在互聯網時代,可以借助多種信息化教學工具,如問卷星、UMU、微助教等,實現線上點名、線上回答問題、線上討論、線上對教學意見進行反饋。這既能活躍氣氛,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又有助于保護學生的隱私,讓他們暢所欲言??梢酝ㄟ^教師對現代化教學方法的使用情況、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契合程度、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情況來考察教師教學方法使用的合理性。   其五是教學效果,教學效果是評價教學質量的關鍵依據,在評價時要注意學生的反饋情況,真實反映教學質量。在評價時,可從三方面進行:一是學生態度。如學生對課程感興趣,被教學內容所吸引,會主動向教師提問,在上課時也會爭著坐前排,更好與教師互動。二是學生行為。如教師課上得生動有趣,學生會全神貫注,不自覺被教師吸引,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沒有心思玩手機或干其他與課堂無關的事。當教師要求討論、回答問題時,也會積極配合,參與討論,課堂氣氛也會較活躍。故可通過對學生外在表現的觀察來反映教學的質量。三是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好的教學效果表現為,學生掌握了知識,達到了學習目標要求,作業和考試成績優良,對本專業的認識也更加深刻。故可以通過對學生發放問卷和分析考試的通過率、優秀率來考察教師教學的效果。
  其六是課外輔導情況,在課堂之外,作為課堂教學的延續,教師對學生的課后答疑、實驗、實習的指導,和課堂教學一樣,都反映了教師教學工作的狀況。另外,指導學生參加本專業技能競賽和學科競賽的參與和獲獎情況,也能夠體現教師實踐性教學的水平。
  4 完善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學全過程質量評價框架的配套建議
  影響教師教學質量的關鍵是高校組織機構及其運作方式,有鑒于此,本文從設置專門的教學評價機構、健全績效評估等激勵制度、改進信息的處理和反饋制度方面提出完善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學全過程質量評價框架的配套建議。
  4.1 增設專門的教學評價機構
  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不應當定位為臨時之舉,而應作為長效機制建設,貫穿于教學和高校發展過程始終,這需要配置專門機構組織實施??梢钥紤]在學院范圍內建立獨立的教學質量評價機構,負責按照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等制訂詳細的教學質量評價計劃和標準,事先向全體教師公開。并全面采集和處理由教師本人、學生、領導及其他人員對教師教學質量提供的評價信息,可通過開發專門的評價軟件或程序進行綜合匯總,對所有教師的教學質量做出業績鑒定,并將結果和改進建議向本人反饋。
  4.2 充分發揮評價結果的激勵作用
  把教學質量評價結果與被評教師的物質利益、個人發展前途結合起來,建立有效的激勵制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動教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教學參與意識,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國內的一些高水平師范院校,教師如果在教學競賽中取得好名次則可以獲得豐厚獎勵,非常具有誘惑性。通過物質激勵的方式促進教師不斷鉆研,端正教學態度,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積極主動尋找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方式和途徑,對于其他高校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我們應該采取漸進的方式,充分發揮教學評價中的正面激勵作用,促使教師將“自律”和“他律”緊密結合,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4.3 完善評價信息的處理和反饋機制
  建立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學全過程質量評價框架,要求對教學評價信息進行科學處理,最大限度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真實性和全面性,對明顯失真的信息予以剔除。同時注重對信息處理的結果進行及時反饋,在反饋時應對各項評價結果,教學改進的意見都予以明示,標注出被評教師在整個專業、整個學科中排名,在全院、全校教師中的排名。注意反饋的方式,保護信息反饋者的隱私,保護被評教師的隱私和自尊心,以激勵教師提高教學質量。
  基金項目:2018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神經網絡的湖南省高校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評價研究(2018[436]號873)
  參考文獻
  [1] 李長青.構建平衡計分卡理論的高校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J].高教探索,2014(06):137-141.
  [2] 吳麗,劉益和.證據理論和支持向量機相融合的教學質量評價[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1(02):92-98.
  [3] 馬雷蕾.高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18(21):93-96.
  [4] 王林毅,于巧娥.應用型本科院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高教論壇,2018(36):48-49.
  [5] 楊欣然,程俊.基于高校內部自評的高等教育質量評價實踐[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8(03):123-126,144.
  [6] 王明東.校企合作下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機制[J].高教學刊,2018(21):143-146.
  [7] 張瑞芳.高校多維度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18(04):95-98.
  [8] 謝玉坤,德純,柳穎.高校內部發展性教學評價實施研究[J].教育探索,2017(01):51-5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197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